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范本完整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5 15:14:3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四章 施工技术方案

一 施工测量

(一)测量方法

该工程施工,工程定位放线采用经纬仪进行;楼层轴线的引入采用经纬仪。水平度控制采用水准仪,对楼板面标高进行准确水平控制,确保施工质量。施工施测严格按照现行《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要求进行,专业测量技术人员持证上岗,确保测量精度。

(1)测量的组织与准备本工程由富有经验的技术人员5 人组成测量小组,负责本工程的测量放线工作。所有的测量仪器均应经过校验,方可投入使用。

(2)平面控制

1)控制点的选取桩基施工前,要作好工程测量控制,根据工程场地实际情况采用主轴线控制法,测设和作好建筑位置控制桩。

2)控制点的定位以城市规划或建设单位指定的一个红线桩和一条红线边为准,用直角坐标法。测设平面控制桩。经过闭合后达到精度要求,即为平面控制标桩。并据此测量出建筑物各轴线。控制点测定后,在已有建筑物墙上或地面,应用红三角标记和注明轴线号;地面上的控制点用混凝土浇筑成300mm×300mm×1000mm 桩,顶面复以200mm×200mm×4mm 钢板,板面上刻十字作为桩点标志,并砌筑窨井形式加以保护。 (二)沉降观测

建筑物建成后会引起基础及其四周的地层产生变形,这种变形在一定范围内是正常的,但超过一定的限度,不仅会影响建筑物正常使用,严重时还会危及生命。

为了建筑物的安全使用,对其进行变形观测是一项不容忽视的工作。在实际

11

工作中,我公司按照《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T88-97), 对于建筑物的有效监测,及时、准确地反映出沉降规律。

根据荷载的变动,可将观测周期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开始施工到满负荷载。此阶段的观测周期视施工进度而定,一般约为10d 至一个月左右。第二阶段:从满荷载至沉降速度变化趋向稳定。此阶段观测周期,在施工过程中每完成一层主体,作一次沉降观测,不得超过三个月复测一次。第三阶段:自沉降速度稳定到基本停止沉降(0.01mm/d), 其观测周期:开始为半年或一年一次,以后可2~3 年一次。为了保证观测精确度,按规定埋设永久性观测点,采取“三固定措施”, 即仪器固定、主要观测人员固定、观测的线路固定。竣工后,并认真分析汇总沉降观测结果做好记录,交工时并入竣工资料交建设单位存档。

二 土建工程

(一)土方工程

1、施工步骤

(1)根据基础施工图,结合基坑工作面及机械挖土要求,绘制基坑开挖平面布置图。根据此图在现场用灰线划出基坑轮廓。

(2)根据自然地面标高及施工图纸计算挖土深度。本工程土方采用反铲挖掘机配合自卸汽车开挖土方,人工修土,挖出土堆于基坑两侧1m外空地处,可直接作为回填土。 基坑挖土时先沿灰线挖出轮廓, 再分层开挖,挖至距槽底250mm时,进行人工修土找平,槽壁每隔2~3M钉水平小木桩,作为坑底修土标高控制依据并及时凿去坑内超出部分桩身。

(3)开挖时,应根据挖土深度分层开挖,挖至距槽底100mm~200mm左右时,进行人工修土抄平,在高出槽底设计标高300mm处的桩身上,作出标记,作为坑底修土标高控制依据。

12

(4)基坑开挖期间要做好排水工作。开挖完毕后,立即组织基坑验槽工作,做好各方签证和记录,进行基础垫层施工,减少基坑暴露时间。

(5)土方施工过程中,严格保护定位龙门桩,室内回填土时,保护好基础墙、防潮层的完整。

2、土方开挖注意事项

(1)开挖土方应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对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施工监测准备工作完成,应急措施所用材料落实等。

