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秋季第三协作区期中考试联考八年级物理试题
温馨提示: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写在第二张答题卡上,交试卷只交第二张答题卡
一、单项选择题(20×2=40分) 1、以下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人的正常体温为39℃ 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C、洗澡的热水温度约为80℃ D、一元硬币的直径约为2.5cm
2、自行车是节能环保的交通工具,一天,小明用骑自行车去上学,如图所示,在行驶途中,他说自己是“静止”的,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公路两旁的房屋 B.公路两旁的树 C.他骑的自行车 D.对面驶来的汽车
3、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 ,它们的速度之比为3︰2 , 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3 ,则它们所用的时间之比为( )
A、2∶3 B、 4∶9 C、 1∶1 D、 9∶4
4、如果一个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4s内通过20m的路程,那么它前2s内的速度是( )
A.20m/s B. 10m/s C. 5m/s D. 无法确定
5、汽车速度是36km/h,运动员速度是10m/s,自行车1min通过0.6km的路程,则
A.自行车的速度最大 B.短跑运动员速度最大
C.汽车速度最大 D.三者速度一样大
6、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作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C.前2s内,小明跑得较快
D.全程中,两人跑步的平均速度相同
7、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振动人们就能听到声音 B.利用超声波可以测出地球离月球的距离 C.“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音色来辨别的
D.学校周围禁止机动车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8、在使用小提琴前,乐师常旋动琴弦轴以调节琴弦的松紧,俗称“定弦”这主要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振幅
9、如图是“探究影响音调高低因素”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通过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来改变钢尺振动的频率
B.多次实验中,保持钢尺振动的振幅相同,运用了控制变量法 C.钢尺伸出桌面越长,振动越快
D.物体振动的快、频率高,发出的声音音调高
10、下列事例中,没有利用超声波的是( )
A.蝙蝠利用声波导航 B.用声呐探测海深 C.用B超做体检 D.用听诊器检查身体 11、控制噪声是城市环保的主要项目之一,下列措施中不能..
减弱噪声的是( ) A.机动车辆在市内严禁鸣笛 B.在城市街道两旁种草植树 C.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 D.控制汽车尾气的排放指标
12、寒冷的天气里人们呼出了“白气”,不久又看不见了,这其中涉及到的物态变化是( ) A.只有液化 B.只有汽化 C.先液化后汽化 D.先汽化后液化 13、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汽化现象的是( ) A.夏天,冰棍“冒出”的“白气”, B.放在衣柜里面的樟脑丸变小了 C.太阳出来雾散了 D.深秋,清晨草地上出现霜
14、一个体温计的示数为38℃,若没有甩,就用它去测量体温37. 5℃和39℃的病人体温,则该体温计的示数分别是 ( )
A.37.5℃和39℃ B.37.5℃和38℃ C.38℃和39℃ D.38℃和38℃ 15、如图所示为海波的熔化图像,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 A.海波的沸点是48℃ B.海波在BC段吸收了热量 C.海波在CD段是气态 D.6min时海波已全
16、将一盆冰水混合物放到0 ℃的房间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因为冰的熔点是0 ℃,所以冰可以熔化一部分
B.因为水的凝固点是0 ℃,所以水可以凝固一部分 C.水不能结冰,冰也不能熔化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17、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
(1)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
(2)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 (3)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4)冬天,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
A.(1)(2) B.(2)(4) C. (1)(3) D.(3)(4)
18、雨后晴朗的夜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下面判断中正确的是( ) A、迎着月光走,地上发亮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 B、迎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水; C、迎着月光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发亮处是水; D、迎着月光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暗处是水。 19、下列现象不可以用光沿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
A. 小孔成像 B. 烈日下行走的人,出现了人影相随 C. 日食与月食的形成 D. 早晨照镜子整理着装 20、物体在平面镜中像的大小决定于( )
A.物体到镜面的距离 B.物体的大小 C.平面镜的大小 D.观察者的位置
2014年秋季第三协作区期中考试联考八年级物理试题答题卡
一、选择题(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二、填空题(23分,每空1分) 21、“震耳欲聋”反映了声音的_______很大;“声音刺耳”反映声音的_______很高。 考号 22、
“地球同步卫星总是静止在地球某处的上空”,这是以_______为参照物的,若以太阳 为参照物,这个卫星应是________的。
23、甲、乙两个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向西做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关系
班级 如图所示.以甲为参照物,乙向 做直线运动,经过6s甲乙两物体
相距 m.
