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提高梁的抗弯强度 (B)提高梁的抗剪强度 (C)提高梁的整体稳定性 (D)提高梁的局部稳定性
13 在简支钢板梁桥中,当跨中已有横向加劲,但腹板在弯矩作用下局部稳定不足,需采取加劲构造。以下考虑的加劲形式何项为正确?—— 。
(A)横向加劲加密 (B)在腹板受压区配置纵向加劲, (C)在腹板受拉区配置纵向加劲 (D)加厚腹板 14 在梁的整体稳定计算中,?b′=l说明所设计梁—— 。
(A)处于弹性工作阶段 (B)不会丧失整体稳定 (C)梁的局部稳定必定满足要求 (D)梁不会发生强度破坏
15 梁受固定集中荷载作用,当局部压应力不能满足要求时,采用较合理的措施是——。
(A)加厚翼缘 (B)在集中荷载作用处设支承加劲肋 (C)增加横向加劲肋的数量 (D)加厚腹板 16 验算工字形截面梁的折算应力,公式为
?2?3?2??1f,式中?、?应为——。
(A)验算截面中的最大正应力和最大剪应力 (B)验算截面中的最大正应力和验算点的剪应力 (C)验算截面中的最大剪应力和验算点的正应力 (D)验算截面中验算点的正应力和剪应力
17 工字形梁受压翼缘宽厚比限值为:b1t≤15235fy,式中b1为——。
(A)受压翼缘板外伸宽度 (B)受压翼缘板全部宽度 (C)受压翼缘板全部宽度的1/3 (D)受压翼缘板的有效宽度 18 跨中无侧向支承的组合梁,当验算整体稳定不足时,宜采用——。
(A)加大梁的截面积 (B)加大梁的高度 (C)加大受压翼缘板的宽度 (D)加大腹板的厚度
19 如图示钢梁,因整体稳定要求,需在跨中设侧向支点,其位置以——为最佳方案。
20 钢梁腹板局部稳定采用——准则,实腹式轴心压杆腹板局部稳定采用——准则。
(A)腹板局部屈曲应力不小于构件整体屈曲应力 (B)腹板实际应力不超过腹板屈曲应力 (C)腹板实际应力不小于板的剪切强度 (D)腹板局部临界应力不小于钢材屈服应力 21 ————对提高工字形截面粱的整体稳定性作用最小。
(A)增加腹板厚度 (B)约束梁端扭转 (C)设置平面外支承 (D)加宽梁翼缘
22 双轴对称截面梁,其强度刚好满足要求,而腹板在弯曲应力下有发生局部失稳的可能,下列方案比较,应采用——。
(A)在梁腹板处设置纵、横向加劲肋 (B)在梁腹板处设置横向加劲肋
(C)在梁腹板处设置纵向加劲肋 (D)沿梁长度方向在腹板处设置横向水平支撑
23 当梁的整体稳定判别式l1b1小于规范给定数值时,可以认为其整体稳定不必验算,也就是说在Mx?bWx?f中,可以取?b为——。
(A)1.0 (B)0.6 (C)1.05 (D)仍需用公式计算 24 焊接工字形截面简支梁,——时,整体稳定性最好。
(A)加宽受压翼缘 (B)加强受拉翼缘 (C)双轴对称 (D)梁截面沿长度变化
25 双轴对称工字形截面简支梁,跨中有一向下集中荷载作用于腹板平面内,作用点位于——时整体稳定性最好。
(A)形心 (B)下翼缘 (C)上翼缘 (D)形心与上翼缘之间 26 为了提高荷载作用在上翼缘的简支工字形梁的整体稳定性,可在梁的——加侧向支撑,以减小梁出平面的计算长度。
(A)梁腹板高度的12处 (B)靠近梁下翼缘的腹板(15~14)h0处 (C)靠近梁上翼缘的腹板(15~14)h0处 (D)受压翼缘处
27 配置加劲肋提高梁腹板局部稳定承载力,当h0tw>170235fy时——。 (A)可能发生剪切失稳,应配置横向加劲肋 (B)只可能发生弯曲失稳,应配置纵向加劲肋 (C)应同时配置纵向和横向加劲肋 (D)增加腹板厚度才是最合理的措施
28 一焊接工字形截面简支梁,材料为Q235,fy=235N/mm2。梁上为均布荷载作用,并在支座处已设置支承加劲肋,梁的腹板高度和厚度分别为900mm和12mm,若考虑腹板稳定性,则——。 (A)布置纵向和横向加劲肋 (B)无需布置加劲肋
(C)按构造要求布置加劲肋 (D)按计算布置横向加劲肋
29 计算梁的整体稳定性时,当整体稳定性系数?b大于——时,应以?b'(弹塑性工作阶段整体稳定系数)代替?b。
(A)0.8 (B)0.7 (C)0.6 (D)0.5 30 工字形截面梁腹板高厚比h0tw=100235fy时,梁腹板可能——。 (A)因弯曲正应力引起屈曲,需设纵向加劲肋 (B)因弯曲正应力引起屈曲,需设横向加劲肋 (C)因剪应力引起屈曲,需设纵向加劲肋 (D)因剪应力引起屈曲,需设横向加劲肋
31 当无集中荷载作用时,焊接工字形截面梁翼缘与腹板的焊缝主要承受——。 (A)竖向剪力 (B)竖向剪力及水平剪力联合作用 (C)沿焊缝方向的剪力 (D)压力 答案:
