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初一历史复习检测 ppt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3 13:21:4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初一历史(上)复习检测 姓名:

一、填空(25分)

1、南朝的( )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最突出的是在数学领域求得比较精确的圆周率,算到小数点第7位数字,领先世界近一千年。 北朝的( )是我国著名的农学家,他写了《 》一书,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占有重要地位。 北魏的( )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地理学家,他写的《水经注》,是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专著。

2、佛教是当今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起源于( ),西汉末年经丝绸之路传入我国中原地区,东汉明帝时推广。 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 ),在东汉民间兴起。 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作品是《 》,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秦汉时雕塑艺术成就突出,其中号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是( ),展现了“秦王扫六合”的威武雄姿。

3、 曹丕死后,司马懿控制魏国,蜀汉最先被魏所灭。266年,司马炎建立晋朝,定都( ),史称“西晋”。316年,匈奴灭亡了西晋。 317年,( )重建晋朝,都城在( ),史称“东晋”。 4世纪后期,( )人建立了前秦政权,前秦王( )重用汉人王猛为相,统一了黄河流域,383年前秦、东晋进行( ),这是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

4、东晋的( ),集书法之大成,他的书法被誉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艺术,代表作《 》,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他被后人称为“书圣”。 东晋的顾恺之是著名画家,擅长人物画,代表作有《 》、《 》。 为宣传佛教,北朝统治者开凿石窟,其中最著名的是山西大同的( )和河南洛阳的( )。

5、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出土于( ),这是西汉早期用麻做的纸;表明造纸术已发明,欧洲用纸书写,是12世纪以后的事了。东汉宦官( )改进了造纸术,提高了纸的产量和质量。 华佗制成了全身麻醉药剂“ ”,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还模仿五种禽兽编了一套医学体操叫“ ”。 张仲景写成了《 》,后世尊称他为“ 医圣”。 二、选择(28分)

1、西汉初年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汉武帝时期对匈奴采取攻势,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汉武帝态度比汉初皇帝强硬 B、汉武帝时,“和亲”政策不起作用

C、汉武帝时国力强盛 D、汉武帝时匈奴势力衰弱

2、\边城晏闭, 牛马布野, 三世亡(无)犬吠之警, 黎庶无干戈之役\描述的是哪一事件之后汉匈之间的关系( ) A.冒顿统一蒙古草原 B.汉朝宫女王昭君出塞 c.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 3、曹操在统一北方的过程中,决定性的战役是 ( ) A牧野之战 B、长平之战 C、巨鹿之战 D、官渡之战

4、我国古代时间最长、规摸最大的一次人口流动高峰始于 ( ) A、秦朝时期 B、西汉初期 C、东汉末年 D、西晋末年

5、成语“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出自于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它是 ( )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淝水之战 D、涿鹿之战

6、要想了解我国古代江河流经地区的山川、城镇、物产、矿藏、风俗等情况,需要读哪部著作 ? ( ) A、《九章算术》 B、《水经注》 C、《伤寒杂病论》 D、《论语》 7、汉武帝和汉明帝的相同历史功绩是( )

A、反击匈奴 B.治理黄河 c.提倡节俭 D.弘扬佛法

8、下列几位科学家,对人类文化传播贡献最大的是 ( )

A、蔡伦 B、华佗 C、扁鹊 D、张仲景

9、少林寺、千手观音、普渡众生等与哪种宗教有关 ( ) A、道教 B、明教 C、魔教 D、佛教 10、有这样的一组提示:成书于东汉时期一一总结了春秋战国到两汉时期的数学成就 ----涉及现代初等数学中的算术、代数和几何的大部分内容一一其中的某些内容在当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依据提示,这部著作应是( ) A. 《九章算术》 B. 《缀术》 c. 《石氏星经》 D. 《算经》 11、佛教和道教在传播过程中受到统治阶级的提倡和利用,其共同的原因是( )

A. 都主张修身养性以求得道成仙 B. 都认为忍受苦难能够进入不生不灭的境界 c. 其宣传的内容都有麻醉人民的思想 D. 都宣扬放弃欲望就可以摆脱生死轮回 12、魏晋南北朝时期最高的艺术成就是 ( ) A、石窟艺术 B、书法艺术 C、绘画艺术 D、佛教艺术

13、下列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 A、曹操—许攸 B、袁绍—黄盖 C、刘备—诸葛亮 D、孙权—周瑜

