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原子吸收法测定钙时,为了抑制 PO4的干扰,常加入的释放剂为 _______ ;测定镁时,
3+3+
为了抑制 Al的干扰,常加入的释放剂为 ______ ;测定钙和镁时,为了抑制Al的干扰,常加入保护剂 ________ 。 1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氘灯背景校正器,可以扣除背景的影响,提高分析测定的灵敏度,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判断题
1.原子吸收光谱是由气态物质中基态原子的内层电子跃迁产生的。 ( ) 2.实现峰值吸收的条件之一是:发射线的中心频率与吸收线的中心频率一致。 ( ) 3.原子光谱理论上应是线光谱,原子吸收峰具有一定宽度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光栅的分光能力不够所致。 ( ) 4.原子吸收线的变宽主要是由于自然变宽所导致的。 ( ) 5.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发射线的中心频率与吸收线的中心频率一致,故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中不需要分光系统。 ( ) 6.空心阴极灯能够发射待测元素特征谱线的原因是由于其阴极元素与待测元素相同。( ) 7.火焰原子化器的作用是将离子态原子转变成原子态,原子由基态到激发态的跃迁只能通过光辐射发生。 ( )
8.根据玻耳兹曼分布定律进行计算的结果表明,原子化过程时,所有激发能级上的原子数之和相对于基态原子总数来说很少。 ( ) 9.石墨炉原子化法比火焰原子化法的原子化程度高,所以试样用量少。 ( ) 10.贫燃火焰也称氧化焰,即助燃气过量。过量助燃气带走火焰中的热量,使火焰温度降低,适用于易电离的碱金属元素的测定。 ( ) 答案: 一、选择题
1A、2A、3B、4D、5B、6D、7D、8B、9C、10C、11C、12D、13B、14D、15C 二、填空题 1.空心阴极灯
2.钨棒、待测元素、低压惰性气体
3.多普勒(热变宽) 劳伦茨(压力或碰撞) 4.谱线半宽度 中心频率
5.蒸发并使待测元素转化为基态原子蒸气 火焰原子化法 非火焰原子化法 6.积分吸收 峰值吸收
7.吸收 原子吸收 分子吸收 锐线光源 连续光源 8.发光强度,自吸,变宽
3+2+
9.La Sr EDTA 8-羟基喹啉
10.氘灯的连续辐射可被产生背景的分子吸收,基态原子也吸收连续辐射,但其吸收度可忽略
三、判断题
1?、2?、3?、4?、5?、6?、7?、8?、9?、10?
3-
第9章 紫外吸收光谱分析
一、选择题
1. 在紫外-可见光度分析中极性溶剂会使被测物吸收峰 ( ) A 消失 B 精细结构更明显 C 位移 D 分裂
2. 紫外光度分析中所用的比色杯是用( )材料制成的。
A 玻璃 B 盐片 C 石英 D 有机玻璃
3. 下列化合物中,同时有,,跃迁的化合物是 ( ) A 一氯甲烷 B 丙酮 C 1,3-丁烯 D 甲醇
4. 许多化合物的吸收曲线表明,它们的最大吸收常常位于 200─400nm 之间,对这一光谱区应选用的光源为 ( ) A 氘灯或氢灯 B 能斯特灯
9
C 钨灯 D 空心阴极灯灯 5.助色团对谱带的影响是使谱带 ( A 波长变长 B 波长变短 C 波长不变 D 谱带蓝移
)
6.对化合物 CH3COCH=C(CH3)2的跃迁,当在下列溶剂中测定,谱带波长最短的是 ( )
A 环己烷 B 氯仿 C 甲醇 D 水
7.指出下列哪种不是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使用的检测器? ( ) A 热电偶 B 光电倍增管 C 光电池 D 光电管 8.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主要决定于 ( )
A 分子的振动、转动能级的跃迁 B 分子的电子结构 C 原子的电子结构 D 原子的外层电子能级间跃迁 二、填空题
