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一、名词解释
1.货币制度 2.本位币和辅币 3.无限法偿和有限法偿 4.格雷欣法则 5.价值尺度 6.流通手段 7.储藏手段 8.支付手段 9.价格标准 10.信用货币 11.货币流通
二、填空题
1.在商品经济发展中,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经历了简单的、偶然的价值表现式
和 价值表现形式、 价值表现形式、 价值表现形式。 2.一种商品变成货币,首先是作为 和 的统一,换句话说,货币是 和 的统一。
3.按国家是否规定金银之间的比价来划分,金银复本位制可分为 和 。 4.金属充当货币材料采用过两种形式:即 和 。
5.所谓“流通中的货币”,就是发挥 职能的货币和发挥 职能的货
币的总和。
6.货币制度的四大构成要素是: 、 、 、 。 7.从货币制度诞生以来,经历了 、 、 和不
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四种主要货币制度形态。 8.在现代经济中,信用货币的发行主体是 。
9.一个国家的基本通货和法定的计价结算货币称为 。 10.货币制度最基本的内容是 。
11.我国最早的纸币是 ,最早在市场上流通使用的纸币是 。
三、选择题
1
1.典型的银行券和典型的纸币 A.本身都没有内在价值
B.都是在货币发挥支付手段职能的基础上产生的
C.都属于财政发行 D.都可以自由兑换为金属货币
2.货币作为 是流通中货币的蓄水池,具有调节货币流通量,从而促进市场供求平衡的作用。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 D.储藏手段 3.在金银复本位制中,金银比价由市场决定的是 。
A.双本位制 B.跛行本位制 C.平行本位制 D.虚金本位制 4.马克思关于货币本质的认识是 。
A.财富的代表 B. 价值符号 C. 一般等价物 D.社会计算的工具 5.纸币的发行是建立在货币 职能基础上的。 A. 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 支付手段 D.贮藏手段 6.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的特点有 。
A.国家授权中央银行垄断发行 B. 国家法律赋予其无限法偿的能力 C.银行券可以兑换黄金 D.货币由现金和银行存款等信用工具组成 E.货币主要通过银行信贷渠道投放
7.中国人民银行通过信用程序发行的人民币,它是一种 。 A.金属货币 B.实物货币 C. 代用货币 D. 信用货币 8.典型的银行券属于 类型的货币。
A.实物货币 B.信用货币 C.金属货币 D.电子货币 9.确定货币制度的基础是 。
A.货币单位 B.准备制度 C.发行制度 D.货币金属 10.以下哪种货币制度的产生为通货膨胀的发生提供了条件 。 A.虚金本位制 B.生金本位制 C.平行本位制 D. 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
2
11.作为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可以是 。
A.现实的货币 B.观念上的货币 C.价值符号 D.足值货币 E.信用货币
12.货币流通与商品流通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A.货币流通决定商品流通
B.货币流通由商品流通引起,并为商品流通服务 C.货币流通决定商品流通的规模和速度 D.商品流通决定货币流通的规模和速度 E.货币流通对于商品流通有相对的独立性. 13.货币制度可以分为以下两大类 。
A.金属货币制度 B.金本位制 C.银本位制 D. 金银复本位制 E.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四、判断题
1.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是确定货币名称和货币单位。货币名称和货币单位确定了
一国的货币制度也就确定了。( )
2.信用货币实际上是银行的债务凭证,信用货币的流通也就是银行债务的转移。
( )
3.在金块本位制度下,金币可自由铸造、自由熔化。( )
4.在铸币铸造方面,资本主义经济登上历史舞台,产生了自由铸造制度.所谓“自
由铸造”,是指公民有权按照自身的意愿私自铸造。( ) 5.纸币具有自发调节货币流通量的功能。( )
6.货币支付手段职能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价值单方面的转移。( )
五、简答题
1.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有哪几个? 2.简述货币的职能。
3
3.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后对商品交换、商品流通的影响。 4.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后对商品流通的影响。 5.简述人民币制度的基本内容。
8.电子货币作为货币的几个职能还存在吗?它们分别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9.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电子货币有可能完全取代纸币吗?货币是否终归要
消亡?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