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20高中地理必修3测评:A卷第四章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 8:04:1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高考 文科

学业质量测评

对应学生用书P55

A卷 [考点分布表]

考点 区域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 区域农业布局 农业基地建设 农业发展方向 一、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虎林市位于黑龙江省东部,“虎林”得名于横穿境内的七虎林河,这是满语的译音,意思是“沙鸥云集之所”。虎林市总面积约9 330平方千米,人口约31万。读图完成1~2题。

题号 1、2、3、5、7、9、12(1)(3)、13(1) 4、8 6、12(2)(4)(5) 10、11、13(2)(3)

1.下列有关虎林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B.冬季寒冷漫长,无霜期较短

高考 文科

C.河流封冻期长,有春汛 D.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答案 A

解析 虎林市所在的东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故A项符合题意。 2.虎林市天蓝、地绿、水清,其生产出来的大米具有晶莹剔透、口感香甜、营养丰富的优良品质。影响虎林市大米生产的特殊区位条件是( )

A.气温日较差小

B.生产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C.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D.绿色无污染的自然环境 答案 D

解析 由题干可知,虎林市特有的绿色无污染的自然环境有利于优质大米的生产。气温日较差大、土壤肥沃和水源充足是东北地区的普遍特点,并不是虎林市特有的。

读宁夏农业区划图,完成3~4题。

3.图中Ⅰ、Ⅱ、Ⅲ、Ⅳ四个区域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A.降水量 B.气温 C.植被 D.地形 答案 D

解析 由图例可知,Ⅰ、Ⅱ、Ⅲ、Ⅳ四个区域的最大区别在于地形差异,故四个区域划分的依据主要是地形。

高考 文科

4.关于图示区域农业布局的叙述,合理的是( ) A.Ⅰ区靠近黄河,适宜发展灌溉农业 B.Ⅱ区水源缺乏,不适宜发展畜牧业 C.Ⅲ区降水丰沛,适宜大力发展种植业 D.Ⅳ区水热组合好,适宜发展水稻种植业 答案 A

解析 Ⅰ区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虽气候干旱少雨,但靠近黄河,可利用黄河水发展灌溉农业,A项正确;Ⅱ区水源较为缺乏,可发展畜牧业,B项错误;Ⅲ区降水较多,可发展种植业,但大力发展种植业可能造成该地水土流失加剧,C项错误;Ⅳ区地势高,气候相对温凉,降水较少,不适宜发展水稻种植业,D项错误。

读我国某地区城市及其周围区域农业基地变化示意图,回答5~6题。

5.农业基地甲的基本特点是( ) A.生产规模大 B.机械化程度高 C.单位面积产量高 D.科技水平高 答案 C

解析 读图,根据经纬度可知,该地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主要农作物为水稻,其特点是生产规模小、机械化程度低、单位面积产量高、科技水平低。

6.农业基地乙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A.市场 B.科技 C.劳动力 D.气候

高考 文科

答案 A

解析 读图可知,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在城市郊区形成农副产品种植基地,主要种植蔬菜、花卉,发展养殖业,形成的主导因素是市场。

棉花耐旱、耐盐碱、喜光照。近年来,阿拉善高原(位置见下图)采用滴灌技术和机械化作业,种植早熟的棉花品种,并引种彩色棉和有机棉。据此完成7~8题。

7.导致该地种植早熟棉花品种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热量 B.土壤 C.光照 D.水分 答案 A

解析 结合图中经纬度可判断出该地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形以高原为主,海拔高、热量条件相对较差(气温较高的天数少),应该种植生长期较短、对热量条件要求较低的早熟棉花品种,因此A项正确。

8.该地引种彩色棉、有机棉,主要是为了( ) A.降低运输成本 B.改善生态环境 C.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D.增强市场竞争力 答案 D

解析 市场上对新品种(彩色棉和有机棉)需求量大,是该地引种的主要原因。 读某流域地形示意图,完成9~11题。

高考 文科

9.与甲地相比,制约乙地农业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地形 B.降水 C.热量 D.水源 答案 A

解析 读图可知,甲地地势平坦,乙地地势起伏较大,地形成为制约乙地农业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

10.乙地农业发展中产生的生态问题及其防治措施对应正确的是( ) A.土壤侵蚀——施用有机肥

B.生物多样性锐减——扩大自然保护区 C.森林破坏——禁止采伐林木 D.土壤盐碱化——种植耐盐作物 答案 B

解析 乙地位于秦岭南坡,农业发展中产生的生态问题主要有土壤侵蚀、森林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等,可采取制定合理的伐育政策、扩大自然保护区、封山育林、改变山区经济结构等措施应对。

11.关于甲地农业发展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面向国际大宗农产品市场,强化商品粮生产 B.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条 C.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集约化草食性畜牧业

D.推进农业向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建设绿色食品基地 答案 B

2020高中地理必修3测评:A卷第四章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02091uhwn0a0pl1szsm0n19a8hrgx00gxr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