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中学2018届高二上期12月月考试题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5题,共3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S—32 O—16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内环境的渗透压下降会刺激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
B.内环境是一个主要由H-2-
2PO4/HPO4构成的缓冲体系 C.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
D.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地调节各器官和系统的活动
2、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肺炎双球菌转化的实质是发生了染色体变异
B.单倍体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得到的植株不一定是纯合的二倍体
C.对六倍体普通小麦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长成的植株中的细胞中含三个染色体组,是三倍体 D.同卵双生兄弟间的性状表现差异是基因重组导致的
3、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几种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胸腺在免疫中的作用是先分化出造血干细胞,进而分化出T细胞;
②过敏反应是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 ③浆细胞产生的抗体能对任何病毒起免疫作用;
④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浆细胞均能识别抗原; ⑤一种抗原只能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T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 ⑥自身免疫病和艾滋病都是机体免疫功能不强或缺陷造成的. A.②⑥ B.②⑤ C.③⑤ D.①④
4、科学研究表明,脱落酸在高温条件下容易降解。在自然界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小麦、玉米在即将成熟 时,如果经历一段时间的干热之后又遇大雨天气,种子容易在穗上发芽,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脱落酸能够促进小麦、玉米种子的发芽
B.脱落酸在果实成熟中促进细胞分裂和果实脱落
C.正常情况下种子不会在穗上发芽的原因是脱落酸的分泌抑制了种子的萌发 D.种子发芽是适宜外界条件下脱落酸等激素调节的结果,与基因表达无关 5、下列科学实验研究中的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在调查种群密度时,若田鼠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 则估算出的种群密度比实际低
B.探究促进生根的最适NAA浓度需要做预实验, 其目的是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
C.种群数量的变化可利用数学模型描述、解释和预测
D.土壤中某种小动物个体总数下降则该地物种丰富度随之下降 6、动物被运输过程中,体内皮质醇激素的变化能调节其对刺激的适应 能力,如图为皮质醇分泌的调节示
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运输刺激使下丘脑分泌激素增加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B.图中M促进皮质醇分泌的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C.皮质醇作用的靶细胞还包括下丘脑细胞和垂体细胞 D.动物被运输过程中,体内皮质醇含量先升高后逐渐恢复
7、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 ) 选项 现象或事实 解释或结论 A 用热的烧碱溶液洗去油污 Na2CO3可直接与油污反应 B 明矾可用于净水 水解产生的胶体可杀菌消毒 C 溶解度小的沉淀易向溶解度更小的沉淀ZnS沉淀中滴加CuSO4溶液可以得到转化 CuS沉淀 D 除去水垢中的CaSO4,先加入碳酸钠溶液,再加入稀硫酸 CaCO3可溶于稀硫酸 8、用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2L 0.5mol/L的硫酸钾溶液中阴离子所带电荷数为2NA
B、2L 0.5mol/L的NaCO2—
23溶液中,CO3的数目为 NA
C、1L 0.5mol/L的CH+
