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钢结构材料
1 钢材代号Q235D的含义为 Q为屈服强度的汉语拼音字母,235为屈服强度数值、D为质量等级符号。 2 钢材的硬化,提高了钢材的 强度 ,降低了钢材的 塑性和韧性 。 4 钢材的两种破坏形式为 塑性破坏 和 脆性破坏 。
6 钢材在复杂应力状态下,由弹性转入塑性状态的条件是折算应力等于或大于钢材 单向拉伸的屈服极限。 7 按 脱氧方法 之不同,钢材有镇静钢和沸腾钢之分。
9 随着时间的增长,钢材强度提高,塑性和韧性下降的现象称为 时效硬化 。
10 通过标准试件的一次拉伸试验,可确定钢材的力学性能指标为:抗拉强度fu、 和 屈服极限fy和伸长率δ 。 12 韧性是钢材在塑性变形和断裂过程中 吸收能量 的能力,亦即钢材抵抗 冲击 荷载的能力。 13 对于焊接结构,除应限制钢材中硫、磷的极限含量外,还应限制 C 的含量不超过规定值0.2%。
14 在疲劳设计时,经过统计分析,把各种构件和连接分为 8 类,相同应力循环次数下,类别越高,容许应力幅越 低 。
15 衡量钢材抵抗冲击荷载能力的指标称为 冲击韧性 。它的值越小,表明击断试件所耗的能量越 少 ,钢材的韧性越 差 。
16 钢中含硫量太多会引起钢材的 热 ;含磷量太多会引起钢材的 冷 。
17 钢材受三向同号拉应力作用时,即使三向应力绝对值很大,甚至大大超过屈服点,但两两应力差值不大时,材料不易进入 塑性 状态,发生的破坏为 脆性 破坏。
18 如果钢材具有 良好的塑性 性能,那么钢结构在一般情况下就不会因偶然或局部超载而发生突然断裂。 19 应力集中易导致钢材脆性破坏的原因在于应力集中处 塑性变形 受到约束。 20 随着温度下降,钢材的 脆性 倾向增加。
第二章 钢结构材料
1 钢结构所用钢材随温度下降,强度——,塑性——,冲击韧性——。 (A)提高 (B)下降 (C)不变 (D)可能提高也可能下降 2 钢结构所用钢材应力应变关系的理想弹塑性模型是——。
3 在构件发生断裂破坏前,有明显变形的情况是——的典型特征。 (A)脆性破坏 (B)塑性破坏 (C)强度破坏 (D)失稳破坏
4 建筑钢材的伸长率与——标准拉伸试件标距间长度的伸长值有关。
(A)到达屈服应力时 (B)到达极限应力时 (C)试件塑性变形后 (D)试件断裂后 5 钢结构所用钢材的设计强度是根据——确定的。
(A)比例极限 (B)弹性极限 (C)屈服点 (D)极限强度 6 结构工程中使用钢材的塑性指标,目前最主要用——表示。
(A)流幅 (B)冲击韧性 (C)可焊性 (D)伸长率 7 钢材牌号Q235,Q345,Q390是根据材料——命名的。
(A)屈服点 (B)设计强度 (C)标准强度 (D)含碳量
8 钢材经历了应变硬化(应变强化)之后——。
(A)强度提高 (B)塑性提高 (C)冷弯性能提高 (D)可焊性提高 9 镇静钢设计强度比沸腾钢高,是因为镇静钢比沸腾钢——好。
(A)脱氧 (B)炉种 (C)屈服强度 (D)浇注质量
10 同类钢种的钢板,厚度越大,—— 。
(A)强度越低 (B)塑性越好 (C)韧性越好 (D)内部构造缺陷越少 11 钢材的抗剪设计强度fv与f有关,一般而言,fv=——。 (A)f/3 (B) 3f (C)f/3 (D)3f
12 对钢材的分组是根据钢材的——确定的。
(A)钢种 (B)钢号 (C)横截面积的大小 (D)厚度与直径
13 钢材在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屈服条件是由——等于单向拉伸时的屈服点决定的。
(A)最大主拉应力?1 (B)最大剪应力?1 (C)最大主压应力?3 (D)折算应力?eq 14 大跨度结构应优先选用钢结构,其主要原因是——。
(A)钢结构具有良好的装配性 (B)钢材的韧性好
