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施工方案】
1 水灰比 按试验室配比 普通砼 平台 墙体 抗渗砼 140~160mm 160~180mm 120~140mm 8~10h 3~4h 2 坍落度 3 4 初凝时间(h) 外加剂掺量 底板砼 除底板砼外 按试验室配比 4.2混凝土坍落度允许偏差
坍落度(mm) ≥100 4.3预防混凝土碱集料反应的技术要求:
允许偏差(mm) ±30 预防混凝土碱集料反应的技术要求执行北京市《预防混凝土结构工程碱集料反应规程》(DBJ01-95-2005)的规定,施工前就此与预拌混凝土厂家进行明确,同时混凝土要选用低碱水泥(含碱当量0.6%以下)、D种低碱活性集料、掺加矿粉掺合料及低碱或无碱外加剂,预拌混凝土厂家必须提供相应的混凝土碱含量及氯离子含量计算书。
五、预拌混凝土供应、质量控制及资料管理 5.1预拌混凝土供应
5.1.1在与预拌混凝土供应单位签定合同后,要及时将该工程所需的全部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抗渗等级及所使用的工程部位以及总体的施工进度计划书面告之,以便其提前做好原材料的选用、复试以及混凝土试配工作。
5.1.2每日根据施工进度确定次日要浇筑混凝土的部位及时间,然后根据设计要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等技术要求,并根据预算员提供的该部位混凝土浇筑量,填写“商品混凝土业务联系单”,业务联系单中要写明区号、部位、轴线尺寸、混凝土强度等级、抗渗等级、坍落度、是否泵送、需要砂浆数量、混凝土方量等具体内容,以及混凝土的到场时间,然后于当日下午传真给搅拌站,以便其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第 5 页
【混凝土施工方案】
5.1.3如因现场原因而改变混凝土浇筑时间,必须提前电话通知搅拌站,并将变动后的浇筑时间详细告之。 5. 2预拌混凝土质量控制
5.2.1预拌混凝土到场后,必须随车附带混凝土配比通知单、混凝土运输单、混凝土氯化物及碱含量计算书;同时要在混凝土浇筑32天内提供预拌混凝土出厂合格证。
5.2.2混凝土到场后,主管工长必须先检查混凝土随车资料是否齐全,以及资料上标明的工程部位、混凝土强度等级、抗渗等级、坍落度是否与业务联系单及本工程实际情况相符,如不相符,则不得签收及卸料并要求其立即退场。
5.2.3每一车混凝土卸料前都要检查该车混凝土的出场时间,如与到场时间的时间差大于2小时,则该车混凝土必须退场,不得使用;每车混凝土到场后均要将其到场时间、开始卸料时间及卸完时间如实签在混凝土运输单上,卸料人必须签字确认。
5.2.4混凝土坍落度检测:混凝土浇筑前要先检测混凝土的实际坍落度是否与资料相符,在浇筑过程中要经常抽测混凝土的坍落度,如发现坍落度过大、混凝土离析等异常情况,则该车混凝土必须退场,不得使用。
雨天和雨后要增加混凝土坍落度抽测的次数,防止混凝土坍落度过大。 砼坍落度测试每一工作班不应少于三次,以浇筑点实测值为准,并做好记录。 5.3预拌混凝土资料管理
预拌混凝土的配比通知单、混凝土运输单、混凝土氯化物及碱含量计算书评估报告等资料在混凝土到场后由主管工长收集,浇筑完毕后统一交由资料员整理归档;同时,于32天之内提供预搅拌混凝土出厂合格证并交资料员归档。
搅拌站除上述资料外还应保证以下资料的追溯性,以供查询:试配记录、水泥出厂合格证、水泥复试报告、砂子试验报告、碎石试验报告、轻集料试验报告、外加剂产品合格证、外加剂材料试验报告、掺合料试验报告、混凝土开盘鉴定、混凝土抗压强度报告、混凝土抗渗试验报告、混凝土坍落度测试记录、有害物含量检测报告。
第 6 页
【混凝土施工方案】
六、混凝土浇筑
施工段的划分:1区基础部分均分为四个施工段;主体部分分六个施工段。
