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15 5:34:5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人类遗传病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21三体综合征是人类21号染色体有三条,属于染色体数目异常遗传病。

【详解】21三体综合征又叫先天愚型,是由于第21号染色体多出一条所致,属于染色体数目异常遗传病,A正确;21三体综合征是第21号染色体的三体现象,常导致智力低下和身体发育缓慢,B正确;形成的直接原因可以是卵原细胞在减数分裂时21号染色体不分离,形成异常卵细胞,也可以是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时21号染色体不分离,形成异常精子,C错误;患者的第21号染色体比正常人多出一条,因此患者的体细胞核型为45+XX或45+XY,D正确;故选C。

15.现有水稻品种包括:①高产、感病; ②低产、抗病;③高产、晚熟等品种。为满足不同地区及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栽培需求,育种专家要培育3类品种:a.高产、抗病;b.高产、早熟;c.高产、抗旱。下述育种方法可行的是

A. 利用①、③品种间杂交筛选获得a B. 对品种③进行染色体加倍处理筛选获得b C. a、b和c的培育均可采用单倍体育种方法 D. 用转基因技术将外源抗旱基因导入③中获得c 【答案】D 【解析】 【分析】

解答本题需考虑所给材料和培育的新品种,品种a(高产、抗病)可以通过①和②杂交育种获得;品种b(高产、早熟)可利用③诱变育种获得;品种c中抗旱性状是所给品种没有的,因此可以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获得。

【详解】利用①、③品种没有抗病的性状,两者之间杂交筛选无法获得a高产、抗病性状,可利用①②品种杂交筛选获得a,A错误;多倍体表现晚熟,不能通过③获得早熟品种,B错误;原有水稻品种中没有抗旱个体,不能通过单倍体育种获得,C错误;抗旱品种可通过基因工程获得,D正确;故选D。 16.下列有关育种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太空育种一定能培育出新物种 B. 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分离

C. 单倍体育种能明显缩短获得纯合单倍体的年限 D. 三倍体无子西瓜通过无性生殖能保持无子性状 【答案】D 【解析】 【分析】

四种育种方法的比较如下表: 方法 原

基因重组 理

基因突变

再加倍,得到纯种)

成倍增加)

杂交育种 杂交→自交→选优

诱变育种

辐射诱变、激光诱变、

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诱导加倍

化学药剂处理

种子或幼苗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先成倍减少,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单倍体育种

多倍体育种

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

【详解】太空育种能培育新品种,但不能培育出新物种,A错误;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B错误;单倍体育种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但单倍体育种最终获得的不是单倍体,C错误;三倍体无子西瓜可通过无性生殖能保持无子性状,D正确;故选D。

17.下列针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观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只有基因突变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B. 共同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C. 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群落

D. 自然选择是对种群的有利基因进行选择,且决定了新基因的产生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详解】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A错误;生物进化过程实际上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共同进化的过程,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形成,B正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C错误;自然选择不能决定新基因的产生,基因突变产生新基因,D错误;故选B。 18.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抗生素被列为处方药的原因是因为滥用抗生素会诱导细菌突变为耐药的超级细菌 B. 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必要条件,也是生物进化的必要条件 C. 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生存斗争,对生物进化是不利的

D. 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形成的四倍体西瓜,和原来的二倍体西瓜属于两个不同的物种 【答案】D

【解析】 【分析】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物种是指分布在一定的自然地域,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特征,而且在自然状态能够相互交配并能生殖出可育的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

【详解】因为抗生素的滥用对发生基因突变的细菌进行了选择,没有耐药基因的细菌死掉,而具有耐药基因的细菌可以存活下来并不断繁殖,经过一段时间,剩下的几乎全是具有耐药基因的细菌,即抗药性增强,A错误;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必要条件,但不是生物进化的必要条件,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B错误;生存斗争包括生物同种个体和不同种个体之间的斗争,以及生物与自然条件(如干旱、寒冷、温度等)之间的斗争,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同时将有利变异遗传给下一代,而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被淘汰,对生物进化是有利的,C错误;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杂交所产生的三倍体西瓜是无籽的,该无籽西瓜不可育,这说明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之间产生了生殖隔离,因此属于两个不同的物种,D正确;故选D。

19.澳洲麦维尔角地区的一种壁虎,有一条像叶片一样宽大的尾巴,斑驳的体色像岩石或树干,便于伪装昼伏夜出,主要以小虫子为食,具有修长的身形和四肢,配上巨大的双眼,能很好地适应丛林环境。还有另一种壁虎体背腹扁平,身上排列着立鳞或杂有疣鳞,指、趾端扩展,其下方形成皮肤皱襞,密布腺毛,有粘附能力,可在墙壁、天花板或光滑的平面上迅速爬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麦维尔角地区的所有壁虎一定能够构成一个生物种群 B. 若两种壁虎能够杂交,则表明这两种壁虎没有生殖隔离 C. 这两种壁虎种群基因库中的基因有的相同,有的不同 D. 两壁虎形态差异是在不同自然选择下不定向进化的结果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种群是指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一个群体。一个种群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的总和就是一个种群的基因库。不同物种之间存在生殖隔离,生殖隔离是指生物之间不能自由交配或交配后不能产生可育后代的现象。

【详解】若麦维尔角地区的两种壁虎之间存在生殖隔离,则两者不是同一物种,也不能构成一个生物种群,A错误;若两种壁虎能够杂交,并且产生的后代是可育的,则表明这两种壁虎是同一个物种,不存在生殖隔离,B错误;这两种壁虎种群基因库中的基因有的相同,有的不同,C正确;两壁虎形态的差异是在不同自然选择

下定向进化的结果,D错误;故选C。 20.构成人体内环境的是( )

A. 血液、淋巴和组织液 B. 血浆、淋巴和组织液 C. 细胞外液和淋巴 D. 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答案】B 【解析】

人体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答案选B。

21.下列关于内环境各成分之间转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血浆中的许多物质能渗出毛细血管成为组织液

B. 组织液中的代谢产物渗入毛细血管就成为血浆的组成成分 C. 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就成为淋巴 D. 淋巴渗出毛细淋巴管就成为组织液 【答案】D 【解析】 【分析】

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的关系:

【详解】动脉中的血浆沿动脉流入毛细血管的动脉端,其中的许多

物质会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A正确;组织液中包括细胞代谢产物在内的各种物质,大部分能够被毛细血管的静脉端重新吸收,进入血浆;小部分被淋巴管吸收,称为淋巴液,因此,B和C正确;淋巴汇集到淋巴管中,经过淋巴循环由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中,淋巴不能成为组织液,D错误。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是:组织液和血浆成分之间的转化是双向的,可以相互交换成分;组织液和淋巴,血浆和淋巴成分之间的转化是单向的。

22. 在一个随机交配的大种群中,某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个体占19%,那么种群中该性状的杂合子的频率是( )

A. 1% B. 18% C. 9% D. 81% 【答案】B

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0jv00na73507xn0uyq64mg6283nbb00py1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