1. 在分光光度计中,常因波长范围不同而选用不同材料的容器,现有下面三种材料的容器,各适用的光区为:(1) 石英比色皿用于 ___________(2) 玻璃比色皿用于 ___________ 2. 在分光光度计中,常因波长范围不同而选用不同的光源,下面三种光源,各适用的光区为:(1) 钨灯用于 ___________(2) 氢灯用于 ___________
3.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测定的合理吸光范围应为 _______________ 。这是因为在该区间 _______ 。
4. 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所用的光源是 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 两种. 5. 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中, 一般电子能级跃迁类型为:
(1)______________跃迁, 对应________________光谱区 (2)______________跃迁, 对应________________光谱区 (3)______________跃迁, 对应________________光谱区 (4)______________跃迁, 对应________________光谱区 6.共轭二烯烃在己烷溶剂中
=219nm,改用乙醇作溶剂时λ
max
比219nm______, 原因
是该吸收是由_________跃迁引起,在乙醇中,该跃迁类型的激发态比基态的稳定性_______。 三、判断题
1.有机化合物在紫外一可见光区的吸收特性,取决于分子可能发生的电子跃迁类型,以及分子结构对这种跃迁的影响。 ( )
2.不同波长的电磁波,具有不同的能量,其大小顺序为微波>红外光>可见光>紫外光>X射线。 ( )
3.区分一化合物究竟是醛还是酮的最好方法是紫外光谱分析法。 ( )
4.由共扼体系跃迁产生的吸收带称为K吸收带。 ( )
5.紫外一可见吸收光谱是分子中电能能级变化产生的,振动能级和转动能级不发生变化。( )
6.极性溶剂一般使吸收带发生红移,使吸收带发生蓝移。 ( ) 7.在紫外光谱中,发色团指的是有颜色并在近紫外和可见区域有特征吸收的基团。( ) 答案:
一、选择题
1C、2C、3B、4A、5A、6D、7A 8B 三、填空题
1.紫外区,可见区 2.可见区,紫外区
3. 200-800nm,浓度测量的相对误差较小 4.氕灯,钨灯
****
5.1). ?─>?, 真空紫外; 2). n─>?, 远紫外; 3). ?─>?, 紫外; 4). n─>?, 近紫外, 可见.
*
6. 大,?─>?,大
10
三、判断题
1?、2?、3?、4?、5?、6?、7?
补充:吸光光度法
一、选择题
1.人眼感觉到的光称为可见光,其波长范围是( )。
a.200-400nm b.400-750nm c.10-200nm d.750-2500nm
2.物质的颜色是由于选择性地吸收了白光中的某些波长的光所致。KMnO4显紫红色是由于它吸收白光中的( )。
a.紫红色光 b.绿色光 c.黄色光 d.蓝色光 3.吸收曲线是( )。
a.吸光物质浓度与吸光度之间的关系曲线;b.吸光物质浓度与透光度之间的关系曲线; c.入射光波长与吸光物质溶液厚度之间的关系曲线; d.入射光波长与吸光物质的吸光度之间的关系曲线。
4.下因素中,影响摩尔吸光系数(ε)大小的是 ( )。 a.有色配合物的浓度 b.入射光强度 c.比色皿厚度 d.入射光波长
5.有一浓度为C的溶液,吸收入射光的40%,在同样条件下,溶液浓度为0.5C的同一溶液的透光度为( )。
a.30% b.20% c.77% d.36%
6.现有不同浓度的KMnO4溶液A、B,在同一波长下测定,若A用1cm比色皿,B用2cm比色皿,而测得的吸光度相同,则它们浓度关系为( )。 a.CA=CB b.CA=2CB c.CB=2CA d. 1/2CB=CA
7.某试液用1cm 比色皿测量时,T=60%,若改用2cm比色皿测量,则A和T分别为 ( )。
a.0.44和36% b.0.22和36% c.0.44和30% d.0.44和120% 8.在吸光度测量中,参比溶液的( ) 。
