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矿井地质工作的重要性
【摘 要】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矿井地质工作是煤矿技术工作的重要基础,它必须走在煤矿生产和建设等一切方面的前面,因此,加强矿井地质工作,能有效避免多类事故的发生,对促进煤矿安全生产增强矿井防灾抗灾能力,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实例的分析,进一步阐明了矿井地质工作的煤矿安全生产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矿井地质工作;煤矿生产;经济效益;重要作用
1.提高矿井的安全系数
众所周知,采掘工作面前方地质构造情况不明是引起煤矿瓦斯和水害等重大事故的原因之一,也是制约煤矿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对高产高效矿井的影响更大。采区地质条件不清致使工作面无法正常推进、接续失调的事件时有发生,给煤矿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摸清矿井的地质条件,为矿井的设计、建设和生产提供精细可靠的地质资料和数据,以便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减少灾害的发生,是实现煤矿安全高效生产的根本保障,也是实现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国家目标的需要。
2.预防矿井水灾事故的发生
矿井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地面水和地下水通过各种通道涌入矿井,当矿井涌水超过正常排水能力时,就造成矿井水灾。矿井水灾(通常称为透水),是煤矿常见的主要灾害之一。一旦发生透水,不但影响矿井正常生产,而且有时还会造成人员伤亡,淹没矿井和采区,危害十分严重。所以做好矿井防水工作,是保证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其中包括勘探和生产过程中各种水文资料的积累整理、以及综合相关理论对其进行科学分析的一系列过程,使我们对一定区域内的主要含水岩系及其水文特征,主要含水层的含水性随季节、年度及降雨量的变化而递变的规律等客观事实有一个总体的把握,以从宏观上指导我们的设计和生产布局;同时在生产实际中对可能发生事故的区域以及情况不甚明了的老塘、旧巷等采取超前打钻探放水,实行“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施工原则,就能在大局上掌握控制水患的主动权,大大降低发生矿井水灾事故的概率,减小其危害程度。
3.预防瓦斯事故的发生
瓦斯爆炸、煤与瓦斯突出等瓦斯事故是煤矿发生重大恶性事故的表现之一,它具有突发性强、波及范围广、危害程度高等突出特点。抑制和消灭瓦斯事故在煤矿安全工作中起着决定和主导作用。过去,在处理和解决这类问题时,往往把工作着眼点完全放在“一通三防”等侧面,而忽视甚至放弃对矿井地质工作的重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