(2)开挖接近设计标高时,顶留250cm左右采用人工开挖,减少对天然土体的扰动,控制设计开挖高程,避免超挖。

(3)及时排除基坑积水。

(4)机械开挖过程中避免土体滑坡影响施工机械安全,禁止出现工程桩偏斜、移位、断裂等现象。

3、排水措施

根据宁波地区经验,主要排除表面积水。沿基坑四周浇筑硬地坪,及时封闭基坑四周出现的地面小裂缝,让地面水汇入基坑内设置的排水沟中。然后用水泵抽排出外。 (二)基础工程

浅基础施工方案 1、施工工艺:

(1)确定开挖顺序→分层平均下挖→清底、修边、修桩头、验槽。 (2)用正铲装载机沿纵轴方向将桩顶200以上土分层推去,并运至指定堆土区。

(3)人工挖至设计桩顶标高、清底、修边、修桩头、验槽。

13

2、质量标准:

(1)基坑、基槽表面标高允许偏差:-50mm。

(2)长度、宽度由设计中心线向两边量,允许偏差+200mm、-50mm。 (3)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20mm。 3、注意事项:

(1)挖土过程中,用水平仪随时检查土层标高,确保留足预留土层,一般保证200mm以上。

(2)夜间施工,应有足够的照明设施,设置明显标志,并有管理人员现场指挥,防止错挖、超挖。

(3)雨季施工时,应在基槽两侧围以土堤或挖排水沟,以防地面雨水流入基坑、槽,并应备好防雨材料,下雨时对基坑、槽进行覆盖。

(4)基坑、槽开挖完成后,应及时清底、验槽,减少暴露时间,防止暴晒和雨水浸刷破坏地基土的原状结构。

(5)用正铲装载机挖土过程中,应分层推挖,每层厚度不应大于300mm。

(三)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

1、钢筋工程 (1)钢筋制作

① 本工程钢筋工作量大,钢筋的加工在现场进行。现场应根据工程进展的材料需要情况,先绑扎的先加工,加工与绑扎密切配合,加工好的钢筋分类、编号堆放,先用的钢筋堆在上面,减少不必要的二次般运。加工视结构施工情况进行,不得拖延施工进度。

② 钢筋进场,制作加工前,先检查钢筋表面应洁净,粘着油污、泥土、浮

14

锈使用前必须清理干净。

③ 圆盘钢筋调直后,不得有局部弯曲、死弯、小波浪形,其表面伤痕不得使钢筋截面减少5%。

④ 钢筋切断应根据钢筋号、直径、长度和数量,长短搭配,先断长料后断短料,尽量减少和缩短钢筋短头,节约钢材。

⑤ 钢筋的弯曲和弯钩:I级光面钢筋端部做180°的弯钩,弯心直径2.5d,平直部份长度≥3d;箍筋端部做135的弯钩,弯心直径2.5d平直部份长度≥10d。弯起钢筋中间部位弯折处的弯曲直径D不少于钢筋直径的5d。

⑥ 钢筋的焊接

本工程梁主筋焊采用闪光对焊,柱了和墙柱主筋采用电渣压力焊。用于本工程的钢筋进场和焊接后必须由试验室进行抽样试验,合格后方可投入施工。

⑦ 预埋件的锚板采用合格钢,焊条采用图纸要求材料,吊钩采用规定级钢筋,锚筋和吊钩严禁采用冷加工钢筋。

(2)钢筋绑扎

钢筋绑扎必须严格按施工图要求组织施工,钢筋绑扎尺寸、间距、位置准确。所有钢筋搭接和锚固长度必须满足设计和规范的要求。钢筋绑扎完后,必须整好砼保护层垫块,保证钢筋位置准确。在钢筋工程中特别注意柱梁节点,钢筋密集处的钢筋分布情况及悬挑梁板结构的受力筋位置,随时纠正因踩踏而变形、塌隐的钢筋。

板筋绑扎基本同墙,注意板上部负筋防止被踩下,尤基是悬挑板的负筋严格控制,在梁板浇筑砼时安排钢筋工值班,随时临控。

2、模板工程

(1)为保证砼结构的工程质量,提高砼表面观感,结构梁、柱九夹板支模,

15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范本完整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vx6x1mqqa20sz532alg3gznb0gt5600bs7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