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卫生事业管理学教案(郭岩)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19 5:25:2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一讲 绪论

一、授课章节:

第一章 绪论 二、授课时间:

2课时

三、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管理学的原理、概念、基本原理、特点与职能;掌握影响卫生事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熟悉卫生事业管理的概念及内容;熟悉卫生事业管理的研究方法。 四、要点:

掌握管理学的原理、概念、基本原理、特点与职能;掌握影响卫生事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熟悉卫生事业管理的概念及内容;熟悉卫生事业管理的研究方法。 五、教学方法及授课安排:

结合实际,讲解卫生事业管理概念、性质、特点及内容、发展及我国在卫生事业管理领域成就

六、思考题:

1、运用管理学的系统原理,阐述影响卫生事业发展的因素。

2、为什么我国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 3、市场经济给我国的卫生事业带来的影响。

4、结合公共政策的基本理论,谈谈我国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的功能。 5、简述卫生事业的特点及影响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七、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节 管理学基本理论 一、概念

1、管理:创造并保持一种环境,使组织(群体)中成员能够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潜能,为实现组织(群体)的崇高目标而奋斗的过程。它有着自然和社会属性。 科学管理---泰罗、法约尔。

现代管理:应用运筹学、系统理论、统计学等原理和方法,结合行为科学的应用,把组织看成是由人和物质组成的完整系统而的进行的综合性管理。 2、管理学

是专门研究管理活动及其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是一门边缘学科,是一门系统的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二、管理职能

1、计划工作 (planning)

对未来的生产、技术、经济、服务等方面工作的统筹设计。起着连接现在和未来的桥梁作用。最基本的职能。 2、组织工作 (organizing) 为了实现既定目标,按一定的规则和程序而设置的多层次岗位及具有相应人员隶属关系的权责角色结构。

3、人员配备 (staffing)

是对各种人员进行恰当而有效的选择、任用、培训和考评的过程。 4、指导与领导工作 (directing) 是对组织内每个成员(个体)和全体成员(群体)的行为进行引导和施加影响的活动过程。涉及激励和领导方法。

5、控制工作论 (controlling)

是指为了确保组织的目标以及为此而拟定的计划得以实现,各级主管人员根据实现确定的标准,对下级的工作进行衡量、测量和评价、纠正。 三、管理学的基本原理 1、系统原理

(1)系统的整体性:整体的最优化。 (2)系统的动态性。

(3)系统的开放性。 (4)系统的适应性 2、整分合原理

(1)整体把握:整体的观点看待事物。 (2)组织综合

(3)科学分解:分工。 3、反馈原理:起控制作用。 4、开放原理

5、弹性原理:留有余地 (1)局部弹性:可调节性。 (2)整体弹性:适应能力。 6、能级原理

7、主观能动原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8、动力原理:管理动力。 9、竞争原理 10、效益原理

第二节 卫生事业管理概述 一、概念

1、事业:是人们所从事的具有一定的目标、规模和系统的,对社会发展有影响的经常性活动。

2、卫生事业:为人民健康服务或与人民健康有密切关系的组织和措施。 我国的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

3、卫生事业管理:是研究卫生事业发展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为人民健康服务的一门应用科学。 二、卫生事业的特点

1、是增进居民健康、预防、提高民族质量的服务性行业。 2、服务对象是整个人群。

3、卫生政策体现了社会和政府的责任。 三、影响卫生事业发展的因素 1、社会制度 2、经济基础 3、管理水平

4、文化背景:人力资源、健康教育、卫生保健可接性。 5、人口状况 6、科技发展水平 7、生态环境

第三节 卫生事业管理的内容 一、管理的目的

在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争取资源成本最小化,或者说是为社会创造财富。 二、卫生事业管理的目的 三、卫生事业管理的内容 1、卫生政策

是国家和社会为保障国民的健康而制定的一系列方针、措施和法律等。 2、卫生组织

3、卫生计划与评价 4、卫生资源

是指提供各种卫生服务所使用的投入要素的总和。 5、卫生服务体系

是由各类不同的卫生服务机构构成,是提供各种卫生服务的资源基础和前提条件。

第四节 卫生事业管理常用的研究方法

一、实态性调查研究 二、实验研究 三、分析研究 四、理论研究

第五节 卫生管理的相关学科 一、管理学 二、组织行为学

是研究在组织中以及组织与环境相互作用中,人们从事工作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反应规律性的科学。 三、社会学

是从社会整体功能出发,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 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社会科学。 四、卫生统计学

是如何从不确定性中做出明智决定的一门技术。 五、卫生经济学

应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研究卫生领域中的经济现象和经济活动,揭示经济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中的规律。 六、卫生法学

是研究卫生法律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一个新的部门法学。

第二讲 卫生方针政策

一、授课章节:

第二章 卫生方针政策 二、授课时间:

2课时

三、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政策的基本概念;掌握中国的卫生方针政策。熟悉我国卫生改革的有关政策。了解我国卫生政策的改革与发展。 四、要点:

掌握政策的基本概念;掌握中国的卫生方针政策。熟悉我国卫生改革的有关政策。 五、教学方法及授课安排:

结合实际,具体讲解中国几个卫生方针政策的特点及运行情况。 六、思考题:

1、叙述公共政策的定义、主体和客体。 2、谈谈新时期的卫生工作方针。

3、谈谈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政策的特点。

4、叙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特点及其有哪些经验和不足。 5、简述营利与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税收政策。 七、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节 公共政策分析 一、概念

1、管理职能为中心的界定

公共政策是政府从自身利益和公众利益出发进行的具体管理。 2、活动过程的界定

公共政策是政府动用大量资源、通过相关的规定、措施来实施政策的活动过程。 3、行为准则的界定

公共政策是引导个人和团体行为的准则。

二、研究对象

1、公共政策主体 (subject)

指在整个公共政策的周期中进行能动活动的组织和人员。 2、公共政策客体 (object)

指公共政策的作用对象及其影响范围。 3、公共政策的目标 (goal) 4、公共政策资源 (resource)

是公共政策运行中可以获得并加以利用的各种支持和条件。 5、公共政策的形式 (form) 三、特征

1、政治性:公共利益的集中表现。 2、价值选择性 3、层次性 4、阶段性

5、功能多样性:具有导向、控制、分配的功能。 6、合法性:公众的认可程度和可接受性。 7、权威性 8、普遍性 9、稳定性 四、主要功能

1、指导功能:能够规范和指导人们的行为。

2、协调功能:公众行为社会发展具有调节、调适功能。 3、控制功能

4、分配功能:社会公共资源正确有效地分配。 五、类型

1、元政策:指导人们制定、执行、评估、分析政策。 2、总政策:总路线或基本路线。

3、基本政策:政府设计各个部门的政策。 4、具体政策:是基本政策的具体化。

第二节 中国卫生基本政策 一、卫生工作方针的沿革与发展 1、新中国的卫生工作方针 2、卫生方针的发展与变化 二、新时期的卫生工作方针

1、以农村为重点:农村卫生保健、健全卫生服务网络。 2、预防为主:是卫生工作地投入、高效益的路子。 3、中西医结合。

4、依靠科技和教育:办好医学教育、加强职业道德。 5、动员全社会参与:加强健康教育。 6、为人民健康服务。

第三节 中国卫生的具体政策 一、健康保障制度 是指一个国家筹集、分配和使用卫生保健费用,为居民提供卫生服务的一种综合性措施和制度。

搜索更多关于: 卫生事业管理学教案(郭岩) 的文档
卫生事业管理学教案(郭岩).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032o7sp8b9vfqx3dfnr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