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预防性疫苗行业品种分析报告
2019年8月
目 录
一、肺炎球菌疫苗 .............................................................................. 8 二、HPV疫苗 .................................................................................... 22 三、轮状病毒(RV)疫苗 ................................................................ 37 四、手足口病EV71疫苗 .................................................................. 47 五、带状疱疹疫苗 ............................................................................ 54 六、流感疫苗 .................................................................................... 60 七、联合疫苗 .................................................................................... 72
1、以DTP为基础的联合疫苗 .............................................................................. 72 2、麻腮风水痘联合疫苗(MMRV) ................................................................... 79
1977年出现了第一个14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默沙东),1983年又被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替代(默沙东,PPV23)。为了解决在2岁以下儿童及免疫低下者中保护率低的问题,2000年7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惠氏/辉瑞,CRM197载体蛋白)上市。PPV23在美国成人中的有效保护率为47%-67%,在65岁以上人群中的有效保护率为61%-75%;给予一剂3年后保护率下降为原来的80%,5年后保护率下降为原来的58%,虽然PPV23在老年人中的保护率不高,但是保护效果存在持续性(十年以上)。大量文献证实PPV23和PCV7在健康老年人中的免疫效果没有显著差别,在儿童和免疫能力低下人群中,PCV7的免疫保护效果要优于PPV23。PCV7包括的7个血清型可以覆盖美国儿童中80%的致病肺炎球菌血清型,即使在成人中也可以覆盖一半的致病血清型。十年间随着PCV7没有覆盖的血清型发病率逐渐上升,更多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的出现越来越必要,2010年13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上市(PCV13),目前世界范围内尚无可竞争的替代品。大量临床试验证实PCV13非劣效于PCV7包含的7个血清型,其他6个额外血清型的保护效果PCV13要显著优于PCV7,其对老年人的保护效果显著优于PPV23(也自然优于PCV7)。根据美国CDC流行病学数据,肺炎球菌结合疫苗对于控制IPD的发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未来IPD总体发病率的进一步下降有赖于更多价和更高效的结合疫苗面市。未来肺炎球菌疫苗的研发趋势,除了覆盖的血清型越来越多,肺炎球菌表面蛋白为抗原的亚单位疫苗,或在原有载体蛋白基础上加入表面蛋白作为复合载体,模拟肺炎球菌侵袭的过程或将会产生更好的
免疫应答也是研发的方向。从药物经济学角度,目前国内PCV13的定价已经达到“非常经济”的水平,是未来5-10年国内儿童的最佳选择,而PPV23由于价格较低更适合中老年人预防肺炎球菌感染。
HPV病毒有200多个基因型,分高危型如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6和68型,会引起宫颈癌和其他生殖器肿瘤;6、11等型为低危型,可以引起男性或女性的尖锐湿疣。从宫颈鳞状上皮病变至宫颈癌的不同阶段,不同型别的HPV病毒检出率不同,因此HPV疫苗一般覆盖的是瘤变进展后期检出率较高的病毒型别。子宫颈发生HPV感染的几率在15-19岁为42.5%、25-29岁为30%、30-44岁为22%,在45岁后会出现第二个感染率峰值(亚洲除外)。HPV疫苗是通过基因工程表达病毒L1蛋白,并在体外组成五聚体(壳体子粒),然后72个壳体子粒组装成HPV病毒衣壳(病毒样颗粒VLP,空壳病毒),即HPV疫苗的抗原成分。HPV疫苗对24岁以上女性也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且可以提供十年以上的免疫保护,但女性越早接种诱导产生的抗体水平越高、保护效果越好。HPV的VLP是1990年昆士兰大学的周健夫妇及Frazer率先用基因重组技术表达并在体外合成(默克资助),因此默克从昆士兰大学购买该专利形成了最初的技术壁垒。默克从1995年就开始对VLP颗粒合成方法、表达体系、氨基酸序列等一系列工艺流程申请了专利保护,所以形成了今日几乎垄断全球HPV疫苗的局面。为了避开默克的专利壁垒,GSK用昆虫表达系统代替了默克传统的酿酒酵母表达系统,并结合自身在佐剂系统的优势从2000年开始申请全球专利。国内对部分HPV型别L1蛋白及VLP的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