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教 学 设 计
山西省太谷中学校
王 鹏 宇 2018年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教学设计
山西省太谷中学校地理组 王鹏宇
一、课标内容标准
课题: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课标内容: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 二、课标标准解读
? 学习目标:
1.了解地壳的物质组成及矿物与岩石的关系。 2.了解三大类岩石及其成因。
3.理解三大类岩石之间及其与岩浆之间的相互转化过程。 4.能绘制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示意图。
? 基础把握:
1.矿物可分为哪几类?又有哪三种存在形式?请各举例。
2.岩石按照成因可分为哪几类?请把课本中的各种岩石并分类。
3.什么是地质循环?
? 探究问题:
1.理解以下几个概念,搞清它们之间的联系。 ( 元素、矿物、岩石、矿产、地壳)
2.岩浆岩可分为哪两类?各举例说明其特点。
3.沉积岩是如何形成的?沉积岩有哪些特点?
4.结合课本34页图绘制关系图,说明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关系。 能熟练用图表示地壳内部物质的循环过程(会画图)
5.想一想:他们的考察日记可信吗?
甲同学:这个山上的岩石全是花岗岩。花岗岩是由岩浆经过冷却凝固而形成的,它是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找化石,终于在山上一处岩石上找到了化石。我们兴奋极了……
乙同学:我们来到了一个大理石采石场,场上堆满了采下来的石头。运大理石的车辆很多。我们在采下来的石头上居然发现了化石……
1
三、教学目标预设 一、知识与技能 1.2.3.
4.结合实际,理解地质
1.
2.绘制简单示意图说明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对地理知识的归纳总结能
3.学会搜集整理相关的地理信息,在学习中进一步形成读图、用图、画图的技能,综合分析问题、表
1.2.3.
四、教学重点 1.2.
五、教学难点:地壳物质循环的过程。 六、课前准备
七、课时安排 1八、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过程 活动内容 同学们外出旅游,看到过许多岩石,是否注意过各种岩石 导入 自主 学习 有什么不同?这些岩石又是怎么形成的?下面请大家先欣赏一段视频。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基础把握] 1.矿物可分为哪几类?又有哪三种存在形式?请各举例。 师生行为
教学目标思考与 教学方法 调整 明确课标及教学目标要求; 学生可以合作矿物分为两类金属矿物和非金属矿物。金属矿物有赤铁矿、讨论、自磁铁矿、黄铁矿、黄铜矿和方铅矿等。非金属矿物有石英、长由发言。 石、云母、方解石、滑石、石膏、磷石等。矿物有气态、液态、
2
固态三种基本的存在形式。天然气是气态矿物,石油、天然汞是液态矿物,石英(二氧化硅)是固态矿物。 2.岩石按照成因可分为哪几类?请把课本中的各种岩石并分类。 岩石按照成因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大类。 岩浆岩:花岗岩、玄武岩、流纹岩、安山岩。 沉积岩:石灰岩、砾岩、砂岩、页岩。 变质岩:大理岩、板岩、石英岩、片麻岩。 岩石 类型 成因 常见岩石 主要特征 学生可以合作讨论、自 地理图表 导读法 自主学习 由发言。 利用肉眼和简单的岩浆岩 岩浆活动 花岗岩、玄武岩、 侵入岩:结晶度好,晶体颗粒较大 流纹岩、安山岩 喷出岩:具有气孔等构造 沉积岩 外力作用 石灰岩、砂岩、 具有层理构造, 砾岩、页岩 大理岩、板岩、 石英岩、片麻岩 常含有化石 具有片理结构 变质岩 变质作用 观察不同矿物3.什么是地质循环? 岩石圈和其下的软流层之间存在着大规模的物质循环,即地质循环。推动地质循环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放射性物质的衰变,放射能转化为热能,热能再转化为推动岩石圈和软流层物质运动的机械能。 补充:课件展示:常见的矿物:石英、长石、云母 的形态、工具可以(了解)石英:纯净的石英呈透明的六棱柱,两端为六棱锥状,称为水晶,是自然界中最多的矿物,用途广泛,如玻璃的主要成分就是石英(二氧化硅)。如含Fe呈紫色,称为紫水颜色、透明度、光泽 识别一些常见的矿物。 晶;含有细小分散的气态或液态物质呈乳白色者,称为乳石英。 长石:长石族矿物在地壳中分布最广,约占地壳总量重量的 50% 。 云母:横切面常为六边形;棕褐色或黑色,具有珍珠光泽,易撕成薄片,具有弹性。 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