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下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题(08.3)
班级 姓名 座号 成绩
一、选择题(3×8=24分) 1 春秋战国时期,对剧烈变化的社会,不同流派的思想家发表不同观点,儒家认为要以“仁政治理天下”,道家则认为应( )
A 进行改革,依法治国 B 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C 虔诚信佛,行善积德
2 体现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的史实不包括 ( ) A戚继光抗倭 B 郑成功收复台湾 C雅克萨之战 D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3 中国历代王朝以农为本,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下列关于农业方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 B隋唐时期流行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C水稻在宋朝时跃居粮食产量首位 D宋朝时我国经济重心已转移到南方
4 下列历史事件与其历史意义对应不正确的是( ) A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B遵义会议的召开,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深刻的社会变革 D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5 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曾非常形象地比喻:“蒋介石两个拳头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我们要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插上一刀”是指( ) A挺进大别山B辽沈战役C淮海战役D渡江战役
6 有人建议设立“大包干纪念馆“你认为这个馆应建在( ) A北京 B深圳 C安徽凤阳 D上海
7 台湾和大陆之间现在可以“轻轻一拨号,频频传佳音”。这是享受了( )的成果 ①第一次科技革命②第二次科技革命③第三次科技革命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
8 二战后“欧共体”成立的主要目的是( )
A提高国际地位,促进经济发展 B医治战争创伤,争取美国援助
C为了适应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 D为了成员国之间的商品和资本自由交流 二、填空(8分) 9、华佗是东汉末年的名医,他研制成的 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的全身麻醉药剂,比欧洲早1600多年;同是东汉的医学家张仲景著有《 》,后世尊称他为 “ ”
10、北宋时,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叫做“ ”
11、1206年,蒙古贵族召开大会,推举 为大汗,尊称他为 。后来 建立元朝。
12、 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三、材料分析题(8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2005年4月29日15时,人民大会堂北大厅。中国共产党总书记胡锦涛与中国
1
国民党主席连战的手紧紧握在一起。随后,双方举行了会谈。这是60年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的主要领导人的首次历史性会谈。两党希望这次会谈的成果,有助于增进两岸同胞的福祉,开辟两岸关系新的前景。
——摘自《人民日报》(2005年4月30日第一版)
材料二:海峡两岸经贸、人员往来统计表 年份 1978 2001 2004 贸易总额(亿美元) 0.46 323.4 783.3 台胞来大陆(人次) — 3440306 3685250 大陆居民赴台(人次) — 122198 144526
材料三:统一是全体国民的希望。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享福;不能统一便要受害。 ——孙中山 请回答:
(1)61年前国共两党进行了哪两次合作?这两次合作各有何主要历史作用?(4分)
(2)今年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逝世81周年。他的最主要历史功绩是什么?(2分)
(3)依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两岸关系发展趋势的认识。(2分)
答案:、(1)第一次国共合作(或建立革命统一战线),作用: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1分,答出黄埔军校的创建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等史实亦可得分);第二次国共合作(或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作用:领导了全民族的抗战,并取得了胜利(1分,答出具体史实亦可得分)。(2)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2分,如答出具体史实可酌情给分)。(3)两岸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实现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1分,答出意思相近的内容可酌情给分)。
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