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杆的最终调节,以保证所有吊杆受载适当。 5、膨胀指示器安装
双向膨胀指示器按热膨胀系统图所示的膨胀位置安装,并保证指针在锅炉启动前处于零位。 十、锅炉水压试验方案
1、综合说明
为了检验锅炉制造及安装质量,按《工业锅炉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3-98)和《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劳锅字[1997]74号)对锅炉本体受热面、进水阀、排污阀、出水阀作水压试验。
2、水压试验具备条件
(1) 锅炉钢架及受压件全部组对焊接完毕,阀门安装完毕,并经检验合格。
(2) 检查水冷壁管,对流管以及其它管子应畅通,通球合格。
(3) 应有充足的水源和良好的上水装置和排水装置。 (4) 装设的压力表不少于2只,其精度等级不低于2.5级,量程为0~4.0Mpa并经校验合格。
(5) 水压试验前要做好锅筒集箱的清扫工作,受压元件的表面检查工作。
(6) 环境温度不应低于5℃,水温:20℃~70℃。 3、水压试验前准备
(1) 清理现场,拆除临时支架,架设临时跳板。 (2) 加压泵检查加压正常。
20
(3) 水源充足照明良好,能满足水压试验的要求。 (4) 良好的排水设施,以便降压能及时进行。 (5) 需要统一的人员指挥,做到信号一致。 (6) 水压试验无关人员不得进入现场。 4、水压试验人员组成
总指挥:张顺 副总指挥:卢红星 检查部位分工:
(1) 前拱管、前集箱、侧下集箱水冷壁、下降管焊口及手孔:
(2) 侧上集箱水冷壁、中间集箱、上部后拱管焊口及手孔:
(3) 上下锅筒焊口及人孔:
(4) 后集箱、下部后拱管、下锅壳焊口,人孔手孔: (5) 进水阀、出水阀、排污阀检查: 5、水压试验过程
(1) 水压试验水源来自现场自来水,接好临时上水管及压力表(其中至最高点一只)。锅炉上水前,开启锅炉顶部排气阀,从省煤器进行上水,待整个锅炉充满水并且从排气阀溢出水后,关闭上水阀。待锅内气体排净后,再补水一次,直到锅内充满水,关闭排气阀和进水阀。
(2) 各检查人员必须坚守各自的岗位。首先检查充满水后是否有渗漏现象(包括阀门、焊口、人孔、手孔等所有部件)确定无异常后,开启升压泵进行升压,监表人员随时记录好升压数数值和时间,并及时与控泵人员联系,待压力升
21
至0.3~0.4Mpa时,停止升压,检查各受压元件和易漏部件,并对人孔、手孔和法兰等进行紧固。
(3) 当检查完确实无异常情况下,可以继续升压。各检查人员在此期间应随时汇报所出现的问题,待压力升到1.6Mpa时,在此压力下停止升压,全面检查各部件是否有渗漏变形等异常现象,(注意在此压力下对所有渗漏和异常不得进行任何处理工作,只能作好记录,待降压以后再做处理),就现场具体情况作出是否可以进行超压试验的决定,在此时间,监表人员记录好压力表变动情况。
(4) 在超压试验前,各检查人员撤离到平台上,严禁敲打和攀爬受压件,待人员撤出以后,由监表人员记录好升压时间和表的压力,控泵人员注意升压速度不得超过0.1Mpa/min,待压力升至2.0 Mpa,停止升压,监表人员记录好时间和压力,密切注意表的压力变动情况,作好记录。保持压力20分钟后,缓慢打开打压泵管道上泄水阀泄压,使压力值恢复到锅炉额定出水压力1.6 Mpa(降压速度不得超过0.1Mpa/min),在此压力下总体检查是否有渗漏和异常。总体检查以后,没有渗漏和异常,即可进行缓慢降压,降压速度小于0.1Mpa/min,待水压降至0 Mpa时,打开排污阀放尽水,记录人员做好时间和压降后,结束水压试验。
6、水压试验合格标准
(1) 在试压2.0 Mpa下保持20分钟,压力降到锅炉额定出水1.6 Mpa,检查受压元件金属壁和焊缝上没有水珠,检查期间压力值保持不变。
22
(2) 水压试验后,无可见的残余变形。
7、水压试验后应认真填写“锅炉本体水压试验记录”。 8、水压试验合格后,应办理签证手续。 十一、炉墙的砌筑与保温、混凝土的浇注: 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锅炉砌筑应在锅炉本体水压试验和炉排空载试验合格后进行,灰坑部分应在炉排安装前砌筑。
2)施工前必须按图纸要求尺寸,核对锅炉钢架、水冷壁管、集箱等位置尺寸,若上述安装误差均在允许范围内时,可以进行底盘放线和测量标高水准点。
3)锅炉基础面不平时,必须用1:2.5水泥砂浆(400#水泥)找平,待找平层干硬后再开始砌筑。
4)砌筑用的材料在砌筑前应进行检查和分选,耐火砖、耐火泥、红砖、水泥,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或检验合格证。 5)对于锅炉砌筑中使用的耐火泥、高铝水泥、硅藻土砖,硅藻土、轻质耐火砖及中骨料,细骨料等怕受潮及污染的材料应在一层锅炉房内由建设单位与土建协商给出足够大的库房地,铺垫一层红砖,红砖上铺垫二层油毡,油毡上铺防雨塑料布,并在货物外部加盖一层防雨布,或在材料库附近搭设简易防雨库房,并设专人看管,使材料不受潮湿及污染。
6)所有炉体砌筑的材料,均应购自于正规大型企业。所有材料必须有材质合格证和质量证明书及必要的文字说明材料。
2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