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环境监测: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
2. 环境标准:为了保护人群健康,防治环境污染促使生态良性循环,对有关环境的各项工作所做的规定。
3. 环境质量的双重含义:① 质量现状 ② 质量变化趋势
4. 环境监测的分类:监视性监测、特定目的性监测、研究性监测 5. 环境监测原则:
1)实用性原则:监测结果有用
2)经济性原则:从减少布点而又能满足质量要求,充分发挥站、点功能,协 作或网络化,资源共享而尽量减少投入 3)质量优先原则:在保证质量前提下减少投入 4)污染物优先监测原则:(1)污染物毒性大,或潜在毒性大,或污染趋势向重的污染物(2)有监测手段(3)有评价标准的污染物。 6. 环境优先污染物和优先监测:
① 环境优先污染物:经过优先选择的污染物
② 优先污染物特点:难以降解、在环境中有一定残留水平、出现频率较高、具有生物 积累性、三致物质、毒性较大或潜在危害性较大以及现代已有检出方法的。
③ 优先监测:对优先污染物进行的监测。
美国最早开展优先监测:水体中129种,空气中43种。 前苏联:水体中664种,空气中1122种。
“中国环境优先污染物黑名单”包括:14种化学类别共68种有毒化学物质,其中有机物占58种。
7. 制取去离子水(无CO2水):
① 煮沸法:将蒸馏水或去离子水煮沸至少10分钟(水多时),或使水量蒸发10%以上(水少时),加盖冷放即得。
② 曝气法:用惰性气体或纯氮通入蒸馏水或去离子水至饱和即得。 8. 化学试剂的级别:
级别 名称 代号 标志颜色 用途
一级品 优级纯 GR 绿色 精密的分析工作,在环境分析 中用于配制标准溶液 中用于配制标准溶液
二级品 分析纯 AR 红色 配制定量分析中普通试液。如无注明环境监测所用试剂均应为二级或二级以上 无注明环境监测所用试剂均应为二级或二级以上 为二级或二级以上
三级品 化学纯 CP 蓝色 配制半定量、定性分析小试液和清洁液等 和清洁液等
9. 监测数据的五性: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平行性 重复性 再现性)、可比性、完整性 10. 数字修约规则:“四舍六入五考虑,五后非零则进一,五后皆零视奇偶,五前为偶应舍去,五前为奇则进一”规则。(14.3426→14.3;14.2631→14.3;14.2501→14.3;14.2500→14.2) 11. 均值质量控制图:
预期值—即图中的中心线;
目标值—图中上、下警告限之间区域;
实测值的可接受范围—图中上、下控制限之间 的区域; 的区域;
辅助线—上、下各一线,在中心线两侧与上、 下警告限之间各一半处。 下警告限之间各一半处。
12.天平精度分级及环境分析要求:级别:级值=名义分度值/最大荷载(天平上有标识)
级别级值 1 2 3 1 2 5×10-7 4 5 61 2 5)×10-6 7 8 91 2 5)×10-5 10×10-4环境分析要求:一般为3级,即5×10-7 例如:0.1mg(名义分度值)/200g(最大荷载)=5×10-7
13. 仪器洗液及其主要功能:
洗液名主要功能不宜使用 铬酸洗液去油污测Cr仪器分析
碱性高锰酸钾去油污
盐酸—酒精洗液去有机色渍
盐酸(1:1)去MnO2
硝酸(1:1)去金属污垢
碱性EDTA去金属垢
合成洗涤剂去油污 酒精、丙酮等去有机污物
14.标液浓度与保存时间:
原则:保存储备液,而标液现稀释现用
浓度(mol/L)10-310-410-5 推荐保存1月1周1天
第二章 水和废水监测 1. 监测断面的布设原则:
(1)在对调查研究结果和有关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监测断面的布设应有代表性,即能较真实、全面地反映水质及污染物的空间分布和变化规律;根据监测目的和监测项目,并考虑人力、物力等因素确定监测断面和采样点。
(2)有大量废水排入河流的主要居民区、工业区的上游和下游。较大支流汇合口上游和汇合后与干流充分混合处,入海河流的河口处,受潮汐影响的河段和严重水土流失区。湖泊、水库、河口的主要入口和出口。国际河流出入国境线的出入口处。
(3)饮用水源区、水资源集中的水域、主要风景游览区、水上娱乐区及重大水力设施所在地等功能区。