3COOH溶液中含有的H数目为 NA
D、2L 0.1mol/L的NH+
4Cl溶液中 NH4和NH3? H2O的数目之和为 0.2NA 9、 某反应过程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改变催化剂,可改变该反应的活化能 B、该反应为放热反应,热效应等于 E1-E2 C、反应过程 b无催化剂参与
D、有催化剂条件下,反应的活化能等于 E1+E2
10、一定温度下,下列溶液的粒子关系式正确的是 ( )
A、PH=5 的H+—10—5
2S溶液中,C(H) = C(HS) = 1×mol/L
B、PH=8的氨水溶液,稀释后,n(H+)与n(OH—
)的乘积变大
C、PH=1的NaHSO+2——
4溶液中:C(H) = 2C(SO4) + C(OH)
D、PH=8的NaHCO(Na+)>c(HCO—2—-+
3溶液中:c3)>c(CO3)>c(OH) > c(H) 11、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向0.1mol/L的CH3COOH溶液中加少量水,溶液中
C(H?)C减小
(CH3COOH)、将CHC(CHCOO— B3COONa溶液从20℃升温至30℃,溶液中
3)C
(CH3COOH)?C增大(OH—)C C、向盐酸中加入氨水至中性,溶液中
(NH4?)C?1
(Cl—) D、向AgCl、AgBr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AgNOCl—)3,溶液中
C(C?1
(Br—)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25℃时 Cu(OH)2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其在Cu(NO3)2溶液中的溶解度
1
B、常温下,NaClO溶液显碱性的原因:ClO—+ H—
2O = HClO + OH
C、2NO(g) + 2CO(g) = N2(g) + 2CO2(g),在常温下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 >0
D、25℃时向水中加入少量NaOH后,由水电离出的c(H+)?c(OH—
)不变 13、一定温度下,在三个体积均为 1.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2CH3OH(g) ? CH3OCH3(g) + H2O(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容器 温度(℃) 起始物质的量(mol) 平衡物质的量(mol) 编号 CH3OH(g) CH3OCH3(g) H2O(g) I 387 0.20 0.080 0.080 II 387 0.40
III 207 0.20 0.090 0.090
A、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B、达到平衡时,容器I中的CH3OH体积分数比容器II中的小 C、容器I中反应到达平衡所需时间比容器III的长
D、若起始时向容器I中充入0.15mol 的CH3OH、0.15mol 的CH3OCH3和0.10mol 的H2O, 则反应将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 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 分。
14、当电阻两端加上某一稳定电压时,通过该电阻的电荷量为0.3 C,消耗的电能为0.9 J.为在相同时间
内使0.6 C的电荷量通过该电阻,在其两端需加的电压和消耗的电能分别是 ( )
A.3 V,1.8 J B.3 V,3.6 J C.6 V,1.8 J D.6 V,3.6 J 15、如图所示,一直流电动机与阻值R=9 Ω的电阻串联在电源上,电源电动势E=30 V,内阻r=1 Ω, 用理想电压表测出电动机两端电压U=10 V,已知电动机线圈的电阻RM=1 Ω,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 是 ( )
A.通过电动机的电流为10 A
B.电动机的输入功率为20 W C.电动机的热功率为4 W D.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16 W
16、如图所示,虚线a、b、c代表电场中一簇等势线,相邻等势线之间的电势差相等,实线为一带正电 质点(重力不计)仅在电场力作用下通过该区域时的运动轨迹,质点先后通过这条轨迹上的P、Q两点, 对同一带电质点,据此可知 ( )
A.三个等势线中,a的电势最高
B.带电质点通过P点时的动能比通过Q点时大 C.带电质点通过P点时的电场力比通过Q点时小 D.带电质点在P点具有的电势能比在Q点具有的电势能大
17、薄铝板将同一匀强磁场分成Ⅰ、Ⅱ两个区域,高速带电粒子可穿过铝板一次,在两个区域内运动的 轨迹如图所示,半径R1>R2.假定穿过铝板前后粒子的电荷量保持不变,则该粒子 ( )
A.带正电
B.从Ⅱ区域穿过铝板运动到Ⅰ区域 C.在Ⅰ、Ⅱ区域的运动速度大小相同 D.在Ⅰ、Ⅱ区域的运动时间相同
