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伦·凯勒》教学设计
苇町中心小学 焦晋鹏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够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通过品读重点词句,体会海伦不屈不挠的精神,充分感受海伦人格的魅力。 教学重点
能够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通过品读重点词句,体会海伦不屈不挠的精神,充分感受海伦人格的魅力。 教学难点
学会用批注式的阅读方法来品析重点词句,以此来感受人物的精神。 教学流程 一、导入明标
1.教师谈话:19世纪,一位伟大的女性用她坚韧不拔的一生告诉了我们人生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她就是——海伦·凯勒。
2.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一起说出她的名字——海伦·凯勒,让我们一起工工整整写下她的名字——海伦·凯勒。
【设计意图:教师深情导入,让学生在潜意识里对海伦·凯勒产生一种敬佩之情。】 二、自学质疑
1.浏览全文,用一个词概括海伦·凯勒留给你的印象。
【设计意图:初识海伦·凯勒,通过浏览全文,让学生在学习之处对有个初步的印象,而浏览全文,可以节约时间。】
2.默读课文第4和第6自然段,想一想,哪些语句能够表现海伦·凯勒不屈不挠的精神?
【设计意图:这是本节课的重点问题,设计这一问题,可以起到以“点”带“面”,解决一个问题而辐射全文的作用。】
3.轻声朗读第3、5、8自然段,你从中又认识了一个怎样的海伦·凯勒?
【设计意图:设计这一问题,是为了让学生对海伦·凯勒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三、合作交流
活动一:整体感知人物形象
师:请大家打开课本,一起来解决“自学质疑”中的第一道题。 【设计意图:浏览文本,在尊重学生对文本独特感受的基础上提炼出“不屈不挠”这个中心词。】
活动二:细致体会海伦的不屈 1.理解“不屈不挠”的意思。
【设计意图:先理解“不屈不挠”的意思,然后以不屈不挠的精神贯穿整节课的教学,引导学生深入人物内心去感受。】
2.品析重点词句,体会海伦·凯勒不屈不挠的精神。
(1)过渡:其实海伦已经用自己的言行向我们证明了什么是不屈不挠,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文的第4和第6自然段,见证海伦的精神。
(2)在学习之前,我们有必要来规范学习方法,这个学习方法就隐藏在我们的第2题中,请大家找一找。
指导学生总结批注式阅读的学习方法:读文章、画句子、圈词语、做批注、谈感受。
【设计意图:交个学生规范的学习方法,并指定学习范围,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有法可依,有范围可寻。】
(3)学生自行解决“自学质疑”中的第2题。
【设计意图:给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的时间,引导学生用心去体会海伦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
(1)她不分昼夜,像一块干燥的海绵吮吸着知识的甘霖。她拼命摸读盲文,不停地书写单词和句子。她是这样地如饥似渴,以至小小的手指头都摸出了血。
这段话中,哪些词语让你感收到了海伦不屈不挠的精神? 学生抓 “不分昼夜”“拼命”“不停地”“如饥似渴”“摸出了血”等重点词语,说自己的感受,以此体会海伦·凯勒不屈不挠的精神。
(2)为使我的伙伴——即使是最亲密的伙伴——能听懂我的话,我夜以继日地努力,反复高声朗读某些词语或句子,有时甚至要读几个小时,直到自己觉得读对了为止。我每天坚持着练习,练习,练习??
?这段话中,又有哪些词语让你感收到了海伦不屈不挠的精神? 学生抓 “反复”“几个小时”“坚持”“夜以继日”“反复”
“练习”等重点词语,体会海伦·凯勒不屈不挠的精神。
?学生体会完,出示学生课外体验盲聋人学习生活的小视频并采访体验者。
【设计意图:海伦靠触觉学习说话的方法是非常艰难的,也是令人难以想象的。通过看小视频,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海伦学说话的不易,这样的视频能帮助学生产生移情体验,更好地理解什么叫“不屈不挠”。】
?海伦成功的背后,还有谁的付出? 学生回答:父母、老师、朋友。
教师相机出示:《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的句子——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首先要长久地凝视我的老师。
说实在的,在那漫长的黑夜里能得到一点光明,完全靠着母亲的慈爱和智慧。
学生齐读句子。
【设计意图:从海伦〃凯勒的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摘取与课文主题密切相关的精华语言,既能帮助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地了解主人公,丰富对人物形象的认识,又有机渗透了人文教育,给予学生很深的思想启迪。】
活动三:全面感受海伦的人格魅力
1.轻声朗读第3、5、8自然段,你从中又认识了一个怎样的海伦? 2.品析重点句子,感受海伦的乐观。
我常常感觉到一阵微风吹过,花瓣散落在我身上。于是我把落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