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的起步
课 型:新授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合作达标 教 具:多媒体
教学目标:1、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及“一五”期间取得的主要成就
2、掌握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及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3、认识“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标志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的基本形成。
学习重点: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学习难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 教学流程:
[板书]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 一、导入新课
看图分析:下面两幅图表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材料一:《1952年主要产品产量简表》
品种 棉 钢 煤 原油 1957年产量 164万吨 535万吨 1.3亿吨 146万吨 比1952年增长 26% 296% 96% 235% 材料二:《中国与印度、美国钢和电产量的比较》
钢产量(人均) 发电量(人均)
学生讨论回答,师总结导入:新中国成立后,虽然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基本好转,工业生产已近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但是,我国的工业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当时的中国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怎样才能扭转这种局面呢?(目的是启动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自然而然地导入新课。) 二、学习新课
要求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完成自主学习
中国 印度 (1952年产量) (1950年产量) 2.37公斤 2.76千瓦 4公斤 10.9千瓦 美国 (1950年产量) 538.3公斤 2949千瓦 1
(一)自主学习: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18和19页,对于重要年代、事件、概念等做读书标记,思考完成下列问题。 1、第一个五年计划
目的: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我国的工业生产
时间:________~________年
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________,建立国家________化和________化的初步基础; 相应的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商业。 相应的培养建设人才。
结果:到________底,各项指标超额提前完成。
工业成就:四个工厂: ________大型轧钢厂、________第一汽车制造厂,________第一飞机制造厂: ________第一机床厂
三条公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条铁路: ________、________。 一座大桥:____长江大桥。毛泽东赞美此桥为:________________。 在一五计划时期,形成了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____________基地。 意义: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向________________迈进。 2、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时间:__________ 地点:___________ 颁布机构:______________ 宪法的地位(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合作探究:
课件展示:阅读教材18页左边毛泽东的话“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和中国与印度、美国钢和电产量的比较表,说明什么问题?为改变这种状况,我国政府制定了什么计划?这一计划取得哪些成就,起到什么作用?(学生小组讨论)
[板书]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教师归纳:我国工业水平很低,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即使于发展中国家印度相比,差距也不小。
教师要求:请大家把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内容复述一遍。[学生复述]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它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3年开始执行。
学生齐声回答一五期间取得的工业成就
教师讲解主要的成就: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鞍钢大型轧钢厂、沈阳飞机制造厂、武汉长江大桥建成投产
川藏公路、青藏公路、新藏公路、宝成铁路、鹰厦铁路等 为了使学生印象深刻出示视频图片
总之,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虽然基础是薄弱的,限制因素是多方面的,任务十分艰巨,但是有利条件也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党提出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任务,作为过渡时
2
期总路线、总任务的主体,受到全国人民的热烈拥护。在全党全国人民同心同德的艰苦奋斗中,中国的工业化在扎扎实实地取得进展。
(2)出示课件:现在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第一个五年计划为什么要以发展重工业为主?一般来讲,应该是先发展轻工业、农业和商业,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才对呀?大家可以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
(学生回答)生甲:旧中国的工业十分落后,如不优先发展重工业,不能自己制造机器,就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生乙:中国在近代不断受到西方列强的欺凌,就是因为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国防工业落后,要想避免历史的重演,必须发展重工业。
教师归纳: 旧中国能源、原材料和机械工业长期落后,农业、轻工业也难以发展。当时用于五年计划建设的有限财力,如果平均使用,百废待兴,可能一事无成。没有基础工业,也不可能大量供应化肥、农业机械、柴油、水利工程设备;不可能大量修建铁路, 供应汽车、飞机、轮船、燃料和各种运输设备。为了应对战争威胁,也需要建设强大的国防,所以优先发展重工业。
思考:为什么还要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学生小组讨论) 教师归纳:因为多数的重工业不能改善百姓的生活,而建国初期,一贫如洗,物质极大的匮乏,必须在发展重工业的同时适当的发展其他部门,以解决百姓生活的燃眉之急。 “一五”期间工业生产所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了旧中国的一百年。从几种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看,1957年钢产量达到535万吨,比1952年增长296%,为建国前最高产量的5.8倍。原煤产量达到1.3亿吨,比1952年增长96%,为建国前最高年产量的2.1倍。发电量达到193.4亿度,比1952年增长166%,为建国前最高年发电量的3.2倍。工业建设的强劲发展势头,表明了新中国对社会生产力的解放,标志着中华民族实现复兴和富强的历史真正揭开了新的篇章。
教师过渡: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加紧进行。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一方面的内容。 学生自主学习找到第一部宪法的制定时间、制定机构、宪法的主要内容、性质。
通过阅读课本第21页小字内容材料,加深学生对宪法性质的理解。
[板书]二、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3
课件展示:为什么说这部宪法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学生讨论……)
教师归纳:宪法明确规定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肯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法律上规定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方向,体现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三)能力提升
请同学们认真识记本课主要内容,然后思考完成下列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对以下问题进行研究探讨,达成共识
1、“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回答:
(1)这是哪一历史时期的基本任务?列举这一时期的主要成就。(至少3项) (2)你怎样看待这些成就?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东北有个大庆市,他的别名为“石油王” 东北有个英雄城,他的别名为“鞍钢” 东北有个汽车城,他的别名为“解放” 东北有个新大连,他的别名为“时代窗”
回答:(1)根据材料指出20世纪50—60年代我国在东北地区取得的任意两项社会主义建设成就
(2)请你为今天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提一条合理化的建议。
3、“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回答:(1)这部宪法颁布于何时?是哪一次大会制定颁布的?
(2)这部宪法的性质是什么?
课堂小结
我请同学们说说“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教师在此基础进行小结。
教师总结: “一五计划”和“1954年宪法”,分别从经济和制度的方面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奠基,对我们国家后续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一五计划取得成就远远超过了旧中国的一百年的工业发展,事实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睿智的选择。
随堂检测 一、选择题 1、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