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钢筋平法复习资料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18 13:18:0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钢筋平法考点

第一章 平法钢筋识图基础

1、 钢筋连接方式:绑扎连接、焊接连接、机械连接。

2、 接触对焊的钢筋接头分为闪光焊和压力焊,其中竖向构件的焊接应采用

压力焊。

3、 在结构楼板中配置双层钢筋时,底层钢筋的弯钩应向上或向左,顶层钢

筋的弯钩则向下或向右。

4、 若在断面图中不能表达清楚的钢筋布置,应在断面图外增加钢筋大样图

(例如钢筋混凝土墙、楼梯等)。

5、 图中所表示的箍筋、环筋等若布置复杂时,可加画钢筋大样及说明。 6、 梁内受力钢筋、架立钢筋,标注钢筋的根数和直径表示法如下:P3 7、 梁内箍筋以及板内钢筋应标注钢筋直径和相邻的钢筋中心间距,表示法

如下:p3

8、 平法的表达形式,是把结构构件的尺寸和配筋等,按照平面整体表示方

法制图规则,整体直接表达在各类构件的结构平面布置图上,再与标准构造详图相配合,即构成一套完整的结构设计。

9、 本图集的制图规则,既是设计者完成平法施工图的依据,也是施工、监

理人员准确理解和实施平法施工图的依据。

1、 出图时,宜按基础、柱、剪力墙、梁、板楼梯及其他构件的顺序排列。 2、 本图集的尺寸以毫米为单位,标高以米为单位。

3、 在平面布置图上表示各构件尺寸和配筋的方式,分平面注写方式、列表

注写方式和截面注写方式三种。

4、 对于复杂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尚需增加模板、基坑、留洞和预埋件等平

面图和必要的详图。

5、 出图时,宜按基础、柱、剪力墙、梁、板、楼梯及其他构件的顺序排列。 6、 按平法设计绘制结构施工图时,应将所有构件进行编号,编号中含有类

型代号和序号等。

7、 按平法设计绘制结构施工图时,应当用表格或其他方式注明包括地下和

地上各层的结构层楼地面标高、结构层高及相应的结构层号。

8、 对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搭接和锚固长度,除在结构施工图中

另有注明者外,按本图集标准构造详图中的有关构造规定执行。

第二章 柱平法识图

1、 柱平面布置图可采用一种或两种比例绘制。

2、 柱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分两种:截面注写方式或列表注写方式。 3、 一层的层高为4.5米,即为二层地面标高4.470米和一层地面标高-0.030

米之差。

4、 在柱表中注写柱编号、柱段起止标高、几何尺寸与配筋的具体数值,并

配以各种柱截面形状及其箍筋类型图的方式,来表达柱平法施工图。 5、 柱平法施工图列表注写方式的几个主要组成部分分为:平面图、柱截面

图类型、箍筋类型图、柱表、结构层楼面标高及结构层高等内容。

6、 柱表注写内容包括柱编号、柱标高、截面尺寸与轴线的关系、纵筋规格

(包括角筋、中部筋)、箍筋类型、箍筋间距等。 7、 箍筋类型号1(5×4),其中括号内的数字5、4表示箍筋的肢数。

1、 柱编号:KZ/KZZ/XZ/LZ/QZ的含义。

2、 对于矩形柱、注写柱截面尺寸b×h及与轴线关系的几何参数代号b1、

b2和h1、h2的具体数值,需对应于各段柱分别注写。其中b=b1+b2,h=h1+h2.

3、 当柱纵筋直径相同,各边根数也相同时,将纵筋注写在“全部纵筋”一

栏中,除此之外,柱纵筋分角筋、截面b边中部筋和h边中部筋三项分别注写。

4、 注写柱箍筋:1)注写箍筋类型号及箍筋肢数,在箍筋类型栏内注写;2)