2区基础部分均分为三个施工段;主体部分分四个施工段。 3区基础底板部分分为八个施工段,其余部分分为11个施工段。
6.1施工流程及流向
6.1.1每个施工段浇筑混凝土的施工流程为:(底板→)剪力墙(柱)→ 板及楼梯
6.1.2施工流向: 1段→2段(→3段)→…… 6.2混凝土浇筑准备工作
6.2.1施工准备:
6.2.1.1机具准备及检查:混凝土浇筑前,对料斗、振动机械、混凝土泵、布料机计量器、防雨材料、夜间施工照明设施等按需要准备落实。对易损机具,应有备用。所用的机具均应在浇筑混凝土前和试运转正常,同时配有专职技工。
6.2.1.2确保水、电的连续供应:加强设备的维修与保养,并派专人值班。确保现场水、电供应正常。
6.2.1.3掌握天气变化情况:加强气象预测、预报部门的联系。在每次混凝土施工前,了解天气发展变化趋势,以不影响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6.2.1.4检查模板、支架、钢筋和预埋件:在浇筑混凝土前,应检查模板、钢筋保护层和预埋件等的尺寸、规格、数量和位置,其偏差应符合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
主要注意以下几点:模板的标高、位置和构件的截面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所安装的支架是否稳定;模板内的垃圾等是否清除干净。墙体混凝土标高控制线已在上层钢筋上抄测完毕,经复核无误。
6.2.1.5浇筑混凝土前,钢筋工程、模板工程的隐蔽验收及预检工作均已完成并验收合格。
6.2.1.6浇筑混凝土所用操作架搭设完毕并安全可靠;顶板钢筋上在人员通行处及操作地点要铺好架高跳板,防止人员踩踏钢筋。
6.2.1.7混凝土浇筑前组织施工班组进行现场技术交底;施工现场准备好浇筑
第 7 页
【混凝土施工方案】
竖向构件控制浇筑厚度的标杆尺,浇筑部位及混凝土输送泵处挂好标示牌,标明工程部位、混凝土强度等级、抗渗等级及班组负责人,责任到人,同时防止同时多处浇筑混凝土时发生混淆。 6.3混凝土的泵送
6.3.1在泵送前,先用适量的水湿润泵车的受料斗、泵室及输送泵管,经检查各处无异常且泵管固定牢固后,再用适量与待浇混凝土同配比的减石子混凝土润滑输送管内壁。泵送过程中,受料斗内应存有足够的砼,以防止吸入空气产生堵塞。
6.3.2开始泵送时,泵机应处于低速运转状态,并注意观察泵机的压力和各部分工作情况。输送压力一般不大于泵主油缸最大工作压力的1/3。能顺利压送后,方可提高到正常工作速度。
6.3.3当遇到泵送困难,泵的压力升高,管路产生振动时,不可强行压送,应先对管路进行检查,并放慢泵送速度或使泵反转,以防堵塞泵管。当泵管堵塞时,可用木槌敲击泵管,找出堵塞管段,将混凝土泵卸压后,拆除堵塞管段,取出堵塞物,并检查其余管段是否堵塞,若无堵塞再进行泵管的连接。重新压送时,必须先将空气排尽。
6.3.4在泵送过程中,应注意料斗内混凝土不可低于料斗上口200mm,防止泵送中吸入空气。如遇吸入空气,应立即使泵反向运转,将混凝土泵管内空气排出后再进行压送。
6.3.5混凝土泵送过程中,当泵送中断时间超过30min或遇压送困难时,混凝土应作间隔推动,每4~5min进行4个行程的反转,以防混凝土离析或堵塞。
6.3.6为了保证混凝土泵送质量,防止泵管堵塞,喂料斗处上口铁栅,发现杂物及时捡出。 6.4混凝土的浇筑
本工程所有混凝土的浇筑全部采用泵送方式,施工现场设置3台HBT80型混凝土输送泵,其中一台为柴油泵,以防止停电等特殊情况时备用。墙体混凝土浇筑时配合使用自动液压布料机分散布料;在浇筑过程中,木工应有专门人员进行看模。 6.4.1墙体混凝土浇筑:
第 8 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