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设计
学习目标
1、高考考纲要求:理解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2、归纳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特点和形成条件。
教学重点
归纳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特点和形成条件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堂导入:(3′)同学们,在内容中我们学习了农业区位的选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农业地域的形成。
(二)自主学习(12′)
1、从生产结构、经营方式、生产规模、科技水平、商品率、机械化程度 等方面归纳混合农业的生产特点。
2、从气候、水源、土壤、地形、市场、交通、科技、劳动力、政策 等方面归纳混合农业的形成条件。
2、p45澳大利亚案例分析
课堂预设:结合图分析有点难度,因为现在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比较差,需适当引导他们怎样看图。 (三)小组讨论(5′) (四)展示交流(15′)
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也锻炼小组成员之间的团结合作能力,展示时,尽量让各个小组都有机会展示,从而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对于回答不够完整或回答不出的,教师再列为精讲内容进行分析。
(五)当堂训练(5′)
1、城市郊区及工矿区周围的农业,一般应建立( ) A、工业原料基地 B、商品粮基地 C、商品棉基地 D、农副食品基地
2、20世纪90年代,新疆的棉花生产在我国的地位迅速提高,原因有( ) A、水源充足、土地辽阔 B、光照强,热量丰富 C、向中亚地区出口便利 D、劳动力资源丰富 (六)课后作业
完成课程新坐标练习 三、课后反思
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