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6届高三生物三四五高效课堂教学设计:异常遗传专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14 5:51:2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三四五”高效课堂教学设计:

(授课日期: 年 月 日 星期 班级 ) 考点细化 授课题目 明确目标 重点难点 课型 各类“致死”遗传题的解法 拟4 课时 第4 课时 □讲授 □习题 □复习 □讨论 □其它 教 学 内 容 与 教 师 活 动 设 计 学生活动设计 一、知识要点 一、某基因使配子致死:某些致死基因可使雄配子死亡,从而使后代只出现某一性别的子代,所以若后代出现单一性别的问题,考虑是“雄配子致死”的问题。 例1、剪秋萝是一种雌雄异体的高等植物,有宽叶(B)和窄叶(b)两种类型,控制 这两种性状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经研究发现,窄叶基因(b)可使花粉致死。 现将杂合子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杂交,其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正确的是( ) A、宽叶雄株:宽叶雌株:窄叶雄株:窄叶雌株=1:1:0:0 B、宽叶雄株:宽叶雌株:窄叶雄株:窄叶雌株=1:0:0:1 C、 宽叶雄株:宽叶雌株:窄叶雄株:窄叶雌株=1:0:1:0 D、宽叶雄株:宽叶雌株:窄叶雄株:窄叶雌株=1:1:1:1 解析:由题意可知,杂合子宽叶雌株的基因型为XBXb,窄叶雄株的基因型为XbY,又知窄叶基因(b)可使花粉致死,则窄叶雄株只能产生一种花粉,即含有Y的花粉,雌株能产生含XB、Xb的两种卵细胞,则后代的表现型为宽叶雄株和窄叶雄株,无雌株。选C。 例2、某种雌雄异株的植物女娄菜有宽叶和窄叶两种类型,宽叶由显性基因B控制,窄叶由隐性基因b控制,B和b均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b使雄配子致死。请回答: (1)若后代全为宽叶雄株个体,则其亲本基因型为 。 (2)若后代全为宽叶,雌、雄植株各半时,则其亲本基因型为 。 (3)若后代全为雄株,宽叶和窄叶个体各半时,则其亲本基因型为 。 (4)若后代性别比为1:1,宽叶个体占3/4,则其亲本基因型为 。 (5)能否出现后代全为窄叶,且雌雄各半的情况,若能写出亲本的基因型,若不能说明理由 。 答案:(1)XBX×XbY(2)XBX×XBY(3)XBX×XbY(4)XBX×XBY(5)不能,因BBbb为亲本中基因型为XbXb的雌性个体不存在。 解析:(1)若后代全为宽叶雄株(XBY),则亲本雄株只产生Y配子,雌株只产生XB配子,亲本基因组合必为XBX×XbY。(2)若后代全为宽叶且雌雄各半,说明雄株产B生了两种配子(XB和Y),雌株只产生一种配子(XB),亲本基因组合为XBX×XBY。B(3)若后代全为雄株,说明雄株只产生一种配子,即Y配子,宽叶和窄叶个体各半,说明雌株产生了XB和Xb两种配子,且比例为1:1,亲本基因组合为XBX×XbY。(4)b若后代性别比例为1:1,说明雄株产生两种配子(XB和Y),比例为1:1,宽叶占3/4,说明雌株的配子也有两种(XB和Xb),亲本基因组合为XBX×XBY。(5)若后代全为b窄叶,雌雄各半,则雌性亲本基因型为XbXb,是由雌配子Xb和雄配子Xb结合产生的,由于Xb雄配子不育,所以不存在XbXb的雌性亲本。所以后代不会出现全为窄叶的个体。 二、基因使合子致死: (一)、致死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这种情况一般后代雌雄比例是2:1,不是1:1,但不会出现只有一种性别的情况。 例1、若果蝇中B、b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b是隐性可致死基因(导致隐性的受精卵不能发育,但Xb的配子有活性)。能否选择出雌雄果蝇杂交,使后代只有雌性?请作出判断,并根据亲代和子代基因型情况说明理由。 答案:不能。果蝇中,雄性中只有XBY个体,雌性中有XBXB和XBXb个体,雌雄果蝇的两种亲本组合中均会出现XBY的雄性个体。 例2、(四川卷,31)果蝇的某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N、n)控制,其中一个基因在纯合时能使合子致死(注:NN、XnXn、XnY等均视为纯合子)。有人用一对果蝇杂交,得到F1代果蝇共185只,其中雄蝇63只。 (1)控制这一性状的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成活果蝇的基因型共有 种。 (2)若F1代雌蝇仅有一种表现型,则致死基因是 ,F1代雌蝇的基因型为 。 (3)若F1代雌蝇共有两种表现型,则致死基因是 。让F1代果蝇随机交配,理论上F2代成活个体构成的种群中基因N的频率为 。 答案:(1)X 3 (2)n XNXN、XNX (3)N 9.09%(或1/11) n解析:(1)由于F1雌、雄果蝇数目有明显差异,所以控制这一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存活的果蝇有3种基因型。(2)若F1代雌蝇中仅有一种表现型,则致死基因为n,F1代雌蝇的基因型为XNXN、XNXn。(3)若F1代雌蝇有两种表现型,则致死基因为N。让F1代果蝇随机交配(雌:1/2XNXn和1/2XnXn;雄:XnY),则理论上F2代果蝇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4XNXn、3/4XnXn、3/4XnY、1/4XNY(致死),因此,F2代存活果蝇种群中果蝇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7XNXn、3/7XnXn、3/7XnY,所以F2存活果蝇种群中N基因的频率为1/7÷(1/7×2+3/7×2+3/7)=1/11。 