(C)钢材接近各向均质体,力学计算结果与实际结果最符合 (D)钢材的重量与强度之比小于混凝土等其他材料 15 进行疲劳验算时,验算部位的设计应力幅应按——。
(A)标准荷载计算 (B)设计荷载计算 (C)考虑动力系数的标准荷载计算 (D)考虑动力系数的设计荷载计算 16 沸腾钢与镇静钢冶炼浇注方法的主要不同之处是——。
(A)冶炼温度不同 (B)冶炼时间不同 (C)沸腾钢不加脱氧剂 (D)两者都加脱氧剂,但镇静钢再加强脱氧剂 17 符号∟125X80XlO表示——。
(A)等肢角钢 (B)不等肢角钢 (C)钢板 (D)槽钢 18 假定钢材为理想的弹塑性体,是指屈服点以前材料为——。 ,
(A)非弹性的 (B)塑性的 (C)弹塑性的 (D)完全弹性的 19 在钢结构的构件设计中,认为钢材屈服点是构件可以达到的——。
(A)最大应力 (B)设计应力 (C)疲劳应力 (D)稳定临界应力 20 当温度从常温下降为低温时,钢材的塑性和冲击韧性——。
(A)升高 (B)下降 (C)不变 (D)升高不多
21 在反复荷载作用下,当应力比?min?max??1时,称为——;当应力比?min?max?0时,称为——。
(A)完全对称循环 (B)脉冲循环 (C)不完全对称循环 (D)不对称循环 22 钢材的力学性能指标,最基本、最主要的是——时的力学性能指标。
(A)承受剪切 (B)承受弯曲 (C)单向拉伸 (D)双向和三向受力 23 钢材的冷作硬化,使—— 。
(A)强度提高,塑性和韧性下降 (B)强度、塑性和韧性均提高 (C)强度、塑性和韧性均降低 (D)塑性降低,强度和韧性提高 24 承重结构用钢材应保证的基本力学性能内容应是——。
(A)抗拉强度、伸长率 (B)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冷弯性能 (C)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 (D)屈服强度、伸长率、冷弯性能 25 对于承受静荷载常温工作环境下的钢屋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选择Q235钢 (B)可选择Q345钢
(C)钢材应有冲击韧性的保证 (D)钢材应有三项基本保证 26 钢材的三项主要力学性能为——。
(A)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 (B)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冷弯 (C)抗拉强度、伸长率、冷弯 (D)屈服强度、伸长率、冷弯 27 随着钢材厚度的增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钢材的抗拉、抗压、抗弯、抗剪强度均下降 (B)钢材的抗拉、抗压、抗弯、抗剪强度均有所提高 (C)钢材的抗拉、抗压、抗弯强度提高,而抗剪强度下降 (D)视钢号而定 28 有四种厚度不等的Q345钢板,其中——厚的钢板设计强度最高。
(A)12mm (B)18mm (C)25mm (D)30mm
29 钢材的抗剪屈服强度——·
(A)由试验确定 (B)由能量强度理论确定 (C)由计算确定 (D)按经验确定 30 钢结构设计选择钢材时,下列因素中的——不是主要考虑的因素。
(A)建造地点的气温 (B)荷载性质 (C)钢材造价 (D)结构的重要性 31 下列论述中不正确的是——项。
(A)强度和塑性都是钢材的重要指标 (B)钢材的强度指标比塑性指标更重要 (C)工程上塑性指标主要用伸长率表示 (D)同种钢号中,薄板强度高于厚板强度 32 热轧型钢冷却后产生的残余应力——。
(A)以拉应力为主 (B)以压应力为主 (C) 拉、压应力都很小 (D)有拉应力,也有压应力并构成平衡力系
