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中生物第五章第一节生物进化理论课时作业1苏教版必修2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16 20:35:2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A.Y逐渐增大,R逐渐增大 B.Y逐渐减小,R逐渐减小 C.Y基本不变,R基本不变 D.Y基本不变,R逐渐增大

答案 D

解析 非糯性抗病和糯性不抗病的两纯种水稻的基因型分别为YYRR和yyrr,杂交得F1(YyRr)。F1自交三代,由于自然选择的作用,后代中抗病个体增加,不抗病个体逐渐被淘汰,即R的基因频率逐渐增大;而非糯性与糯性性状基本不受环境影响,后代中Y的基因频

率基本不变。

11.如果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产生的后代在某一环境中的生存能力或竞争能力是AA=Aa>aa,则在长期的自然选择过程中,下列能比较正确地表示A基因和a基因之间的比例变

化的曲线是( )

答案 A

解析 AA和Aa个体生存能力较强,而aa被淘汰的可能性最大,所以a的基因频率会降

低,由于Aa的存在,a的基因频率不可能降至0。

12.某昆虫种群的翅色有绿色(AA)、浅褐色(Aa)和褐色(aa)三种表现型。抽样调查得知当年绿色、浅褐色和褐色个体各占60%、30%和10%,现假设该种群中绿色个体每年增加10%,浅褐色个体数目不变,褐色个体每年减少10%,则第二年该种群中决定翅色的A基因的频率是

( )

A.62.9% B.78.6% C.76.8% D.77.1%

答案 D

解析 假设第一年总数目为100,则第二年绿色个体(AA)数目为60+60×10%=66、浅褐色个体(Aa)数目为30、褐色个体(aa)数目为10-10×10%=9,所以第二年该种群中决定翅色

的A基因的频率=

66×2+30

×100%≈77.1%。

66+30+9×2

13.在超市中无公害蔬菜很多,也很受市民的欢迎。这些无公害蔬菜在生产中,不使用农

药、杀虫剂和化肥等。假如在蔬菜的生产中长期使用某种杀虫剂,其结果是( )

A.杀虫剂诱发了害虫抗药性基因的产生,使害虫的抗药性增强

B.杀虫剂对害虫具有选择作用,使抗药性害虫的数量增加

C.杀虫剂能诱导害虫分解药物的基因大量表达

D.人为喷洒农药,导致害虫抗药性增强,这是人工选择作用的结果

答案 B

13 / 16

解析 杀虫剂构成了害虫的“自然选择因素”,在该选择因素的长期作用下,害虫中抗药性

个体成为“适者”而被保留,抗药性不断增强。

14.综合大熊猫化石及现存种类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等多方面的研究,传统的观点认为大熊猫的濒危是进化历程的必然。最新群体遗传学的研究表明,现存大熊猫并未走到进化历史的尽头,仍然具有进化潜力。请依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观点和内容及上述资料回答以下

问题:

(1)一个大熊猫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是这个种群的________。

(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________的基本单位。影响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因素有

多种,如自然选择和________等。

(3)突变、________和________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机制。

(4)如果大熊猫种群无限大,群体内的个体随机交配,没有突变发生,没有任何形式的选择压力,那么群体中的各种基因型的比例每代保持不变。对某地一个种群随机抽样调查,测知该种群中有基因型AA、Aa、aa的个体若干只,由此可以计算出A和a的基因频率。而根据

A和a的基因频率,可以推测出这个种群中Aa的频率(N)大约是( )

A.0≤N≤100% B.0

C.0≤N<50% D.N>50%

(5)如图中曲线a表示使用诱变剂前青霉菌菌株数和产量之间的关系,曲线b、c、d表示使

用诱变剂后青霉菌菌株数和产量之间的关系。据图分析:

①由a变为b、c、d体现了________。

②最符合人们生产要求的变异类型是曲线________。

答案 (1)基因库

(2)生物进化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突变、基因重组)

