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农业发展的发展现状与总体规划
【摘要】设施农业属于高投入高产出,资金、技术、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它是利用人工建造的设施,使传统农业逐步摆脱自然的束缚,走向现代工厂化农业、环境安全型农业生产、无毒农业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农产品打破传统农业的季节性,实现农产品的反季节上市,进一步满足多元化、多层次消费需求的有效方法。我国设施农业的发展历史悠久,至今已形成多种类型,设施类型向大型化发展,小型简易设施的比例近20年来下降了28%。设施栽培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专业品种的培育受到重视,设施栽培蔬菜的总产和单产大幅度提高,栽培作物的品种不断扩大和丰富,不但提高了经济效益,也促进了农民增收。设施栽培的科学研究,也得到了国家的重视与支持。积极开
展设施农产品无土栽培技术、无公害、绿色栽培技术和病虫害综合防治体系研究。通过新技术、新成果与传统适用技术组装集成,全面推动设施农业的标准化生产。
【关键词】 三农问题 发展现状 总体规划 新型设施农业
一、前言
中国的农业、农村及农民,即三农问题,是维持国家长治久安的关键,党中央为了解决好这个三农问题,在全国掀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潮。如何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最重要的是科技兴农,要科技兴农,就必需要设施农业。传统的设施农业只注重农作物生长的人工生态环
境,忽略了管护农作物生长并与其朝夕相处的农民生活居住环境,也忽略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村庭院经济给农民带来的效益,更忽略了中国现行政策下的设施农业在广大农村市场推广和使用的效果等。而专利人正是基于上述综合因素的考虑,发明一种适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型设施农业,该发明于2006年2月被中国知识产权局授予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为ZL200420070599.8。它的出现,能使广大的农民在广阔的农村安稳地从事着农业生产,农民安居乐业了,国家也就长治久安了。
二、设施农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一)设施农业的发展现状
我国设施农业的发展历史悠久,至今已形成多种类型,较为普遍采用的几种模式有:简易覆盖型(主要以地膜覆盖为典型代表)、简易设施型(主要包括中小拱棚)、一般设施型(如塑料大棚、加温温室、日光温室以及微滴灌系
统等)和工厂化农业,其中以节能日光温室、普通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发展最快。简易覆盖型、简易设施型和一般设施型农业技术含量低,粗放经营,经营规模较小。工厂化农业是设施农业的高级发展阶段,即利用高科技设施材料,运用先进的工程技术手段构建与田间传统农业截然不同的生产环境,如同在工厂中进行农业生产。通常包括加热系统、降温系统、通风系统、遮阳系统、微灌系统和中心控制系统。它属于集约高效型农业,在我国尚处于实验阶段,但代表我国设施农业的发展方向。目前,我国设施栽培已进入巩固、完善、提高、再发展的比较成熟阶段。设施栽培总体布局趋于合理,多数地区在发展中体现了以节能为中心,低投入、高产出的特色,设施设备的总体水平有了明显提高,设施类型向大型化发展,小型简易设施的比例近20年来下降了28%。设施栽培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专业品种的培育受到重视,设施栽培蔬菜的总产和单
产大幅度提高,栽培作物的品种不断扩大和丰富,不但提高了经济效益,也促进了农民增收。设施栽培的科学研究,也得到了国家的重视与支持。
设施农业是科技含量高、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集约化生产方式,国外发展速度很快,全世界设施农业面积已达60余万公顷。荷兰、日本、以色列、美国、韩国、西班牙、意大利、法国、加拿大等国家设施农业十分发达,其设施设备标准化程度、种苗技术及规范化栽培技术、植物保护及采后加工商品化技术、新型覆盖材料开发与应用技术、设施综合环境调控及农业机械化技术等有较高的水平,居世界领先地位。日本、韩国已研制出蔬菜嫁接机器人、无人行走车、施肥机器人等。法、意、德等国大部分设施农业均可进行无土栽培。无土栽培可向人们提供健康、营养、无公害、无污染的有机食品,营养液重复利用能节省投资、保护生态环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