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流学》串讲资料
题型:
1. 单选20分; 2. 多选20分;
3. 名词解释5~6题; 4. 简答题; 5. 论述题2道。
要点要记住,每一个要点对应的内容也要仔细阅读
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物流概述
1. 物流概念提法的两大典型看法P2(掌握概念的提出者,提出年份以及英文表达) 美国少校琼西·贝克(chauncery baker)在1905年提出logistics; 阿奇·萧(Arch.W.Shaw)在1915年提出物流(physical distribution)。
2. 现代物流的发展P3 (Toybta)
3. 现代物流的特征〖6个〗P4 (可能考查单选题,题目给出特征的概念,考查是属于哪一种特征) (1)电子化;(2)网络化;(3)社会化;(4)集约化;(5)系统化;(6)国际化。
4. 物流的作用〖4个〗P5 (重点看第一个作用)
(1)物流贯穿商品生产流通全过程:1.物流为生产全过程提供支持,物流是实现从生产到消费的重要环节。
(2)物流有助于降低成本提升用户价值。 (3)提升效益,增加销售和盈利。 (4)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第二节 物流系统
1. 物流系统的特点〖5个〗P8
(1)目的性(2)整体性(3)协调性(4) 专业性(5) 先进性和开放性。
第三节 物流管理
1. 物流管理的原则〖4个〗P11 (要求详细掌握7R原则) (1)总体上,坚持物流合理化原则,在兼顾成本与服务的前提下,对物流系统中的要素进行合理配置,实现物流系统的整体优化。
(2)宏观上,完善支撑要素建设之外,政府和专业机构的规划和指导也是非常必要。
(3)微观上,不仅要实现供应链的整体优化,还应该实现服务的专业化与增值化。现代物流管理的主题是成本和服务,即在努力降低物流成本的基础上,还应该努力提升物流的增值服务。
(4)服务上,遵循7R原则,即适合的质量,适合的数量,适合的时间,适合的地点,优良的印象,适当的价格,适合的商品。
第四节 物流标准化
1. 物流标准化的特点〖6个〗P12 (1)复杂性;(2)固有性;(3)科学性;(4)民主性;(5)经济性;(6)国际性。
2. 物流标准化的意义〖6个〗P13 (知识点牢牢记住)
(1)物流标准化能够实现物流各环节衔接的一致性,加快流通速度; (2)物流标准化是实施物流管理科学化的重要手段; (3)有助于降低物流成本;
(4)有利于提高技术水平,推动物流技术的发展; (5)便于同外界系统的连接;
(6)是加快物流系统建设的捷径。
3. 物流标准化的内容〖3个〗P14 (考查论述题,每一个内容的具体条目要清楚) (一)物流系统标准化: (1)专业计量单位标准;(2)物流基础模数尺寸标准;(3)集装模数尺寸标准; (4)物流专业名词标准;(5)物流核算统计标准化;(6)物流建筑基础模数尺寸标准。
(二)物流作业标准化: (1)运输工具标准化;(2)仓库技术标准化;(3)战场技术标准化;(4)包装、托盘、集装箱标准化;(5)传输机具标准化;(6)货架、储罐标准;(7)信息管理标准化。
(三)管理组织工作标准化。
第二章 仓库与库存管理 第一节 仓库概述
仓库的分类〖4大类〗P19~P20 (第三类和第四类不要求掌握) (一)按用途分类:(1)自用仓库;(2)营业仓库;(3)公用仓库。 (二)根据保管形态分类:(1)普通仓库;(2)保温仓库;(3)特种仓库;(4)水上仓库。
第二节 仓库管理
仓库管理的原则〖5个〗P21 (1)质量第一;(2)预防为主;(3)讲究科学;(4)提高效率;(5)确保安全。
第三节 库存
按照经营过程的角度分类〖7类〗P23~P24 (前4种常考,容易出单选题:给出概念选出是哪一种库存类型)
(1)经常库存;(2)在途库存;(3)安全库存;(4)投机库存;(5)季节性库存; (6)促销库存;(7)呆滞库存 第四节 库存管理
1. 与仓库管理的区别P26
仓库管理主要是针对仓库的布置、物流运输、装卸搬运及存储自动化等方面的管理;库存管理的对象是库存项目,即企业组织中的所有物料,包括原材料、零部件、在制品,半成品、产品及辅助物料等。库存管理的主要作用是供与需之间建立一个缓冲区,达到缓冲和用户需求与企业生产能力、企业内部的部门、生产厂家需求与原材料供应商等之间的矛盾。
2. 库存管理模式P26~P28 (要求掌握MRP,MRPⅡ的概念,以及联合库存管理模式和虚拟库存的概念) (一)现代库存管理模式:(1)按物品需求计划系统管理库存;(2)按制造资源计划系统管理库存。 (二)协同供应体系下的库存管理模式:(1)及时供应,(2)寄售库;(3)联合库存管理模式;(4)虚拟库存。
