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人教版2012年中考课外文言文考点专攻(共有24篇)有解析有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3 19:58:1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少习骑,长少而益精。值可汗点兵,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 译文:

木兰是古时候的一位民间女子。从小练习骑马,随着年龄的增长技术不断精深。时值可汗点兵,她的父亲也在名册上,和同村的许多年轻人都在此次出征中。她的父亲因年老多病而不能胜任。木兰便女扮男装,给马在集市配好马鞍,替父亲出征。逆黄河而上,翻越黑山,起码转战了十余年,屡次建立功勋,哈!男子可做的事女子未必不能做,我看到木兰从军之事后便更加相信这个道理了。 文言文主旨 :

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 文言文相似句子是: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注释:

习骑:练习骑射。 军书:征兵的军册。 次——应该。 少习骑——少:少年时 长而益精——益:更加 市鞍马——市:买 数建奇功——数:屡次 易——换 驱驰——奔波 余——我 诸:众,一些 为:做 之:结构助词,的。

未必:未尝。 夫:读二声,发语词,本没有意思可翻译成那,引出后面的议论。

古今异义: 余——古义:我;今义:剩余。 市——古义:集市;今义:城市。 次——古义:应当;今义:次序。 问题:

1、你对木兰从军这一事件是如何评价的?请简要回答。 2、你从木兰从军中得到什么启示?

3、你还能再举出一些中外历史上巾帼英雄的例子吗? 参考答案:

1、自古忠效不能两全,但木兰从军是忠效两全的楷模。

2、男子做到的,女子未必不能,甚至还更好,并且要学习木兰孝顺父母的精神,以及对任何事都要勇敢向前。

3、例如:居里夫人终生追求对于科学的探究,两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奖;刘胡兰面对屠刀无所畏惧;穆桂英、佘老太君等杨家女将;王昭君出塞;秋瑾为了推翻清朝政府而牺牲;英国的撒切尔夫人;……

四、文言文《鲁肃过蒙屯下》 原文:

鲁肃代周瑜,当之陆口,过蒙屯下。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之,君宜顾之。’遂往诣蒙。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肃造次应曰:‘临时施宜。’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虎熊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划五策。肃于是越席就之,拊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翻译:

鲁肃取代周瑜(为水军都督),当陆口驻屯,经过吕蒙所在的屯下。鲁肃(当时)对吕蒙还比较轻视。有人对鲁肃说:?吕将军的功名一天比一天显著,不可以用旧眼光来看待,您应当去拜访他。?(鲁肃)就去拜访吕蒙。酒过三巡,吕蒙问鲁肃:?您受到重任,与蜀汉的关羽为邻对峙,您将用什么办法来防止不测的发生。?鲁肃轻率地回答:?事到临时怎么适宜就怎么办吧。?吕蒙说:?现在长江东西双方(指西蜀和东吴)虽然看上去很和睦,像一家人一样,而关羽实

际上是像熊虎一样有野心的人,怎么能不事先预订好应急方案呢??就这个时机吕蒙为鲁肃筹划了五个应急方案,鲁肃就站起来离开自己的坐席,来到吕蒙身边,拍着吕蒙的背说:?吕子明啊,我不知道您的才能已经达到了这样的高度。?鲁肃就拜望了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交为挚友后分别。 问题: 1、翻译句子。

(1)将何计略,以备不虞。 (2)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 2、鲁肃对吕蒙的态度前后有什么变化? 3、鲁肃为什麽和吕蒙?结友??

4、《孙权劝学》与《鲁肃过蒙屯下》作对比阅读,说说两文的异同点。 参考答案:

1、(1)(你)打算用什么计策来防备意外情况呢? (2)我不知道你的才能和谋略已经达到了这样的高度。 2、原先轻视,吕蒙出了五个计谋后转而尊重和亲近。

3、鲁肃起初对吕蒙不屑一顾,在和吕蒙交谈后,被他的才能和谋略所折服,于是,与他?结友?而别。 4、相同:写出吕蒙变化,鲁肃赞叹。

不同:1。孙权劝学主要记录言语,鲁肃过蒙屯下既有言语,又有动作和心理

2。孙权劝学突出吕蒙变化,《鲁肃过蒙屯下》表现出鲁肃对吕蒙的态度——从轻视到叹服。

五、文言文《任末好学》 原文:

任末年十四时,学无常师,负笈不远险阻。每言:?人而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克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望月,暗则缕麻蒿以自照。观书有合意者,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更以静衣易之。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选自王嘉《拾遗记》 译文:

任末十四岁,学习没有固定的老师,背着书箱不怕路途遥远,危险困阻,常常说人如果不学习,那么凭什么成功呢。有时靠在林木下,编白茅为小草屋,削荆制成笔,刻划树汁作为墨。晚上就在星月下读书,昏暗(的话)就绑麻蒿来自己照亮。看得符合心意,写在他的衣服上,来记住这件事。一同求学的人十分喜欢他的勤学,更用干净的衣服交换他的脏衣服。不是圣人的话不看。快死时告诫说:?人喜欢学习,即使死了也好象活着;不学的人,即便是活着,也是庸碌无能。? 注释:

①任末:字叔本,东汉繁人(今属成都市新都县),少习《齐诗》,学识渊博,游京师,教授十年。 ②笈(jí):书箱。 ③或:有时。

④庵:茅草编制的小屋。 ⑤荆:这里指荆的枝条。

⑥麻蒿(hāo):一种植物,点燃后可照明。 ⑦悦:敬佩。 ⑧易:交换。

⑨诫:告诫。这是他临终时对他弟子说的话。 成语:

行尸走肉【解释】:行尸:可以走动的尸体;走肉:会走动而没有灵魂的躯壳。比喻不动脑筋,不起作用,糊里糊涂过日子的人。

人教版2012年中考课外文言文考点专攻(共有24篇)有解析有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0i642axaq6bod04q6w0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