(3)选择 隔离

(4)B

(5)变异的多方向性 d15.某地区从1964年开始使用杀虫剂杀灭蚊子幼虫,至1967年中期停用。如图是五年间蚊子幼虫基因型频率变化曲线。R表示杀虫剂抗性基因,S表示野生敏感型基因。据图回答问

题。

14 / 16

(1)R基因的出现是________的结果。

(2)在RR基因型频率达到峰值时,RS、SS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和1%,此时R基因的频率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969年中期RR基因型几近消失,表明在________的环境条件下,RR基因型幼虫比SS基

因型幼虫的生存适应能力________。

(4)该地区从此不再使用杀虫剂。预测未来种群中,最终频率最高的基因型是________,原

因是_______,____。

答案 (1)基因突变 (2)97% (3)不再使用杀虫剂 低 (4)SS 在不使用杀虫剂环境下,

持续的选择作用使R基因频率越来越低

解析 (1)R基因是新产生的基因,只有基因突变能产生新的基因。(2)RR的基因型频率为95×2+4

95%,Rr的基因型频率为4%,所以R基因的频率为×100%=97%。(3)1969年时,

200RR的个体明显减少,说明在不使用杀虫剂的时候,RR基因型幼虫比SS基因型幼虫的生存适应能力低。(4)根据曲线的变化可以看出,在不使用杀虫剂后,RR个体越来越少,R的基因

频率越来越低,SS个体越来越多,S的基因频率越来越高。

【走进高考】

16.(2014·江苏卷,8)某医院对新生儿感染的细菌进行了耐药性实验,结果显示70%的致

病菌具有耐药性。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孕妇食用了残留抗生素的食品,导致其体内大多数细菌突变 B.即使孕妇和新生儿未接触过抗生素,感染的细菌也有可能是耐药菌

C.新生儿体内缺少免疫球蛋白,增加了致病菌的耐药性 D.新生儿出生时没有及时接种疫苗,导致耐药菌形成

答案 B

解析 抗生素对细菌起选择作用,并非导致突变的因素,变异在前选择在后,A错误;细菌是否变异与是否接触过抗生素无关,B正确;病菌的耐药性与免疫球蛋白是否存在无关,C

错误;耐药菌的形成是基因突变所致,与是否接种疫苗无关,D错误。

17.(2014·上海卷,9)果蝇的长翅(V)对残翅(v)为显性。在一个由600只长翅果蝇和400只残翅果蝇组成的种群中,若杂合子占所有个体的40%,那么隐性基因v在该种群内的基因

频率为( )

15 / 16

A.20% B.40% C.60% D.80%

答案 C

解析 VV、Vv、vv共1000只,其中Vv为40%×1000=400只,因此隐性基因v在该种群内

的基因频率为(400+2×400)÷2000×100%=60%,C项正确。

18.(2013·海南卷,15)果蝇长翅(V)和残翅(v)由一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假定某果蝇种群有20 000只果蝇,其中残翅果蝇个体数量长期维持在4%,若再向该种群中引入20 000只纯合长翅果蝇,在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的前提下,关于纯合长翅果蝇引入后种群的叙

述,错误的是( ) A.v基因频率降低了50% B.V基因频率增加了50% C.杂合果蝇比例降低了50% D.残翅果蝇比例降低了50%

答案 B

解析 由残翅果蝇长期维持在4%可知:v=4%,则v=20%,V=1—v=80%,因此可知引入前各基因型频率为:vv=0.2=0.04、Vv=2×0.2×0.8=0.32、VV=0.8=0.64,进而可得基因型为vv、Vv、VV的个体分别为:800个、6400个和12800个。引入后的基因频率为:v=(800×2+6400)/(40000×2)= 0.1,V的基因频率为0.9,因此A正确、B错误。杂合子果蝇和残翅果蝇引入前后数量不变,而种群数量增大一倍,其比例均降低了50%,因

2

2

2

此C、D正确。

16 / 16

高中生物第五章第一节生物进化理论课时作业1苏教版必修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0kw336wpj3blzb1bwa62p7v43zg7t00hsg_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