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奇妙的对联导学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5 13:17:4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白银市一中 编号:014号 使用时间:2017-10-27 高一语文 必修1梳理与探究《奇妙的对联》 编制:陈国勇 班级: 姓名: 小组: 组内评价: 教师评价

高一语文必修1

导学案 奇妙的对联

【学习目标】1.了解对联所承载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2.积累

有关对联知识,重点积累平仄、对仗知识。3.学习欣赏对联,3.平仄相对,音调和谐。

传统对联要求仄起平收。古音分为“平、上、去、入” 四声,“上、去、入”为“仄”声,现代汉语的四声分为“阴平(一声)、阳平(二声)、上声(三声)、去声(四声)”,“上声、去声”为“仄”声,“仄起平收”即上联末句尾字必须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必须用平声。如“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上联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下联是仄仄平平仄仄平,声调对仗,音调和谐,读起来极上口。对联要求:仄起平收 古代对联讲究仄起平收。(上仄下平)古代习惯从右边读起,所以面对大门,左边的为下联,右边的为上联。以每一联的最后一个字为准,上联末字为“仄声”,即“三、四声”,下联末字为“一、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3.欣赏、品味下面与历史人物相关的名联。

①志见出师表;好为梁甫吟。

这是郭沫若先生为成都武侯祠题的联。《梁甫吟》是古代用作葬歌的一支民间曲调,音调悲切凄苦,后人多用于抒发志不得伸的感叹。此联写诸葛亮立志出师一统天下,却难以实现远大志向的感慨。

②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这是杭州岳王庙秦桧跪像背后岳飞墓前的楹联。忠骨指岳飞的尸骨,佞臣指奸臣秦桧等。上联写此地以能埋忠臣岳飞而感到有幸;下联写岳飞坟前无辜之白铁,因铸造成秦桧夫妇像重点积累一些名联,尝试对对联。

【重点难点】1.掌握对联常识,如对联的历史,平仄,对仗等基本常识。2.尝试对对子。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预习案 ——“掀起你的盖头来”——走进对联 一、知识链接——对联知识

对联雅称楹联,俗叫对子。对联的单位叫副,因它分上下联互相对称,以区别于文章叫篇、诗词叫首、日记或新闻叫则。

上联叫出句,下联叫对句。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它是在古代的“桃符”和“对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我国最早的对联出现在一千多年前。据史料记载,后蜀广正二十七年(公元九六四年)的春节前夕,后蜀主孟昶(chǎng)因平日善习联语,故趁新年到来之际,忽然下了一道命令,要求群臣在“桃符板”上题写对句,以试才华。群臣们各自写好一副,耐心等待审查。孟昶一一看过,均不满意。于是他就亲自提笔,在“桃符板”上写了“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这就是我国用文字记载下来的最早的一副春联。明太祖朱元璋喜欢舞文弄墨,常常自作春联。一年除夕,他突然下令南京城家家户户门前必须挂一副春联,并且微服察访,看看有哪一户不挂。在他的带动下,明代题联之风更加盛行。清康熙、乾隆年间,这种风习达于极盛。凡遇大典,楹联如林。如康熙皇帝六十寿辰,从大内 (今故宫)经西直门至西苑路,搭起许多牌楼坛宇,每座都挂着为他歌功颂德的楹联。

从反映的内容和使用的场合来看,对联的种类约分为春联、婚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交际联和杂联(包括谐趣联、歇后联、药联等)等。楹联的字数,无一定数,从两个字到几百字的都有。但以七字至十五字的居多。清代以来兴长联之风,最长的当数清朝“长联圣手”钟云舫撰写的《江津临江楼联》,上下联长达1612字,被称誉为“天下第一长联”。 1.字数相等,断句一致。对联必须是上下两联相对,上下联字数要完全相等,而且上下联要结构相同,断句一致。

2.词性相对,结构相同。上下两联位置相同的词语的词性要一 致,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 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等。