(4)断面位置应避开死水区及回水区,尽量选择河段顺直、河床稳定、水流平稳、无急流浅滩处。
(5)应尽可能与水文测量断面重合;并要求交通方便,有明显岸边标志。 2. 湖泊、水库监测断面的设置:
首先判断湖、库是单一水体还是复杂水体;考滤汇入湖、库的河流数量,水体的径流量、季节变化及动态变化,沿岸污染源分布及污染物扩散与自净规律、生态环境特点等。 然后按照前面讲的设置原则确定监测断面的位置:
1)进出湖、水库的河流汇合处分别设置监测断面。
2)以各功能区(如城市和工厂的排污口、饮用水源、风景游览区、排灌站等)为中心,在其
辅射线上设置弧形监测断面。
3)在湖库中心,深、浅水区,滞流区,不同鱼类的回游产卵区,水生生物经济区等设置监测断面。
4)无明显功能区别,可用网格法等设置监测垂线。 3. 河流监测断面设置:
4. 采样垂线的设置:
监测断面垂线设置:1)水面宽<=50m时,只设一条中泓垂线;
2)水面宽50~100m时,在近左、右岸有明显水流处设一条垂线; 3)水面宽100~1000m时,设左、中、右三条垂线(中泓及近左、右岸有明显水流处 有明显水流处;
4)水面宽大于1500m时,至少设置5条等距离采样垂线,较宽的河口 应酌情增加。
(说明:1)监测断面上采样垂线的布设,应避开岸边污染带。对有必要进行监测的污染带,可在污染带内酌情增加垂线。2)对无排污河段或有充分数据证明断面上水质均匀时,可只设一条中泓垂线。3)凡布设于河口,要计算污染物排放通量的断面,必须按本规定设置采样垂线。) 5. 垂线上的采样点的设置:
① 水深<=5m时,水面下0.3~0.5m处设一个;
② 水深5~10m时,水面下0.3~0.5m处和河底以上约0.5m处各设一个;
③ 水深10~50m时,三个采样点,水面下0.3~0.5m处,河底以上约0.5m处,1/2水深处; ④ 水深大于50m时,酌情增加采样点数。 6. 工业废水采样点的设置:(1)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备的废水排放口设置采样点 (2)在工厂废
水处理设施的总排放口布设采样点。 7.水样的酸式消解(湿式消毒法)方法:
1)HNO3消解法 2)HNO3 —HClO4消解法 3)HNO3—H2SO4消解法 4)H2SO4—H3PO4消解法 5)HNO3—KMnO4消解法 6)多元消解法
8. 水体中三种形态氮检出的环境化学意义:
9. 生化需氧量(BOD5)质量控制: 要求: (1)DO1-DO5>2 DO5>1
(2)DO空 接种: BOD空 =0.3-1.0 mg/L 不接种: BOD空 ≤0.2 mg/L 不合格原因:
(1)DO1-DO5≤2:无菌种或稀释过度
(2)DO5≤1:稀释倍数不够
例题:一废水估计CODCr=1000mg/L,稀释倍数分别为167,84,42,1号、2号、3号废水取样量分别为6.00,12.00,24.00mL,定容至1000 mL,测定结果如下表,求该废水的BOD5。 废水取样量(mL) DO(mg/L) 稀释水 6.00(1号) 当日 第五日 8.98 8.80 8.50 7.99 12.00(2号) 8.35 4.20 24.00(3号) 7.89 0.23 (1)判断:稀释水:△DO空<0.2mg/L,8.98-8.80=0.18 mg/L,符合质量要求;消耗DO:1号:△DO=0.51 mg/L< 2 mg/L,不符合质量要求,舍去;2号,3号符合质量要求;剩余DO5:1号、2号符合质量要求;3号:DO5=0.23 mg/L,不符合质量要求,舍去; (2)结论:只有2号符合质量控制要求,测试结果可靠。 (3)计算: ?DO1?DO5???DO空1?DO空2??f1BOD?5 f2
?8.35?4.20???8.98?8.80??988/1000 BOD5?12/1000
?331mg/L
10. 在表示有机物含量时,下列指标值的意义:
① CODCr:大约未测出的占总有机物的10%
② CODMn:一般生活废水而言大约有50%未被检测
③ BOD5:只能测可生化有机物中碳在生化转化过程中的耗氧量 11. CODCr、CODMn与BOD5之间比较:
① CODCr > BOD5> CODMn
② BOD5/COD > 0.3 废水宜采用生化处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