a.吸光度为0.434 b.吸光度为无穷大 c.透光度为100% d.透光度为0% 9.在光度分析法中,宜选用的吸光度读数范围为 ( )。 a.0.2-0.7 b.0.2-2.0 c.0.3-1.0 d.1.0-2.0
10.在吸光光度法中,当A= ( ) 时,浓度测量的相对误差最小。 a.0.343 b.0.434 c.0.443 d.0.334 二.判断题
1因为透射光和吸收光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白光,故称这两种光为互补色光。( ) 2有色物质溶液只能对可见光范围内的某段波长的光有吸收。( ) 3符合朗伯-比耳定律的某有色溶液的浓度越低,其透光率越小。( )
4符合比耳定律的有色溶液稀释时,其最大吸收峰的波长位置不移动,但吸收峰降低。( ) 5朗伯-比耳定律的物理意义是:当一束平行单色光通过均匀的有色溶液时,溶液是吸光度与吸光物质是浓度和液层厚度的乘积成正比。( ) 6吸光系数与入射光波长及溶液浓度有关。( )
7有色溶液的透光度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大而减小,所以透光度与溶液的浓度成反比关系。( )
8进行吸光光度法测定时,必须选择最大吸收波长的光作入射光。( )
9朗伯-比耳定律只适用于单色光,入射光的波长范围越狭窄,吸光光度测定的准确度越高。( )
10吸光光度法中所用的参比溶液总是采用不含被测物质和显色剂的空白溶液. ( )
11
三填空题
1吸收曲线又称吸收光谱,是以 为横坐标,以 为纵坐标所描绘的曲线。
2按照比耳定律,浓度C与吸光度A之 间的关系应是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事实上容易发生线性偏离,导致偏离的原因有 和 两大因素。 3影响有色配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的原因是 。
4某一有色溶液在一定波长下用2cm比色皿测得其透光率为60%,若在相同条件下改用1cm比色皿测定时,透光度为 ;若用3cm比色皿测定时,吸光度为 。 5吸光光度法测量时,通常选择 作测定波长,此时,试样溶液浓度的较小变化将使吸光度产生 改变。
6吸光光度法对显色反应的要求有(1) ,(2) ,(3) ,(4) ,(5) 。 7分光光度计的种类型号繁多,但都是由下列基本部件组成 、 、 、 、 。 8通常把有色物质与显色剂的最大吸收波长之差Δλmax称为 、吸光光度分析要求Δλmax≈ nm。 四、问答题
1.Lamber-Beer定律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2.摩尔吸光系数ε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它和哪些因素有关? 3.什么是吸收曲线?有何实际意义? 五、计算题
1将下列透光度换算成吸光度
(1)10% (2)60% (3)100% 2.某试液用2cm的比色皿测量时,T=60%,若改用1cm或3cm比色皿,T%及A等于多少?
-
3.5.00×105mol·L-1的KMnO4溶液在520nm波长处用2cm比色皿测得吸光度A=0.224。称取钢样1.00g,溶于酸后,将其中的Mn氧化成MnO4-定容100.00ml后,在上述相同条件下测得吸光度为0.314。求钢样中锰的含量。
4.5.0?10?5mol?L?1KMnO4溶液,在?max=525nm处用3.0cm吸收皿测得吸光度A?0.336,计算吸光系数a和摩尔吸光系数ε。 吸光光度法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b 3.d 4.d 5.c 6.b 7.a 8.c 9.a 10.b 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填空题
1波长; 吸光度
2化学因素; 光学因素 3入射光的波长 4 77%; 0.33
5最大吸收波长; 较大
6选择性好; 灵敏度高; 形成的有色物组成恒定; 化学性质稳定; 显色剂与有色生成物之间颜色差别要大
7 光源; 单色器; 比色皿; 检测装置; 读数指示器
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