24、雷雨交加的夜里,林雨同学看到闪电后约 5s 听到雷声,林雨距雷电产生的地方大约
m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 340 m /s )
姓名 25、医生给孕妇做B超,说明声波能够传递 ;医生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说明声波能够传递 。
26、气象部门实施人工降雨,用飞机在高空喷洒干冰,干冰进入云层后迅速 成为
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空气温度急剧下降,使空气中水蒸气 成小冰晶,
分数 这些冰晶逐渐变大而下降,遇暖气后吸收热量而 为雨滴落到地面.(均填物态变
化名称)
27、寒冬,坐满人的汽车门窗紧闭,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车窗 侧(选填
“内”或“外”),使玻璃变模糊,水蒸气变成水珠会 热量。
28、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60°,则反射角为 °;当光线垂直射向平面镜时, 反 射角为 °
29、教室里不同位置上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粉笔字是 ,黑板反光是 (填
“漫反射” 或“镜面反射”)。漫反射 (填“遵循”或“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30、桥在河水中的“倒影”和立竿风影的“影”,从它们成因上是不同的,前者是由于____________形成的,后者是由于______________形成的。
31、婷婷同学站在平面镜前2m处,她在平面镜中的像距她_______m;她走近平面镜时, 她在镜中像的大小将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三、实验探究与作图(25分,每空1分,每图2分)
32、如图,物体长度为 ,温度计读数为 33、完成反射光路图
34、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乙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
35、如图所示,小聪通过一平面镜看到小猫要偷吃小鱼。图中画出了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但未标出光的传播方向。请你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小聪看到小猫偷鱼吃时的光的传播方并据光的反射规律画出平面镜。
36、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如图),斜面应选择较小坡度,这样设计是为了实验中便于测量 .若秒表每格为1s,则该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实验中,小车通过上半程的平均速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车通过下半程的平均速度.
37、小红同学在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
(1)如图所示,她的操作存在错误,请指出其中一个错误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红纠正所有错误后,在水温到达89℃时开始每隔2分钟做一次温度记录,并描绘出如图所示的图像。根据图像可知水沸腾时的温度为______℃,水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 (选填“升高”、“下降”或“不变”),该过程水 (选填“吸热”、“放热”或“不吸热也不放热”).如图8(a)、(b)所示,图 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3)小红觉得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时间偏长,请你给她提出一个改进的措施 38、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在平面镜的上方垂直放置一块光屏,光屏由 可以绕ON折转的E、F两块板组成。让一束光贴着光屏左侧的E板沿AO方 向射到O点,在右侧F板上能看到反射光线OB。实验时若将F板向后折转 一定的角度,则在F板上 (填“能”或“不能”) 看到反射光, 此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 (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如果让
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 39、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 (2)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________关系.
(3)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__关系.
(4)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___接
收到蜡烛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像(填“虚”或“实”).
四、计算题(12分)
40、如图所示,轿车从某地往南宁方向匀速行驶.当到达A地时,车内的钟表显示为10时15分;
到达B地时,钟表显示为10时45分.则: (1)轿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为多少千米/小时? (2)若轿车仍以该速度匀速行驶,从B地到达南宁需要多长时间?
41、甲乙两地的距离是900km,一列火车从甲地早上7:30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6:30到达乙地。列车行驶途中以144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400m的桥梁,列车全通 过桥梁的时间是25s。求:
(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每小时?(2)火车的长度是多少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