第三章 现代包装 第一节 包装概述
1. 包装的作用〖3个〗P32 (1)保护性;(2)便利性;(3)商业性。
2. 产品包装基本原则〖5个〗P32~P33 (1)适用原则;(2)美观原则;(3)可靠原则;(4)经济原则;(5)科学原则。
第二节 包装容器 第四章 装卸搬运
第二节 现代化仓库的装卸搬运设备 1. 装卸搬运的选择依据〖4个〗P48 (1)设备的特点;(2)货物的特点;(3)时间因素;(4)设备成本。
2.装卸搬运设备的选择方法〖3个〗P48~P49
(一) 根据设备费用数据:简单型设备费用相对低廉,复杂型设备则价格较高。因此,根据实际需要并
权衡收支选择合适的设备。
(二) 通过距离、物流量和搬运运输设备的关系:简单的搬运设备适合距离短、物流量小的搬运需求;
复杂的搬运设备适合距离短,物流量大的搬运需求;简单的运输设备适合距离长、物流量小的运输需求;复杂的运输设备适合距离长、物流量大的运输需求。
(三) 根据设备的技术指标、物料特点及运行成本、使用方便等影响因素: (1) 设备的技术性能; (2) 设备的可靠性;
(3) 工作环境的相适应性; (4) 经济因素;
(5) 可操作性与使用性; (6) 能耗因素;
(7) 备件及维修因素。
第三节 装卸搬运合理化
1. 装卸搬运合理化的措施〖6个〗P51~P52 (要求阅读,题型灵活) (1)提高物品装卸搬运的灵活性与可运性; (2)利用重力作用、减少能源消耗; (3)合理选择装卸搬运设备; (4)合理选择装卸搬运方式; (5)改进装卸搬运作业方法; (6)创建“复合终端”。
第五章 现代运输
第一节 运输与运输方式概述
2.铁路运输的特性(即主要优点的上一段)P55 (单选题)
大宗商品的低成本、低能源运输,并且每次至少运送一整车皮的批量货物,其运输的经济里程通常在200km以上。
3.公路运输的特性(即优点的上一段)P56 (单选题)
公路运输主要承担近距离、小批量的货物运输,以及水路运输、铁路运输难以到达地区的长途、大批量货物运输,以及铁路、水路运输难以发挥优势的短途运输。
4.水路运输的四种表现形式P57 (1)沿海运输;(2)近海运输;(3)远洋运输;(4)内河运输。
5.航空运输的劣势〖4个〗P58 (1)载运量小;(2)运输成本高;(3)易受气候条件限制;(4)可达性差。
5. 管道运输的特性(即优势的上一段)P59 (单选题)
管道运输时一种利用管道来输送流体货物的一种方式,运输的货物往往是液体和气体,管道式同意运输网中干线运输的特殊组成部分。
第二节 运输管理
运输管理的原则〖4个〗P60~P61 (1) 及时;(2)准确;(3)经济;(4)安全。
第三节 运输合理化
1. 不合理运输的表现形式〖4种〗P63~P64 (很重要,重点掌握) (一)与运输方向有关的不合理运输: (1)对流运输;(2)空驶。
(二)与运输距离有关的不合理运输: (1)迂回运输;(2)过远运输。
(三)与运输货物有关的不合理运输: (1)重复运输;(2)无效运输; (四)运力选择不当的不合理运输: (1)违反水路分工,弃水走陆路运输; (2)铁路短途运输; (3)水运的过近运输。
2. 合理化运输的主要形式〖4种〗P64~P65 (1) 分区产销平衡;(2)直达运输;(3)提高技术“装载量“;(4)推进综合运输方式。
3. 运输合理化途径〖6个〗P66~P67 (1)提高运输工具实载率;
(2)采取减少动力投入,增加运输能力的有效措施;
(3)发展社会化的运输体系,推进共同运输; (4)开展中短距离铁路公路分流,“以公代铁“运输; (5)尽量发展直达运输。
第六章 流通加工与配送 第三节 配送概述
1.配送的类型〖三大类〗P75~P77 (掌握第一大类) (一) 按配送商品种类和数量分类: (1) 少品种(或单品种)、大批量配送; (2) 多品种、少批量、多批次配送; (3) 成套配套配送。
(二)按配送时间及数量分类: (1)定时配送; (2)定量配送
(3)定时定量配送。
(4)定时定量定路线配送; (5)及时配送
(三)按照配送主体进行分类 (1)生产企业配送; (2)分销商配送;
(3)连锁店集中配送; (4)社会配送中心配送。
第四节 配送合理化
1. 不合理的配送表现形式〖6种〗P78~P79 (1) 资源筹措的不合理; (2) 库存决策不合理; (3) 价格不合理;
(4) 送货的不合理运输;
(5) 配送与直达的决策不合理; (6) 经营观念不合理
2. 资金标志〖3个〗P81 (1) 资金总量 (2) 资金周转
(3) 资金投向的改变
第五节 配送中心
1. 从经营主体的角度划分〖5个〗P83~P84 (1) 厂商主导型配送中心; (2) 批发商主导型配送中心; (3) 零售商主导型配送中心; (4) 物流企业主导型配送中心; (5) 共同型配送中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