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四年级开学第一课作文400字【三篇】
【篇一】
今年央视一套播出的《开学第一课》相比往年更加吸引人,因为除了对学生起到教育引导的作用,更大的意义是突出了70年以来的巨变。这是让我们思考的一课,给了我们心灵的启迪,也是让我们感受浓浓爱国情的一课,让我们知道作为青少年,该如何去爱国,如何回报社会。
今年9月1号播出的《开学第一课》仍然对中中小学生起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让我最难忘的一幕是每个上台嘉宾本身故事的述说,对于生活的不屈不挠,对于梦想的永不放弃。他们让我明白了没有任何人的成功可以随手可得,每一个闪耀光辉的背后都是无数的汗水和泪水。正如“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所言,他们光线靓丽的背后,也隐藏着无数难以开口的苦衷。
我的思路不自觉回到了上个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公布的时候,那时候的自己由于上数学课不认真,没有及时做好复习工作,导致最后不及格的分数。当时知道这一消息,眼泪马上就飚出来了,不知道该怎么办,对于自己的学习也是史无前例的迷茫无措。眼睛盯着荧幕上他们为了成功所付出的每一个画面,都是如此直击人心,相对于那些苦难,想想自己遇到的真的只是微不足道的小问习题,我有什么理由不振作起来呢?
爱国是我们每个人终身的主习题,一个人假如连基本的爱国之心
1 / 4
都没了,那么他即便获得再多的荣誉及金钱,也不足以让人尊敬,只会让人辱骂。《开学第一课》节目中爱国这个主习题在今年来说,意义尤其重大,因为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这是所有中国人值得骄傲和骄傲的事儿!
以上就是我对开学第一课的所思所悟,你们是否从实验中学到了更多深刻的道理呢? 【篇二】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铸成我们新的长城……”每一个清晨,当鲜艳的五星红旗迎着朝阳,伴着这雄壮的歌声冉冉升起的时候,我的内心是激动的、兴奋的、骄傲的……而此刻,在我眼前,渐渐浮现出一部历史,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一部新中国扬帆起航、阔步向前的灿烂史……
忆往昔,无数的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多少中华儿女用青春和生命铸就了新中国的灿烂。从辛亥革命到秋收起义,从井冈山会师到二万五千里长征,从三大战役到新中国成立,我们不应忘记,是谁用血肉之躯把多难民族救出地狱;我们不应忘记,是谁用赤子之心抹去母亲辛酸的泪水;我们更不应忘记,是谁以铮铮铁骨耿耿正气换来欢欣的胜利!中国的历史,是一部辛酸的血泪史:从1840年战争开始的那近一百年的惨痛经历,被冠以“东亚病夫”的沉痛耻辱,中国人民顶着无数的压力,奋起对抗,向世人展示了中国的百折不回:抗日战争、抗美援朝、百团大战、平型关大捷…..
2 / 4
中国这头沉睡的雄狮终于清醒过来,发出振憾人心的怒吼…….1949年10月1日,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天安广场上徐徐升起,那位东方的伟人,骄傲地站在*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同时也在向世人宣告:中华民族站起来了! 【篇三】
着清脆的集合钟声,同学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在操场上集合。少先队辅导员吴教师用洪亮的声音庄严地宣布:“升国旗,奏国歌,敬礼!”这时,几十只小手五指并拢,“唰”地一下举过头顶。此刻,校园里一片肃静,几十名师生怀着无限崇敬的心情,目光一齐投向那面五星红旗。啊,五星红旗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徐徐地升起来了! 我看着这光彩夺目的五星红旗,心潮澎湃,思绪万千。我从电视中看到的一个个熟悉的故事,登时化作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我泪水模糊的眼前擦过: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勇敢的红军战士在红旗指引下,冒着枪林弹雨,强渡惊涛骇浪的大渡河;忍着饥饿和严寒,翻越白皑皑的雪山;克制了重重困难,困难地走过茫茫的草地……。更使我激动的是: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盛典,敬爱的毛泽东主席在宏伟的*城楼上,亲自升起了新中国的第一面五星红旗;我又仿佛看见,1997年7月1日零时五星红旗在香港徐徐升起;12月20日零时在澳门冉冉升起。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特别是在20XX年我国是有喜有忧的一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不幸降临到中华大地上,四川汶川发生
3 /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