18、如图所示,带异种电荷的粒子a、b以相同的动能同时从O点射入宽度为d 的有界匀强磁场,两粒子的入射方向与磁场边界的夹角分别为30°和60°,且 同时到达P点.a、b两粒子的质量之比为 ( )
A.1∶2 B.2∶1 C.3∶4 D.4∶3
19、如图所示为电磁轨道炮的工作原理图.待发射弹体与轨道保持良好接触,并可在两平行轨道之间无 摩擦滑动.电流从一条轨道流入,通过弹体后从另一条轨道流回.轨道电流可形成在弹体处垂直于 轨道平面的磁场(可视为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与电流I成正比.通电的弹体在安培力的作用
下离开轨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弹体向右高速射出
B.I为原来的2倍,弹体射出的速度为原来的4倍 C.弹体的质量为原来的2倍,射出的速度也为原来的2倍 D.轨道长度L为原来的4倍,弹体射出的速度为原来的2倍
20、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容器C的上极板带正电.为了使该极板仍带正电且电量增大,下列办法中 可采用的是 ( )
A.增大R1,其他电阻不变
B.增大R2,其他电阻不变 C.增大R3,其他电阻不变 D.增大R4,其他电阻不变
21、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与某一电源相连,它的极板长L=0.4 m,两极板间距离
d=4×10-3
m,有一束由相同带电微粒组成的粒子流以相同的速度v0从两极板中央平行极板射入, 开关S闭合前,两极板间不带电,由于重力作用,微粒能落到下极板的正中央.已知微粒质量
m=4×10-5 kg、电荷量q=+1×10-8 C,g=10 m/s2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微粒的入射速度v0=10 m/s
B.电源电压为180 V时,微粒可能从平行板电容器的右边射出电场 C.电源电压为100 V时,微粒可能从平行板电容器的右边射出电场 D.电容器上板接电源正极时微粒有可能从平行板电容器的右边射出电场
第Ⅱ卷
三、非选择题: 22、(6分)如图所示的天平可用来测定磁感应强度.天平的右臂下面挂有一个矩 形线圈,宽为L,共N匝.线圈的下部悬在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当
线圈中通有电流I(方向如图)时,在天平左、右两边加上质量各为m1、m2
的砝码,天平平衡.当电流反向(大小不变)时,右边再加上质量为m的砝
2
码后,天平重新平衡.由此可知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垂直纸面向________(填 “里”或“外”),大小为____________ (重力加速度为g,用题目中所给出
的物理量表示).
23、(9分)某科技创新小组在小制作中需要1.00 Ω的定值电阻。由于实验室没有合适的电阻,他们打算 用一段导线代替,他们在实验室找到了两圈长度均为100.00 m的粗细均匀的导线圈a、b,他们用螺
旋测微器测出b线圈导线的直径和用多用电表“×100”档粗测b线圈的总电阻示数如图甲、乙所示。
(1)导线b的直径d =_________mm;由多用电表得线圈b的总电阻Rb约为_________Ω。 (2)接着测出线圈a、b的U—I图像如图丙所示,实验室提供如下器材可选:
A.电流表A1(600 mA,1.0 Ω ); B.电流表A2(40 mA,10.0 Ω);
C.电压表V1(3 V,6 kΩ); D.电压表V2(50 V,20 kΩ);
E.滑动变阻器R1(100 Ω,1.0 A); F.滑动变阻器R2(10 Ω,2.0 A);
G.直流电源E(50
V,0. 05
Ω); H.开关S一个,带夹子的导线若干。
以上器材中,要求实验测b线圈的伏安特性曲线,且在实验时需测出多组有关数据和尽可能高的测量精度,请选用合理的器材后在虚线框中画出实验的电路图。(必须用题中符号标注器材) (3)最后,他们决定用线圈a的一段导线来替代1.00
Ω的电阻,他们应将长度L=__________m的导
线接入电路。
24、(12分)如图所示,两平行金属导轨间的距离L=0.4 m,金属导轨所在平面与水平面夹角θ=37°, 在导轨所在平面内,分布着磁感应强度B=0.5 T、方向垂直于导轨所在平面斜向上的匀强磁场.金 属导轨的一端接有电动势E=4.5 V、内阻r=0.5 Ω的直流电源.现把一个质量为m=0.04 kg的导体
棒ab放在金属导轨上,导体棒恰好静止.导体棒与金属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导体棒与金属导轨接
触的两点间的电阻R2.5 Ω,金属导轨电阻不计, g取10 m/s2
0=.已知sin 37°=0.6,cos 37°=0.8, 求:
(1)通过导体棒的电流;
(2)导体棒受到的安培力大小; (3)导体棒受到的摩擦力. 25、(16分)在如图所示宽度范围内,用场强为E的匀强电场可使初速度为v0的某种正粒子偏转θ角.在 同样宽度范围内,若改用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图中未画出),使该粒子穿过该区域,并使
偏转角也为θ(不计粒子的重力),问:
(1)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是多大?