33 钢材内部除含有Fe,C外,还含有害元素——。
(A)N,O,S,P (B)N,O,Si (C)Mn,O,P (D)Mn,Ti
34 钢材随着碳含量的增加,屈服点和极限强度——,塑性——,韧性——,可焊性——,疲劳强度——。
(A)不变 (B)提高 (C)下降 (D)可能提高也有可能下降 35 低温下工作的钢结构,选择钢材时除保证强度、塑性、冷弯性能指标外,还需保证——指标。
(A)低温屈服强度 (B)低温抗拉强度 (C)低温冲击韧性 (D)疲劳强度 36 钢材脆性破坏同构件——无关。
(A)应力集中 (B)低温影响 (C)残余应力 (D)弹性模量 37 当钢材具有较好的塑性时,焊接残余应力——。
(A)降低结构的静力强度 (B)提高结构的静力强度 (C)不影响结构的静力强度 (D)很难确定 38 应力集中越严重,钢材也就变得越脆,这是因为—— 。
(A) 应力集中降低了材料的屈服点
(B) 应力集中产生同号应力场,使塑性变形受到约束 (C) 应力集中处的应力比平均应力高 (D) 应力集中降低了钢材的抗拉强度
39 某元素超量严重降低钢材的塑性及韧性,低温时促使钢材变脆。该元素是——。
(A)硫 (B)磷 (C)碳 (D)锰 40 下列钢结构计算所取荷载设计值和标准值,哪一组为正确的?——。
A.计算结构或构件的强度、稳定性以及连接的强度时,应采用荷载设计值 b.计算结构或构件的强度、稳定性以及连接的强度时,应采用荷载标准值 c.计算疲劳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变形时,应采用荷载设计值 d.计算疲劳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变形时,应采用荷载标准值 (A)a,c (B)b,c (C)a,d (D)b,d 41 最易产生脆性破坏的应力状态是——。
(A)单向压应力状态 (B)三向拉应力状态 (C)二向拉一向压的应力状态 (D)单向拉应力状态 42 当温度从常温开始升高时,钢的——。
(A) 强度随着降低,但弹性模量和塑性却提高 (B)强度、弹性模量和塑性均随着降低 (C)强度、弹性模量和塑性均随着提高 (D)强度和弹性模量随着降低,而塑性提高 43 钢中硫和氧的含量超过限量时,会使钢材——。
(A)变软 (B)热脆 (C)冷脆 (D)变硬
44 处于常温工作的重级工作制吊车的焊接吊车梁,其钢材不需要保证———。
(A)冷弯性能 (B)常温冲击性能 (C)塑性性能 (D)低温冲击韧性
45 正常设计的钢结构,不会因偶然超载或局部超载而突然断裂破坏,这主要是由于钢材具有——。
(A)良好的韧性 (B)良好的塑性 (C)均匀的内部组织,非常接近于匀质和各向同性体 (D)良好的韧性和均匀的内部组织 答案:
1abb 2a 3b 4d 5c 6d 7a 8a 9a 10a 11a 12d 13d 14d 15a 16d 17b 18d 19a 20b 21ab 22c 23a 24c 25c 26a 27a 28a 29b 30c 31b 32d 33a 34bcccc 35c 36d 37c 38b 39b 40c 41b 42d 43b 44d 45b
第3章 钢结构的连接 1 焊接的连接形式按构件的相对位置可分为对接连接,搭接连接,T形连接和角部连接四种类型。
2 焊缝按施焊位置分平焊、横焊、立焊和仰焊,其中仰焊的操作条件最差,焊缝质量不易保证,应尽量避免。 3 当两种不同强度的钢材采用焊接连接时,宜用与强度较低的钢材相适应的焊条。
4 承受弯矩和剪力共同作用的对接焊缝,除了分别计算正应力和剪应力外,在同时受有较大正应力和剪应力处,还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