和 风 吹 柳 绿 形容词 名词 动词 名词 形容词 细 雨 润 花 红

形容词 名词 动词 名词 形容词

语文教研组 二声”。贴春联,贴春联,从左到右,一二三四。 4.内容相关,上下联系。

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联系,不能是毫不相关的两个事物,但又不能完全重复。从内容的关联性上可把对联分为三类: (1)正对。所谓正对,亦叫同类对。就是上下联的内容基本相同,它们互为关联,互为补充。比如:树一代新风,立百年大计。

(2)反对。所谓反对,即上下联的内容相反,它们互相映衬,形成对照,使楹联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串对。所谓串对,亦叫流水对。即上下联意思相承,把一个意思分成两句话来说,上下联紧相衔接。如: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总之,字数相等,断句一致。(用字不重复)词性相对,位置相同。结构相当,停顿相同。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仄起平收)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二、师生合作——欣赏教材中的名联 1.欣赏、品味下面的书院学堂联。 ①傍百年树;读万卷书。

此联是李秀峰(一说为朱熹)为白鹿书院题写的一副对联。“傍百年树”既指书院有苍翠的古树,又用俗语“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之意。下联“读万卷书”即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对仗工整,内涵丰富,劝勉后学诸子勤奋读书,立志成才。

②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此联为明朝东林党领袖顾宪成所撰。上联将读书声和风雨声融为一体,既有诗意,又有深意。下联写读书不忘救国,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至今仍有积极意义。上下联对仗极其工整,特别是连用叠字,如闻琅琅书声。

2.欣赏、品味下面与文学家相关的名联。 ①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此联是清朝张鹏翮(hé)题四川眉山三苏祠联,三苏即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此联颂赞了三苏在诗词文章方面的巨大成就和影响。

②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凌宵汉;幽而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此联是陕西韩城司马迁祠联,作者不详。上联是说司马迁不顾个人安危,据直为李陵辩争,凛然一身正气。下联是说他忍受“宫刑”的奇耻大辱,发愤著成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历史巨著《史记》,开创了中国和世界传记文学的先河,对后世历史学和第- 1 - 页 共2页 而日夜为人所唾骂。 “青山有幸”“白铁无辜”,天地万物仿佛都有了灵性,此联用拟人手法,表达了人们仰慕英雄痛斥败类的心声。

4.欣赏下面的名胜联,谈谈你的体会。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这是清朝赵藩为成都武侯祠撰写之联。上联高度概括诸葛亮在四川七擒孟获,用兵贵在“攻心”的特点,赞叹其文治武功。下联总揽诸葛亮审时度势、宽严有度治理四川的特点,借此表达自己的政治见解,启迪后人。这副对联,语意简明,怀古喻今,寓理于情,阐明了治国的道理。

5.欣赏 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

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岩疆。渚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这是清朝窦垿为湖南岳阳楼撰写的著名长联,全联一百零二字,以问句始,以问句终,上联咏史,借助名人典故、诗文名句、传说逸事,追昔抚今,无限感慨。下联写景,描绘了洞庭湖的山川形势、地理环境,突出了岳阳楼的雄伟奇特。这副对联思想内涵十分丰富:湖、江、山、城,经过许多朝代兴亡,许多人事沧桑,但却不因此而改变它们的风貌,依然或潴、或流、或峙、或镇。比起大自然看不出的缓慢变化,朝代的兴替、个人的得失多么渺小,实在算不了什么。不以个人的坎坷遭遇耿耿于心。这种感受,有几个人能真正领会呢? 三、预习检测

1.对联由 和 组成,要求 , 。 2.对仗的要求是 , , 。 3.对联讲究平仄, , 。 4.词性相同是指名词对名词, , , 等。

5.结构相当是指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 , , 等。 6.平仄是就字的声调而言,在现代汉语中,平声包括 、 两种,仄声包括 、 两种。 7.运用上面提到的有关对联知识,指出下面对联的错误并改正。 A.上联:东风送暖大江南北春光好 下联:时雨润物长城内外百花香

