剂选用水玻璃,外掺剂的掺入量暂参照设计掺入量,掺入量为水泥体积的5%~10%)混合搅拌,然后加入水泥均匀搅拌制成注浆浆液。配制好的浆液须经过筛网过滤,除去较大颗粒。配制好的浆液必须在初凝(2h)内使用完毕。
(六)注浆
1、注浆量(参照设计量)每延米注浆水泥用量不小于75kg。
2、浆体必须经过高速搅拌机搅拌均匀后,才能开始进行压注,在注浆过程中应不停顿地缓慢搅拌。
3、注浆压力(参照设计注浆压力)0.3mpa~0.6mpa。
4、注浆顺序:注浆应先注浆外排、后注浆内排,按先外后内的顺序进行组织,内外排注浆间隔时间大于24小时。这样施工,外排管注浆后形成新的结合体挡墙,避免内排管注浆时在压力作用下浆体外溢,更加保证注浆效果。如果在设计压力的注浆过程中发生冒浆现象,注浆顺序改为跳孔注浆施工,或暂停一下等浆体固结后再施工。
5、K3+160-K3+600段西侧靠近现有高速,根据地勘报告该段人工填土较厚,为防止现有坡体滑坡,应先对最外排孔进行注浆,间隔24小后再对内排孔进行注浆。为防止最外排孔注浆时漏浆采取如下措施: 5.1降低水灰比(水灰比0.8:1)以提高浆液稠度。
5.2掺水泥体积5%~10%的水玻璃(具体掺量根据现场情况调整) 5.3注浆时专人经常巡视坡面情况。
(七)停浆
1、按照设计注浆量注满之后可以停浆或者在设计压力下注浆相邻注浆孔或板缝隙冒浆,暂定等浆体固结之后二次注浆仍然冒浆的可以停浆。
第 5 页 共 9 页
2、发生窜浆或浆液漏失严重时,立即停止注浆。
(八)封孔
压浆完成后采用C15混凝土对注浆孔进行封闭。
(九)质量检验
1、注浆加固完成后按设计要求进行弯沉检测。
2、注浆加固28d后采用静载荷试验检验地基承载力,检验点数量不少于3点,复合地基承载力不小于150kpa。
六、施工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6.1漏浆处理
注浆时如出现大量漏浆现象,可视具体情况采取如下措施:降低注浆压力、增大浆液稠度、间歇注浆、掺水玻璃。
6.2裂缝处理
当坡出现纵向、横向裂缝后,应分析发生原因,如果是劈裂缝,应立即停止注浆。
6.3串浆处理
发现相邻孔串浆,注浆孔和串浆孔可同时注浆,如不宜同时注浆,可用木塞堵住串浆孔,然后继续注浆。
6.4隆起处理
发现坡面隆起时,应立即停止注浆。
6.5机械故障处理
(1)当压力表读数增大但不进浆,说明输浆管堵塞,应先用水冲洗管路。 (2)应采用有保护装置的压力表,以防失灵,发现压力表失灵应立即更换。 (3)注浆管堵塞,应将其提起,用稀浆冲开。
第 6 页 共 9 页
七、劳动力组织
注浆人员一览表
工作类别 专业技术人员 施工队长 材料员 电工 焊工 钻孔班4人/机, 注浆班6人/班 杂工 安全维护及引导交通 配备人数 2人 1人 2 1人 1人 共16人 共18人 5人 4人 备注 八、材料与设备 注浆设备一览表 设备名称 钻机 注浆、注浆泵 注浆泵 搅浆机 型号规格 XY-50 BW-150 FBY-80/45 200L 数量 4 2 2 5 备注 第 7 页 共 9 页
九、质量控制
制定技术管理制度和岗位制度,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建立健全全面质量检查监督机制和施工过程质量保证体系,采用“信息管理、动态施工”的科学施工方法,确保工程保质、保量,按时完成。 1、按施工方案做好各项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2、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工程项目技术负责人对施工员、机组队长进行技术交底,确保施工按方案要求进行;
3、对各种原材料严把质量关,从选择生产厂家及品牌源头抓起,同品牌、同型号、同批次、同一进场时间,按规范要求进行现场见证取样送检,送检合格后才能用于工程上。
4、安排专人记录试验段注浆工艺参数:注浆孔距、水灰比、水泥用量、注浆压力、提杆速度。
5、注浆压力观测,在注浆管上端安装压力表,在注浆过程中,应随时对测压力变化,并应注意记录最大压力,合理控制注浆压力。
6、在注浆过程中现场技术人员要仔细观测,如发现冒浆、窜浆、漏浆应立即停止注浆并作好记录。
十、安全文明施工
1、施工设备、设施及各种装置班前必须进行检查并定期维护,保证施工设备及设施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2、本工程在施工期间用硬质围挡分段半幅全封闭施工,在封闭区域的前后段采用安全筒引导社会车辆改变车道。封闭围挡上贴反光膜,在围挡的迎车方向采用红色警示灯。
第 8 页 共 9 页
3、所有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佩带安全帽、穿反光背心,施工时所有员工必须遵守安全规程,配戴专门的劳动保护用品。切实做好安全生产的交底和安全生产培训,项目部每天召集所有管理人员、施工班组、机械设备手开碰头会。
4、电工、焊工等所有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 5、所有设备、机具用电线必须架空,并班前检查。
5、 按建设方和交警部门的分流布置进行施工安排,服从统一指挥的原则。
6、整个线路上悬挂醒目施工标牌,禁止闲杂外来车辆和人员在施工现场停留。
7、在公路交通管理部门的协助下,在交通路口等重要位置安排专人指挥交通,及时疏导车辆通行,防止塞车。
第 9 页 共 9 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