例3、(山东卷,27)假设果蝇中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实验并预测最终实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② ;③ 。 结果预测:Ⅰ、如果 ,则X染色体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如果 ,则X染色体上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让这只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②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③统计F2中雄蝇所占的比例(或统计F2中雌雄蝇比例)。 结果预测:Ⅰ、F2中雄蝇占1/3(或F2中雌:雄=2:1);Ⅱ、F2中雄蝇的比例介于1/3~1/2之间(或F2中雌蝇:雄蝇在1:1~2:1之间);Ⅲ、F2中雄蝇占1/2(或F2中雌蝇:雄蝇=1:1) 解析:设该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Y,正常雌果蝇的基因型是XAXA(设等位基因为A、 a)。则有XY×XX→F1:XX、XY;F1互交:XX×XY→F2:XX XX XY X AAA AA AAAA A Y. 若为完全致死突变,XY个体全部死亡,后代雌雄比例为2:1;若不是致死突变,后代雌雄比例为1:1;若为不完全致死突变,则比例在1:1~2:1。 (二)基因在常染色体上:这种致死情况与性别无关,后代雌雄个体数为1:1,一般常见的是显性纯合致死。一对等位基因的杂合子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2:1;两对等位基因的杂合子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6:3:2:1。 例1、(福建卷 27)已知桃树中,蟠桃果形与圆桃果形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H、h控制),蟠桃对圆桃为显性,蟠桃果形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已知现有蟠桃树种均为杂合子,欲探究蟠桃是否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即HH个体无法存活),研究小组设计了以下遗传实验,请补充有关内容。 实验方案: ,分析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1)如果子代 ,则蟠桃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 (2)如果子代 ,则蟠桃不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 答案:蟠桃(Hh)自交(蟠桃与蟠桃杂交) (1)表现型为蟠桃和圆桃,比例为2:1 (2)表现型为蟠桃和圆桃,比例为3:1 解析:将蟠桃(Hh)自交或蟠桃与蟠桃杂交,其后代基因型为1/4HH、2/4Hh、1/4hh。如果蟠桃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那么子代的表现型为蟠桃和圆桃,比例为2:1;如果蟠桃不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那么子代的表现型为蟠桃和圆桃,比例为3:1. 例2、鹦鹉中控制绿色和黄色、条纹和无纹的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染色体上。已知绿色条纹鹦鹉与黄色无纹鹦鹉交配,F1为绿色无纹和黄色条纹,其比例为1:1.当F1的绿色无纹鹦鹉彼此交配时,其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绿色无纹:黄色无纹:绿色条纹:黄色条纹=6:3:2:1.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 A、这两对基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控制绿色和黄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C、控制条纹和无纹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D、绿色的基因纯合的受精卵不能正常发育 解析:后代的性状表现与性别无关,所以这两对相对性状均是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B、C错误。后代的性状表现与9:3:3:1相似,说明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只是发生了个体致死;通过题意知,绿色对黄色显性,无纹对条纹显性,与9:3:3:1相比较,6:3::2:1应是控制绿色和黄色的基因(设为A、a)中发生了AA致死现象。 练习:1、一只突变型雌性果蝇与一只野生型雄性果蝇交配后,产生的F1中野生型与突变型之比为2:1,且雌雄个体之比也为2:1.这个结果从遗传学角度作出的合理解释是( ) A、该突变基因为常染色体显性基因 B、该突变基因为X染色体隐性基因 C、该突变基因使得雌配子致死 D、该突变基因使得雄性个体致死 答案:D 因材施教: 教学后记:

2016届高三生物三四五高效课堂教学设计:异常遗传专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waqp6ayo55nd0e7n2yj9vfqx3d4pq015w9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