1c 2c 3b 4b 5b 6ab 7b 8b 9c 10d 11d 12d 13b 14b 15b 16d 17a 18c 19c 20da 21a 22a 23a 24a 25b 26d 27c 28b 29c 30d 31c
第6章 拉弯和压弯构件 1 实腹式偏心受压构件的整体稳定,包括弯矩作用平面内的稳定和弯矩作用平面外的稳定。 2 保证拉弯、压弯构件的刚度是验算其长细比。
3 格构式压弯构件绕虚轴弯曲时,除了计算平面内整体稳定外,还要对缀条式压弯构件的单肢按轴心受压构件计算稳定性。
4 缀条格构式压弯构件单肢稳定计算时,单肢在缀条平面内的计算长度取分肢上相邻的两个缀条与单肢交点间距离,而在缀条平面外则取相邻两个支撑之间的距离。
1 弯矩绕虚轴作用时,双肢格构式压弯柱应进行———和缀材的计算。
(A)强度、刚度、弯矩作用平面内稳定性、弯矩作用平面外的稳定性、单肢稳定性 (B)弯矩作用平面内稳定性、单肢稳定性
(C)弯矩作用平面内稳定性、弯矩作用平面外稳定性 (D)强度、刚度、弯矩作用平面内稳定性、单肢稳定性 2 钢结构实腹式压弯构件的设计一般应进行的计算内容为—— 。
(A)强度、弯矩作用平面内的整体稳定性、局部稳定、变形 (B)弯矩作用平面内的整体稳定性、局部稳定、变形、长细比
(C)强度、弯矩作用平面内及平面外的整体稳定性、局部稳定、变形 (D)强度、弯矩作用平面内及平面外的整体稳定性、局部稳定、长细比
3 实腹式压弯构件在弯矩作用平面内整体稳定验算公式中的?x或?y主要是考虑—— 。
(A)截面塑性发展对承载力的影响 (B)残余应力的影响 (C)初偏心的影响 (D)初弯矩的影响 4 实腹式压弯构件平面内稳定计算公式
?mxMxN??xA?xW1x(1?0.8NNEx)≤f中?mx为——.
(A)等效弯矩系数 (B)等稳定系数 (C)等强度系数 (D)等刚度系数 5 图中构件“A”是——。
(A)受弯构件 (B)压弯构件
(C)拉弯构件 (D)可能是受弯构件,也可能是压弯构件
6 在压弯构件弯矩作用平面外稳定计算式中,轴力项分母里的?y是——。
(A)弯矩作用平面内轴心压杆的稳定系数 (B)弯矩作用平面外轴心压杆的稳定系数 (C)轴心压杆两方面稳定系数的较小者 (D)压弯构件的稳定系数
7 单轴对称截面的压弯构件,一般宜使弯矩——。
(A)绕非对称轴作用 (B)绕对称轴作用
(C)绕任意轴作用 (D)视情况绕对称轴或非对称轴作用
8 单轴对称截面的压弯构件,当弯矩作用在对称轴平面内,且使较大翼缘受压时,构件达到临界状态的应力分布——。
(A)可能在拉、压侧都出现塑性 (B)只在受压侧出现塑性 (C)只在受拉侧出现塑性 (D)拉、压侧都不会出现塑性 9 计算格构式压弯构件的缀件时,剪力应取——。
(A)构件实际剪力设计值 (B)由公式V?Af85fy235计算的剪力
(C)构件实际剪力设计值或由公式V?(D)由V?dM计算值
Af85fy235计算的剪力两者中之较大值
dx1d 2d 3a 4a 5b 6b 7a 8a 9c
钢结构基本理论复习要点
题后的p加数字表示答案在教材上的页码
钢结构的特点,p1
钢结构对钢材性能的要求,p10 钢材的破坏形式及特征,p10
钢材的主要性能指标(指标及含义、获得方法),p11,有5个指标 影响钢材主要性能的因素,p13
钢结构疲劳破坏验算为什么采用应力幅法,p17 钢结构用钢选择时需考虑的因素,p22
研究影响钢材性能各种因素的目的及预防脆性破坏需要注意的要点,p15
钢结构连接有哪几种方法,各有什么特点,p25 钢结构常用的焊接方法和及焊缝连接形式,p26、27 焊缝的缺陷及焊缝质量等级,p28、29 角焊缝焊脚尺寸的确定,p31、32 角焊缝的计算长度,p32
焊透的对接焊缝的计算,p45、46 焊接应力对结构性能的影响,p49 普通螺栓破坏形式及预防措施,p54
普通螺栓、摩擦型高强螺栓、承压型高强螺栓的异同点,看课堂笔记
理想的轴心受压构件,p79 轴心受压构件失稳的形式,p79
构件长细比太大时会产生什么不利影响,p77 柱子曲线,p81
怎样计算构件的局部稳定,验算条件是怎样获得的,p85 实腹式轴心受压构件截面设计的原则,p87 按照等稳定条件确定格构式住的截面,p96 格构式柱分肢稳定的验算,p86
常见柱头柱脚的构造及传力路径,看课堂笔记
影响梁整体稳定的主要因素,看课堂笔记 提高梁整体稳定性的主要措施,看课堂笔记 不验算梁整体稳定的条件,p113
梁腹板配置加劲肋的条件,p117 公式附3.1、6.13、6.16、6.2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