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局政府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加大组织宣传力度,迅速掀起义务植树活动的新高潮 3月9日,我市召开了植树造林绿化*动员大会,市委书记*同志亲自主持召开全市植树造林绿化*动员大会并作了重要讲话,市长王刚同志总结了20*年林业工作,分析了林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全面安排部署了全年造林绿化工作。会后,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等几大班子领导带领机关工作人员分别到各自的植树点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建立部门义务植树基地375个,将全市375个单位12.73万人分配到11个有山乡镇,116个行政村参加植树活动,履行植树义务。同时,市委市政府将每年3月份和11月份确定为“造林绿化宣传月”,围绕枣庄市委、市人大、市政府的各项决议决定,充分利用报纸、电台、电视台、网络媒体,开辟专题、专栏,全面加大宣传力度。上半年在各种媒体播发林业宣传信息达35篇。在重要防火期、植树黄金季节,利用中国移动手机短信的形式,向全市35万移动用户每天发布3条森林防火、义务植树等公益短信,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形成了全社会造林、护林、爱林的良好社会氛围。党政领导带头,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开展得扎实有效。今年以来,全市参加义务植树达85万人次,共植树268万余株。
二、实施工程带动战略,全面加快“绿色*”建设步伐
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林业发展建设绿色*的决定》,重点抓好了林业六大工程建设,全面推进绿色*建设。
第 1 页 共 8 页
(一)山区绿化成绩斐然。按照市长任期绿化目标和主要道路两侧可视山头绿化任务,将年度绿化任务细化分解到村、到山头、到地块。科学规划设计,认真组织实施。在整个造林过程中,一律采取工程造林的模式,严把造林质量。对主要道路两侧可视山头和重要生态区,严格实行专业队统一整地、统一开挖鱼鳞坑,统一栽植标准,统一采用容器袋苗造林,春季完成荒山造林4374亩。
(二)平原绿化稳步推进。大力实施铁路、公路、县乡道路和河流两侧的林带建设工程,完成了32公里京沪铁路绿色林带建设任务。在高标准农田林网建设上,以世行三期农业综合开发为依托,结合农田水利建设,完成了11万亩农田林网的缩网、补网和更新改造工作。
(三)镇村绿化走在全省前列。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林业生态和产业的带动作用,开展了以“绿色、富裕、文明、和谐”为主题的“创绿色家园、建富裕新村”活动。采取政府扶持、部门参与、群众自建等措施,大力推进村庄绿化,形成了营造用材林、开展生态旅游、发展特色经济林专业村、城乡绿化美化一体化等绿化模式,得到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今年新增绿色小康村60个,西岗镇和龙庄等13个村分别被评为首批“山东省绿化示范镇”、“山东省绿化示范村”,获奖数量在全省县市区中位居第一。
(四)林业产业化发展步伐加快。
一是速生丰产林基地形成规模。充分利用西岗、滨湖、级索等镇涝洼地、采矿塌陷地、河滩、荒沟、渠道及四旁隙地等非基本农田,
第 2 页 共 8 页
采用“上林下渔”、“上林下藕”等农林立体栽培模式,发展杨树丰产林10480亩。
二是特色经济林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亮点。围绕山区农民增收,坚持生态与经济效益并重的原则,实行山区坡地退耕还果,发展围山转经济林基地,努力打造名优林果产业带。重点抓了木石镇亚庄、桃山、大坞镇单庄、洪山口核桃、官桥香椿等经济林基地建设,发展经济林基地8260亩。
三是种苗花卉成为新兴产业。充分发挥我市地处全国南北气候缓冲带的区位优势,以龙泉、姜屯、洪绪、西岗为中心,大力发展种苗花卉产业,努力打造“*种苗花卉”品牌,把*建设成为全国南北种苗花卉的集散地和引种过渡区。元月1日,拥有2.8万平方米交易繁育大厅的鲁南(*)花卉繁育中心正式开业运营,运营状况良好。引进台湾技术,蝴蝶兰、红掌等名优花卉工厂化繁育在繁育中心启动。鲁南花卉繁育中心第二期工程正在规划建设中。
(五)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得到加强。
认真落实森林资源保护发展目标责任制,严格执行林木采伐限额和凭证采伐制度,规范征占用林地审批程序,组织开展了治理开山采石、破坏森林植被的专项清理整顿活动,依法严厉打击违法征占用林地开山采石、破坏森林植被的行为。今年以来,共审核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85份、木材经营加工许可证18份,办理林权登记22家,查处
第 3 页 共 8 页
违法占用林地开山采石企业6家,办理临时占用林地1宗,依法查处破坏森林资源案件6起。
(六)湿地保护利用卓有成效。
在“世界湿地日”、“爱鸟周”活动期间,我们充分利用多种形式,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湿地保护宣传教育活动和国家湿地公园的申报工作,加大了国家湿地公园争跑力度,同时委托中科院武汉植物园编制完成了《水生植物园一期规划设计》。1月12日,国家林业局正式批准开展山东*滨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工作,这是国家林业局批准建设的第五个国家湿地公园,是山东省首家国家湿地公园。经过紧张的筹备滨湖国家湿地公园于4月29日揭牌运营,同日,水生植物园正式奠基并开工建设。截至目前,水生植物园观景栈道和驳岸土建工程基本完工,水生植物种植基本完成。
(六)林业灾害防控能力显著增强。
市财政列支防火经费达15万元,全面加强了森林火灾监测预警、指挥和扑救等防控体系建设。新配备风力灭火机30部,油锯2部,灭火弹500枚,2号工具150把,对讲机20部。落实了护林防火责任制,制定了森林火灾应急预案,组建了30人的扑火机动队,国有木石林场组建了20人的专业扑火队伍,健全了值班备勤制度。进入防火期,特别是春节、清明节等重大节日和三夏期间,防火指挥部、扑火队员24小时值班备勤,扑火队员集中食宿,强化演练。对重点火险部位严看死守,确保了全市19.7万亩生态公益林的安全。
第 4 页 共 8 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