我展示 我精彩 我快乐 我成功

白银市一中 编号:014号 使用时间:2017-10-27 高一语文 必修1梳理与探究《奇妙的对联》 编制:陈国勇 班级: 姓名: 小组: 组内评价: 教师评价

B.上联: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 此间有尧天舜日

1.对联的种类繁多,一般来说,可以分为名胜类、 、

下联:冰雪融化万朵梅花扑鼻前

C.上联:爆竹声声旧风俗随旧岁离去 下联:春风习习新气象随新年来到

8.下面几副对联已经打散,请按照对联的相关知识重新组合。(划对应线)

A.人梯巧搭登攀路 水深不乏破浪舟 B.学海无涯勤可渡 阵阵渔歌卷春风 C.山高自有人行路 雨滋桃杏万户红 D.风吹杨柳千门绿 书山有径志能攀 E.点点轻舟腾巨浪 心血勤浇栋梁材

探究案 学始于疑—我思考,我收获 【自主探究】 1.下面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 第一题 ①扫千年旧习, ②祖国江山好, 第二题 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 2.下面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 第一题①春晖盈大地 ②科学能致富 第二题 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 3.下面两题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 第一题 ①爆竹声声脆 ②满园春色好 第二题:爆竹声声旧风俗旧习惯随旧岁离去 4.下面两题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 第一题 ①处处春光好 ②一代园丁乐 第二题 东风送暖大江南北春光好 5.请补写一句与上联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下联。(平仄不论) 上联:爱国诚信乃做人根本 下联: 6.下面是一副对联的上联,请对出下联。 荔枝龙眼木瓜,皆是岭南佳果 7.根据下面一副对联的上联,对出下联,井拟出恰当的横批。 上联:华夏儿女文武双全建伟业 下联: 横批: 8.据媒体报道,2008年5月8日9点18分,奥运祥云火炬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冲顶过程中,一朵白云始终停留在珠峰上空。火炬点燃不久,一道彩虹在珠峰上空出现。请以此为内容,展开想象,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做一副对联。 9.将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副七字对联,并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芝兰绕阶 黄牛耕地 翠柳迎春 桃李满目 千里绿 春绣锦 座凝香 万山金 新春对联: 教师办公室对联: 【合作探究】 语文教研组 、 、 、 、 等。 2.妙联撷趣

哀挽联:①译著尚未成书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洒泪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②千古奇冤莫须有 百战忠魂归去来 ③恩泽曾为天下雨 来仪不愧古人风 ④此志得舒 为民舍予

谐讽联:①昔具盖世之德 今有罕见之才

②袁世凯千古 中国人民万岁

行业联:①闻香下马 知味停车

②由此登堂入室 任君平步青云 ③虽为毫末技术 却是顶上功夫

④春夏秋冬一岁川流不息 东南西北四方宾至如归

集句联:君子之交淡如 醉翁之意不在

其他:①曹孟德兵败赤壁刘欢孙悦 汉高祖封侯洛阳萧红韩寒

②闲人免进 盗者休来

训练案巩固理解—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一)补对联,知名人: 1.北京大学吴小如教授曾为茅盾纪念馆作了一副对联,其中巧用了茅盾的小说篇名。请你补全对联: 一代文章推( ),毕生心血似( )。 2.把下面悼念鲁迅的挽联补充完整。 译著尚未成书,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 )。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 )。 (二)读对联,猜人物: 1.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幽而发愤,著成信史照尘。 2.鹿野舟沉王业兆,鸿门斗碎霸图。 3.义胆忠肝,六经以来二表;托孤寄命,三代而后一人。 4.披上战甲,踏上霜花,将一腔热血抛出,沙场里傲那些英雄好汉;洗了征尘,妆了水粉,把双目柔情施尽,人世间活他个万紫千红。 (三)赏对联,游名胜: 1.一楼萃三楚精神,云鹤俱空横笛在; 二水汇百川支派,古今无尽大江流。 2.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4.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四)朗读《笠翁対韵》和《声韵启蒙》的部分内容。 天对地,雨对风。大地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雁,宿鸟对鸣虫。 春对夏,秋对冬,暮鼓对晨钟。观山对玩水,绿竹对苍松。 沿对革,异对同,白叟对黄童。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 ——节选自《声韵启蒙》 (五)南京名园瞻园中有一副对联,其下联的句序、结构已被打乱,请根据所给上联进行调整。 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

