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线考核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
满分100分
一、名句识记(每句5分,共10分。) 1.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2.余霞散成绮,( 澄江静如练 )。 二、内容理解(每篇15分,共45分。) 1.列举2篇原始神话,并简述其故事梗概。
答:(1)《夸父逐日》,夸父是神话中的巨人,这则神话赞扬他同太阳赛跑并敢于自我牺牲
的精神。夸父力大无穷,奔跑神速,有惊人的饮量。他追赶太阳,渴死在求水的路上。他的血肉浸润木杖,化成桃林。夸父是理想的巨神形象,体现出先民力图提高劳动效率的宏愿和战胜自然力的渴望。杖化桃林的幻想解说,显示出远古先民的奋斗给后代留下的福荫。 (2)《女娲补天》,它以想象与幻想的形式记述并颂美了女娲氏的丰功伟绩。她炼石补天并熄灭大火,消除洪水,杀掉凶禽猛兽,保护人类生存。这则美丽的神话的产生,大约同远古时期可能发生过的严重的自然灾变及先民们的重建家园的活动有关。作品艺术地表现出女性在远古社会劳动中的重要地位,歌颂了人们理想中的拯救人类的英雄。
2.翻译谢灵运《登池上楼》句尾四句:“索居易永久⒅,离群难处心。持操岂独古⒆,无闷征在今”。
答:孤独地住着,容易感到日子长久。坚持高尚节操的人难道只有古代才有吗?
3.简述鲍照《代出自蕲北门行》一诗的题旨。
答:描写边界报警,天子派兵救援及边塞的苦寒、战斗的艰苦,抒发将士们誓死以报明主的决心。
三、艺术析论(每题15分,共45分。) 1.简述《七月》的写法特点。
答:此诗语言朴实无华,完全是用“赋”即铺叙的手法写成的,并且按照季节的先后,从年初写到年终,从种田养蚕写到打猎凿冰,反映了一年四季多层次的工作面和高强度的劳动。语词凄切清苦,仿佛是在哭吟着一部沉重的历史。这种长而不乱,次序井然的结构颇有可取之处。在表现阶级压迫时,诗篇还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