注写柱箍筋,包括钢筋级别、直径与间距。

5、 当为抗震设计时,用斜线“/”区分柱端箍筋加密区与柱身非加密区长度

范围内箍筋的不同间距。

6、 截面注写方式是在柱平面布置图的柱截面上,分别在同一编号的柱中选

择一个截面,以直接注写截面尺寸和配筋具体数值的方式来表达柱平法施工图。

7、 当圆柱采用螺旋箍筋时,需在箍筋前加“L”。

8、 抗震KZ纵向钢筋连接构造是平法柱节点构造的核心。 9、 抗震KZ纵向钢筋连接构造中,非连接区是指柱纵筋不允许在这个区域之

内进行连接。

1、 当受拉钢筋直径大于25mm及受压钢筋直径大于28mm时,不宜采用绑

扎搭接。

2、 机械连接和焊接接头的类型及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3、 梁柱节点非连接区和箍筋加密区必须满足以上要求:1)≥Hn/6;2)≥

hc;3)≥500。

4、 当为抗震设计时,确定箍筋肢数时要满足对柱纵筋“隔一拉一”的要求。 5、 labE/lab/laE/la/ll/llE的意思是什么?

6、 设置芯柱目的是抗震,在框架柱截面三分之一范围内设置。 7、 柱纵向钢筋连接接头互相错开的距离如下: 1) 绑扎搭接连接:接头错开距离≥0.3llE; 2) 机械连接:接头错开距离≥35d;

3) 焊接连接:接头错开距离≥35d且≥500mm。 8、 一般连接的连接要求:

1) 当受拉钢筋直径大于25mm及受压钢筋直径大于28mm时,不宜采用绑

扎搭接;

2) 轴心受拉及小偏心受拉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不应采用绑扎搭接接头; 3) 纵向受力钢筋连接位置宜避开梁端、柱端箍筋加密区。如必须在此连接

时,应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

9、 抗震KZ纵向钢筋在嵌固部位非连接区长度为≥Hn/3

1、 根据框架柱在柱网布置中的具体位置,可分为:中柱、边柱和角柱。 2、 柱净高与柱截面长边尺寸的比值Hn/hc≤4时,箍筋沿柱全高加密。 3、 纵向受力钢筋搭接区箍筋构造:搭接区内箍筋直径不小于d/4,间距不应