何处是唐宫汉阙? 下联:红雨树边 小苑西回 一庭佳丽莺唤起 看池边绿树第- 2 - 页 共2页 (六)下面是某餐馆门上贴的对联。请你运用《悯农》诗的有关词句,将上联补充完整。

上联: ,弃之可惜; 下联: 杯里酒口口都香甜,量力而行。 【课内拓展】“读你千遍不厌倦”——趣联妙联绝联欣赏

1.清朝才子纪晓岚是作对联的高手。有一次,乾隆见纪晓岚闷闷不乐,便问他有何心事。纪晓岚请乾隆猜,乾隆以上联回答“十口心思,思家思民思社稷。”纪晓岚见皇帝直猜到他心里,非常激动,马上叩头谢恩,以下联道谢:“寸身言谢,谢天谢地谢君王。”

2.一次乾隆和和珅、纪晓岚在一起,乾隆一高兴便出了上联:

四方台台四方四方四方四四方;和珅非常聪明,也特别能拍乾

隆马屁,随即对出下联:万岁爷爷万岁万岁万岁万万岁。

3.传说,有一次乾隆皇帝微服私访下江南,见到一户农家正在操办喜事,乾隆一时兴起,便派人送去几个铜板和一副上联“三个铜钱贺礼,嫌少勿收,收则贪财。”他满以为这半联会使对方难堪。没想到这家的大人还没来得及回答,只见一个十一二岁的顽童上前答道“两间茅屋待客,怕穷莫来,来则好吃。”回答的工整巧妙,反而使乾隆举足不前,左右为难。 4.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这是山海关孟姜女庙上的一副对联,此联的“朝”“长”都是多音字,因断句不同有多种读法: ①海水潮,朝朝潮,朝潮朝落;浮云涨,长长涨,长涨长消。②海水潮,朝朝潮,朝朝潮落;浮云涨,长长涨,长长涨消。③海水朝朝潮,朝潮朝朝落;浮云长长涨,长涨长长消。 ④海水朝潮,朝朝潮,朝朝落;浮云长涨,长长涨,长长消。⑤海水潮,朝潮,朝潮,朝朝落;浮云涨,长涨,长涨,长长消。 ⑥海水潮!潮!潮!潮!朝潮朝落;浮云涨!涨!涨!涨!长涨长消。 此联不但读法奇妙,而且寓意深刻。表面上看是描述海水潮涨潮落,浮云常涨常消,揭示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可变的,实际上反衬出孟姜女的忠贞不变,精神永存。 5.白塔街,黄铁匠,生红炉,烧黑炭,冒青烟,闪蓝光,淬紫铁,坐北朝南打东西;淡水湾,苦农民,戴凉笠,弯酸腰,顶辣日,流咸汗,砍甜蔗,养妻教子育儿孙。(上联集七色彩四方位于一体,下联以味觉相对,“凉”不当;“妻子儿孙”对“北

南东西”也不工整,但能对出来,已属不易。) 6.烟锁池塘柳,炮镇海城楼。 (上联以五行偏旁字出对,下联也以五行偏旁字应对,妙绝。) 7.寂寞寒窗空守寡,惆怅忧怀怕忆情。(上联全用宝盖头体字,下联全以竖心旁字对,十分工整,且内容也紧密相关。) 8.鸟在笼中欲张飞,望孔明,无奈关羽。 (此联镶嵌三国三位名人之名,竟十分妥帖,难倒众多对家。) 作业:请你从“勤学”、“立志”等词语中任取一个作为话题,撰写一副对联。

我展示 我精彩 我快乐 我成功

搜索更多关于: 奇妙的对联导学案 的文档
奇妙的对联导学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z9318kyyt7yogl1itk20zdc523y3q00i10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