14、三国鼎立局面完全形成是在 ( ) A、200年 B、208年 C、220年 D、222年

15、如果你生活在东汉末年的黄河中下游一带, 想投靠当地实力最强的封建军阀, 应投奔( ) A.刘备或孙权 B. 曹操或孙权 C. 曹操或刘备 D. 袁绍或曹操

16、诸葛亮以聪明才智著称于世,下列成语典故与他无关的是 ( ) A、草船借箭 B、桃园结义 C、火烧赤壁 D、七擒孟获

17、导致西晋迅速衰落的直接原因是 ( ) A、经济萧条 B、社会上层腐败 C、八王之乱 D、少数民族的反抗

18、月球上有一座环形山,大阳系中有颗小行星,都是以我国古代同一个科学家的名字命名,他是 ( ) A、张衡 B、祖冲之 C、张仲景 D、司马迁

19、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集中国特有的汉字、篆刻和书法于一体,以

印章的形式设计,传达出深刻而厚重的中国文化底蕴。那么,书法在我国成为一种艺术是在 ( ) A、秦朝末年 B、西汉末年 C、东汉末年 D、西晋末年 20、东汉末年,北方和西方的少数民族不断内迁,他们是 ( ) (1)匈奴 (2)鲜卑 (3)蒙古 (4)满族 (5)羯 (6)越族 (7)氐 (8)羌

A、(1)(2)(3)(5)(8) B、(1)(2)(5)(7)(8) C、(1)(2)(5)(6)(8) D、(1)(2)(3)(4)(5) 21、下列对三国鼎立时期的评价最恰当的是( )

A. 包含着统一趋势, 实现了局部统一 B. 分裂状态阻碍了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 c. 军阀混战使社会生产遭到破坏 D. 东汉统一局面结束, 国家处于长期分裂状态 22、淝水之战前秦失败的重要原因是( )

A. 秦军战斗力弱 B. 秦军战线太长 c. 秦统治不得人心 D、秦军用人不当 23、自东汉末年开始,伴随着北方人大批南迁出现的现象是( )

A. 封建国家陷入分裂状态 B. 江南经济得到开发, 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c. 南北方之间民族矛盾尖锐 24、班上有位同学姓元, 他说他爷爷告诉他, 他们的祖先本来不姓元, 他们是一个古老少数民族的后裔,是后来改姓元。这个同学的祖先很可能是( )

A. 女真族 B. 匈奴族 C. 鲜卑族 D. 羌族 25、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民族大融合的基本原因是( )

A. 少数民族和汉族的杂居相处、互相往来 B. 北魏孝文帝的措施 c. 少数民族仰慕汉族的先进文化 D. 安定的政治局面 26、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中哪一条有利于其直接控制黄河流域( )

A. 实行汉化政策 B. 采用汉族统治阶级的封建统治政策 c. 迁都洛阳 D. 颁布均田制 27、某电视剧摄制组布置一个三国初期曹植的书房场景, 其道具有四样, 根据你学过的历史知识判断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

①书桌上有毛笔、纸张 ②书桌上有一叠印制的书籍 ③墙上挂有临摹的《洛神赋图》 ④书桌上放有一盘葡萄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28、在英国留学的王丽去参观伦敦博物馆, 意外地发现了一张中国人物画, 画上塑造了许多宫廷中美丽娴雅的形象, 栩栩如生, 这幅作品的作者可能是( )

A. 王羲之 B. 顾恺之 c. 祖冲之 D. 贾思勰 三、根据图,说出事物、事件名称(6分)

四、识图题(21分)

乙图(7分)

1、 在图中A、B、C处注明三国名称。

2、三个黑圆圈处注明三国都城名称。

3、图中夷洲是现在的( )。

丙图 (11分)

(1)在天下的千万条道路中\丝绸之路\以影响深远广泛、名字优美动听而闻名于世。作为重要的商业通道,\丝绸之路\是联系中外的纽带, 沟通东方和西方的桥梁。填出图中字母表示的名称:

A 、(城市) : , B、(地名) : , C、 (关隘) : D 、(政权): , E、(政权) :

(2)谁为开通“丝绸之路”立下汗马功劳?当时在位的皇帝是谁?2分

(3) 丝绸之路的开辟对汉代社会有何影响?2分

(4)“西域都护”的设置有什么历史意义?2分

五、材料解析题(19分)

1、南朝官员陈庆之出使北魏,目睹了洛阳的风貌,感慨地说:以前以为大江以北都是落后的“异族”风气,现在才知道中原地区礼仪兴盛,人才济济,难以言传。请回答: (1)北魏社会的这种变化与哪位皇帝有关?(1分)

(2)他为摆脱“落后的异族风气”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些措施有何作用?(4分)

(3)在中国古代史上,你知道有什么变法?(1分)

2、西汉时,(江南)地广人稀,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看从山泽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没有非常富有的人。 南朝时,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棉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宋书》请回答:(6分)

(1)上述材料说明江南地区从西汉到南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分)

(2)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3分)

(3)江南地区的开发有什么作用?(2分)

3、材料一 昭君自有千秋在, 胡汉和亲识见高。一一董必武《谒昭君墓》

材料二 \汉武雄图载史篇, 长城万里遍峰烟。何如一曲琵琶好, 鸣镝无声五十年。\翦伯赞 请回答: (7分)

(1) 材料一中的\胡\指谁? 当时他们的首领是谁?(2分)

(2) 材料二前两句指什么时候的什么事件? 后两句指什么时候的什么事件? 作者对后一事件持何种态度? 为什么?(5分)

搜索更多关于: 初一历史复习检测 ppt - 图文 的文档
初一历史复习检测 ppt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0a8z5k0mh3x5if1kn32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