(2)粒子穿过电场和磁场的时间之比是多大? 26、(19分)如图所示的竖直平面内有范围足够大、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在虚线的左侧有垂直纸面向里 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一绝缘弯杆由两段直杆和一半径为R的半圆环组成,固定在纸 面所在的竖直平面内.PQ、MN水平且足够长,半圆环MAP在磁场边界左侧,P、M点在磁场边界 线上,NMAP段是光滑的.现有一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小环套在MN杆上,它所受电场力 为重力的3/4.现在M右侧D点由静止释放小环,小环刚好能到达P点.重力加速度为g.
(1)求DM间的距离x0 .
(2)求上述过程中小环第一次通过与O点等高的A点时弯杆对小环作用力的大小. (3)若小环与PQ间动摩擦因数为μ (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现将小环移至M点右 侧4R处由静止开始释放,求小环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3
27、(12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泡沫灭火器的灭火原理的离子方程式
(2)已知25℃,101 kPa时:
S(s)+O2(g)==SO2(g) ?H=-296.8 kJ/mol
2Cu(s)+O2(g)==2CuO(s) ?H=-314.6 kJ/mol
Cu(s)+S(s)==CuS(s) ?H=-53.1 kJ/mol 写出CuS(s)与O2(g)反应生成CuO(s)和SO2(g)的热化学方程式
。 (3)已知常温下AI(OH)-333+3+
3的Ksp=l.0×10,若溶液中c(Al)为1.0 mol/L,请计算Al开始沉淀的 pH= 。常温下,浓度均为0.01mol/L的CH3COOH和CH3COONa的混合液中,PH = a, 则醋酸的电离常数约为Ka = 。 (4)在常温下,向V L pH=12的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浓度的NaHSO4稀溶液,当溶液中的 Ba2+
恰好沉淀完全时,溶液pH=11。则Ba(OH)2溶液与NaHSO4溶液的体积比为 ,
NaHS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
28、(16分)研究氮氧化物与悬浮在大气中海盐粒子的相互作用时,涉及如下反应:
2NO2(g) + NaCl(s) ? NaNO3(s) + ClNO(g)
K1 △H1 <0 ( I)
2NO (g) + Cl2(g) ? 2 ClNO(g) K2 △H2 <0 ( II)
(1)4NO2(g) +2 NaCl(s) ? 2NaNO3(s) + 2NO(g) +Cl2(g) K3 △H3 K3 = (用K1、K2表示)(K1、K2、K3均为平衡常数)
(2)为研究不同条件对反应(II)的影响,在恒温条件下,向2L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 0.2mol的
NO
和0.1mol的 Cl—3
2,10min时反应(II)达到平衡。测得10min内 V(ClNO)= 7.5×10mol/
(L?min),
则平衡后 n(Cl2)= mol,NO的转化率a1= 。 其他条件不变,反应(II)在恒压条件下进行,平衡时NO的转化率a2 a1(填“>”、“<”
或“=”), 平衡常数K2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若要使K2减小,可采取
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可用NaOH溶液吸收NO2,反应为 2NO2 + 2 NaOH = NaNO3 + NaNO2 + H2O。含0.2mol NaOH 的水溶液与 0.2mol NO2恰好完全反应得 1L溶液A,溶液B 为 0.1mol/L的CH3COONa溶液,
则两溶液中 c(NO—
—
3)、c(NO2)、和c(CH—
3COO)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 HNO—4
,CH—5
2的电离常数为 Ka= 7.1×10mol/L3COOH的电离常数为Ka= 1.7×10mol/L )
可使溶液A和溶液B的PH相等的方法是
A、向溶液A中加适量水 B、向溶液A中加适量NaOH
C、向溶液B中加适量水 D、向溶液B中加适量NaOH
29、(16分)国家标准(GB27602011)规定葡萄酒中SO-1
2最大使用量为0.25 g·L。某兴趣小组用题图1
装置(夹持装置略)收集某葡萄酒中SO2,并对含量进行测定。
(1)图2中①的仪器名称 。 (2)B中加入300.00 mL葡萄酒和适量盐酸,
加热使SO2全部逸出并与C中H2O2完全反应, 其化学方程式为 。 (3)除去C中过量的H-1
2O2,然后用0.090 0 mol·L
的NaOH标准溶液进行滴定,滴定前排气泡时,
应选择图2中的________;若滴定终点时溶液的 pH=8.8,则选择的指示剂为________;
滴定的终点现象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