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依托红色教育资源,开展入团仪式、18岁成人礼、祭奠革命英烈等教育活动;开展“青年五四奖章”“优秀少先队员”等推选活动,宣传青少年身边典型等等。 41.
(1)影响:为欧洲反封建反专制的启蒙运动提供了思想借鉴和启示;有利于西方哲学理论的发展。
根据:以儒家思想等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和谐;主张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和国与国之间和谐相处,有利于整合“破碎的世界”(答上两个方面就可得分)。 (2)不同之处:欧洲:推行种族优越论(或推行霸权主义、实行强权政治)。 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或主张在平等基础上,合作共赢、互惠互利)。
原因:欧洲:新航路开辟后,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欧洲列强不断向外侵略扩张;两次工业革命极大增强了欧洲列强的经济实力和征服世界的能力;欧洲中心论调的盛行。 中国:儒家“和天下”的历史传统;改革开放后综合国力的增强;邓小平和平外交理念的延续;经济全球化与政治多极化的影响;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两大主题。 42. 答案 示例一:
事件:1914年一战爆发,1915年全国兴起抵制日货运动,1917年张謇的大生纱厂获利。 论题: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获得了进一步发展。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欧洲列强基本上卷入到了战争之中,因此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1915年初袁世凯承认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由此激起了全国民众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运动;此外,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也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这些因素共同推动民族资本主义在一战期间获得了进一步发展。如:1917年张謇的大生纱厂获利达到76万两白银。 示例二:
事件:1914年一战爆发,1917年11月俄国爆发十月革命,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919年1月巴黎和会。
论题:第一次世界大战影响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进程。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因此获得了进一步发展,推动了中国经济近代化进程;1917年11月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从理论变为了现实,先进的中国人也在新文化运动后期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为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理论基础;在一战结束后召开的巴黎和会上,战胜国之一的中国反而成为被宰割的对象,由此引发了中国五四运动,五四运动也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43.优势条件:欧洲地处温带,毛里求斯为热带海岛风光。(2 分)
原因:毛里求斯拥有国际机场(欧洲航空运输发达)(2 分);航空运输速度快(节约时间)(2 分);欧洲游客经济承受能力强(2 分),欧洲往返毛里求斯运输方式选择余地小(沿途游览不方便)(2 分),度假旅游以直奔目的地为主(航空运输较为轻松)(2 分)。(答对其中的4点得8分)
44. 积极影响:保温 保持地面温度;保水 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保土,减轻风(水)蚀对土壤的侵蚀。(答对其中的2点得4分)
消极影响:土壤水分的渗透、含水量及透气性(2 分);阻碍土壤水肥的运移,残膜导致土壤板结,降低土壤肥力(2 分);造成作物根系生长发育困难,影响正常吸收水分和养分,导致产量下降(2 分)
45.(15分)(1)背景:①新中国成立初期,卷烟业生产销售制度不统一,多种所有制企业并存;②卷烟产业陷入困境,影响国家税收;③国家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合理调整;④党中央高度关注。(6分,答出3点即可)
(2)影响:①对烟草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为烟草业发展奠定了基础;②巩固了上海在全国卷烟工业的生产基地与销售中心地位;③有利于解决新中国的就业问题,而且增加了财政收入,为工业化积累资本;④为其他行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提供了经验。(9分,答出3点即可) 46.(15分)(1)地缘上加拿大位于北美,受战争威胁较小,相对安全;30年代大危机让国内民众更专注于发展经济;加拿大实力有限,准备不足。(6分)
(2)有利于增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力量;有利于提高加拿大的国际地位;强化英联邦内部尤其是英加两国的凝聚力;有利于加强北美防务和美加两国的经济联系。(9分)
47.(15分)(1)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归属明王朝;帮助明王朝统一云南;深明大义化解分裂危机;修建龙场九驿等交通要道;派遣贵族子弟学习汉族文化。(8分)
(2)结束了云南割据局面,促进了国家统一;避免了民族冲突,维护了民族团结;加强了西南地区与内地的联系,有利于西南地区的治理和开发;促进了民族文化交融,有利于西南地区文化发展。(7分,答出3点即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