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教资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二章思维导图(高清背诵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13 1:41:1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课程的概念:斯宾塞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最早提出课程概念,指”组织起来的教育内容

社会需要出发设计课程,知识社会本位

分科课程/学科课程

以知识内在逻辑体系为核心编制课程重视学科理论知识、间接经验

目标指向学生知识能力的整体提高、知情意行的协调发展

分科/综合/活动课程

课程类型

综合课程

内容有跨学科性质、强调整体性课程类型多样,学习活动形式也灵活从儿童需要兴趣个性出发设计课程

活动课程

以儿童心理发展顺序为中心编制课程主张在实践中探索,直接经验

必修/选修课程国家/地方/校本课程

显性/隐性课程:从学生角度进行判断

学科中心课程论:主张教育目的是将知识传递给下一代,这些知识就包含在学校设置的各学科内

课程理论流派P80

活动中心课程论:主张教育内容应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经验,以儿童活动为中心设计课程社会中心课程论:主张课程要联系社会,从社会需要设计课程

课程概述P76

概念:课程内容是根据课程目标从人类的经验体系中选择出来,并按照一定的学科逻辑序列和儿童心理发展需求编排而成的知识体系和经验体系

构成:间接经验即理论化、系统化的书本知识,是课程内容的主要来源;直接经验是指学生为学习书本知识所需要的感性知识,是课程内容的补充和完善

直线式/螺旋式

课程目标与内容P82

组织形式

课程内容

纵向组织/横向组织逻辑顺序/心理顺序

课程计划:所有学校、全国、中心和首要问题是开设哪些学科课程标准:课程计划的分学科展开、教材编写和教学的直接依据

文本表现形式

教材: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教科书和讲义是教材的主体部分教材编写原则已考两次

课程设计

中学课程

课程设计与开发P86

课程开发

概念:课程设计是指以一定的课程观为指导,指定课程标准,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预设学习活动形式的过程

影响课程开发的主要因素:社会,知识,学生

目标模式:以目标为课程开发的基础和核心、泰勒

课程开发模式

过程模式:课程开发关注的应是过程、斯腾豪斯

情景模式:包含目标/过程模式,综合化课程开发模式、劳顿

课程实施概念:课程实施是指吧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课程实施与评价

未考过

课程评价概念:课程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通过系统地收集有关信息,采用各种定性、定量的方法,对课程的计划、实施、结果等有关问题做出价值判断并寻求改进途径的一种活动

实现课程功能的改变

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具体目标

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学生观

教育观念

教学观教师观

科目一综合素质

小学综合课程,初中分科综合相结合,高中分科课程

信息技术教育

实施情况

课程结构

综合实践活动

研究性学习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学生: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体系

课程评价

老师: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教学: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继续改革和完善考试制度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P90

教资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二章思维导图(高清背诵版)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w3ss9rpqm38gut0xsx29kcek7hlwh0142h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