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防水板铺设范围及铺挂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铺设时防水板应留有一定的余量,挂吊点设置的数量应合理。环向铺设时先拱后墙,下部防水板应压住上部防水板。
检验数量: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 铺设防水板的基层应平整、无尖锐物体。基层平整度应符合D/L≤1/10的规定。 检验数量:沿隧道长度每10m检查10处。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尺量,监理单位见证检查。 注:D——初期支护基层相邻两凸面凹进去的深度。 L——初期支护基层相邻两凸面之间的距离。 ? 防水板焊缝无漏焊、假焊、焊焦、焊穿等现象: 检验数量: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2、一般项目
? 铺设防水板的基面应坚实、平整、圆顺,无漏水现象;阴阳角处应做成圆弧形。 检验数量: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 防水板的铺设应与基层固定牢固,不得有绷紧和破损现象。 检验数量: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 防水板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5cm,允许偏差为-10mm。 检查数量:全部检查。 检查方法:观察和尺量。
33 / 39
? 防水板搭接缝与施工缝错开距离不应小于100cm,允许偏差为-5cm。 检查数量:全部检查。 检查方法:观察和尺量。
11.3.2 施工缝、变形缝防水
1、施工缝防水
? 施工缝所用止水带、止水条的品种、规格和性能等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按进场批次检验。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并进行止水带的拉伸强度、扯断伸长率、撕裂强度、压缩永久变形率和止水条的硬度、拉伸强度、扯断伸长率、体积膨胀倍率、膨胀性能等性能指标试验。
止水带的宽度和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厚度不得有负偏差。止水带的表面不得有开裂、缺胶和海绵状等影响使用的缺陷。
检验数量: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
? 止水条的宽度、厚度和直径应符合设计要求,表面不得有开裂、缺胶等缺陷。 检验数量: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
? 隧道衬砌混凝土施工缝防水构造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
? 施工缝浇筑混凝土前应将表面的浮浆和杂物清理干净,施工缝的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纵向施工缝和横向施工缝交界部位的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
34 / 39
检验数量: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 止水带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止水带接头连接应符合设计要求,应采用热焊,不得叠接,接缝平整、牢固,不得有裂口和脱胶现象。
2、止水带安装位置符合设计要求,中心线位置应和施工缝中心重合,止水带固定牢固、平直,不得有扭曲现象。
3、背贴式止水带与防水板的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 ? 止水条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止水条不得受潮,安装前应进行检查。 2、止水条安装位置、接头连接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
? 施工缝防水效果应良好,无渗水。 检验数量: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2、变形缝防水 ⑴主控项目
? 防水嵌缝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按进场批次检验。
35 / 39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并进行嵌缝材料的最大拉伸强度、最大伸长率等性能指标试验。变形缝的位置、宽度和构造形式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
? 变形缝嵌缝材料嵌填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缝内两侧平整、清洁、无渗水,涂刷的基层处理剂符合设计要求。 2、背衬材料的设置符合设计要求。 3、嵌填密实,与两侧粘结牢固。 检验数量: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 变形缝细部构造做法应符合设计要求,表面不得有渗水。 检验数量;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
? 用做沉降的变形缝应按设计要求设置沉降观测点并进行施工期间的沉降观测,年沉降速率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沉降观测点的设置采用计数检查,沉降观测采用仪器测量。 ⑵一般项目
? 变形缝填塞前,缝内应清理干净,保持干燥,不得有杂物和积水。 检验数量: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 变形缝的表面质量应缝宽均匀、缝身竖直,环向贯通,填塞密实,外表光洁。
36 / 3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