大于100mm及5d。

4、 列表注写方式转化为截面注写方式。

第三章 剪力墙平法识图

1、 剪力墙平法施工图是在剪力墙平面布置图上采用列表注写方式或截面注

写方式表达。

2、 在平法施工图中将剪力墙分为剪力墙柱、剪力墙身和剪力墙梁。 3、 剪力墙柱包含纵向钢筋和横向箍筋。

4、 剪力墙梁可分为剪力墙连梁、剪力墙暗梁和剪力墙边框梁三类,由纵向

钢筋和横向箍筋组成。

5、 剪力墙身包含竖向钢筋、横向钢筋和拉筋。

6、 剪力墙两端和洞口两侧应设置边缘构件。边缘构件包括:构造边缘构件

和约束边缘构件。

7、 墙柱编号:YBZ/GBZ/AZ/FBZ

8、 拉筋应注明布置方式“双向”或“梅花双向”。

9、 注写墙梁顶面标高高差是指相对于墙梁所在结构层楼面标高的高差值。

高于者为正值,低于者为负值,当无高差时可不注。

1、 墙身编号,由墙身代号、序号以及墙身所配置的水平与竖向分布钢筋的

排数组成,其中,排数注写在括号内。当墙身所设置的水平与竖向分布钢筋的排数为2时可不注。 2、 墙梁编号:LL/AL/BKL

3、 洞口编号:矩形洞口JDXX;圆形洞口YDXX。

4、 洞口中心相对标高是相对于结构层楼地面标高的洞口中心高度。 5、 洞口每边补强钢筋。

6、 DWQXX地下室外墙编号。

7、 P49页,地下室外墙外侧、内侧贯通筋和拉筋。OS、IS、H、V、tb。 8、 约束边缘构件包括:约束边缘暗柱、约束边缘端柱、约束边沿翼墙、约

束边缘转角墙。

9、 对于抗震剪力墙分布钢筋网的排数规定:当剪力墙厚度不大于400mm

时,应配置双排;当剪力墙厚度大于400mm,但不大于700mm时,宜配置三排;当剪力墙厚度大于700mm时,宜配置四排。

1、地下室外墙采用平面注写方式,包括集中标注墙体编号、厚度、贯通筋、拉筋等和原位标注附加非贯通筋等两部分内容。

第四章 梁平法识图

1、 梁平法施工图是在梁平面布置图上采用平面注写方式或截面注写方式表

达。

2、 梁平面布置图,应分别按梁的不同结构层,将全部梁和与其关联的柱、

墙、板一起采用适当比例绘制。

3、 平面注写包括集中标注与原位标注,集中标注表达梁的通用数值,原位

标注表达梁的特殊数值。当集中标注中的某项数值不适用于梁的某部位时,则将该项数值原位标注,施工时,原位标注取值优先。

4、 梁编号由梁类型代号、序号、跨数及有无悬挑代号几项组成。P78

5、 当为竖向加腋梁时,用b×h GYc1×c2表示;当为水平加腋梁时,用b

×h PYc1×c2表示。

6、 当有悬挑梁并且根部和端部的高度不同时,用斜线分隔根部与端部的高

度值,即为b×h1/h2.

7、 当同排纵筋中既有通长筋又有架立筋时,应用加号“+”将通长筋和架立

筋相连。注写时需将角部纵筋写在加号的前面,架立筋写在加号后面的括号,以示不同直径及与通长筋的区别。

8、 当梁的上部纵筋和下部纵筋为全跨相同,而且多数跨配筋相同时,此项

可加注下部纵筋的配筋值,用分号“;”将上部与下部纵筋的配筋值分隔开来。

9、 当梁腹板高度大于450mm时,需配置纵向构造钢筋,此项注写值以大

写字母G打头,注写设置在梁两个侧面的总配筋值,并且对称配置。 1、 当梁侧面需配置受扭纵向钢筋时,此项注写值以大写字母N打头。 2、 当上部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 3、 梁支座上部纵筋的长度规定:第一排非通长筋从柱边起伸出至ln/3位置;

第二排非通长筋伸出至ln/4位置。

4、 不伸入支座的梁下部纵筋截断点距支座边的距离,在标准构造详图中统

一取为0.1ln。

5、 梁编号:KL/WKL/KZL/L/XL/JZL

6、 当梁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不同时,须在支座两边分别标注;当梁中

间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相同时,可仅在支座的一边标注配筋值,另一边省去不注。

7、 当梁下部纵筋不全部伸入支座时,将梁支座下部纵筋减少的数量写在括

号内。

8、 平面注写方式转化为截面注写方式。

9、 悬挑梁上部第一排纵筋伸出至梁端头并下弯,第二排伸出至3l/4位置。 1、 梁上部通长筋与非贯通钢筋直径相同时,连接位置宜位于跨中ln/3范围

内;梁下部钢筋连接位置宜位于支座ln/3范围内。

2、 一级框架梁宜采用机械连接,二、三、四级可采用绑扎搭接或焊接连接。 3、 架立钢筋的作用是形成钢筋骨架和承受温度收缩应力。 4、 框架梁下部纵筋的配筋方式,基本上是“按跨布置”,即是在中间支座锚

固。

5、 框架梁的下部纵筋一般都是以“直形钢筋”在中间支座锚固。其锚固长

度同时满足两个条件:锚固长度≥laE,锚固长度≥0.5hc+5d。

6、 抗震框架梁箍筋加密区范围:一级抗震≥2.0hb且≥500;二~四级抗震≥

1.5hb且≥500.

7、 附加箍筋:第一根附加箍筋距离次梁边缘的距离为50mm,布置范围为

s=3b+2h1

8、 附加吊筋:梁高≤800mm时,吊筋弯折的角度为45度,梁高>800mm

时,吊筋弯折的角度为60度;吊筋在次梁底部的宽度为b+2×50,在次梁两边的水平段长度为20d。

第五章 板平法识图

1、 板平法施工图采用平面注写的表达方式。

2、 板平面注写主要包括板块集中标注和板支座原位标注。 3、 板块编号:LB/WB/XB

4、 贯通纵筋按板块的下部和上部分别注写,并以B代表下部,以T代表上

部.

搜索更多关于: 钢筋平法复习资料 的文档
钢筋平法复习资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0m9w307fl1klhl34qql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