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测试卷(含参考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23 2:15:4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关于次氯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属于强酸 B. 弱电解质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Cl2、SO2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说明二者均有氧化性

B. 常温下,铜片放入浓硫酸中,无明显变化,说明铜在冷的浓硫酸中发生钝化

C. Fe与稀HNO3、稀H2SO4反应均有气泡产生,说明Fe与两种酸均发生置换反应

D. 将分别充满HCl、NH3的烧瓶倒置于水中后液面均迅速上升,说明二者均易溶于水

3.过量的泥沙、纯碱和生石灰熔融后生成的物质是( ) ①水泥 ①玻璃 ①陶瓷 ①混凝土 ①一种硅酸盐产品 A. ①① B. ①①

C. ① D. ①①① C. 不稳定 D. 有氧化性

4.1.92 g铜投入一定量的浓硝酸中,铜完全溶解,生成气体颜色越来越浅,共收集到672 mL气体(标准状况),将盛有此气体的容器倒扣在水中,通入氧气恰好使气体完全溶解在水中,则需要标准状况下的氧气体积为( ) A. 504 mL B. 336 mL

C. 224 mL D. 168 mL

5.“84消毒液”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该消毒液无色,pH大于7,对某

1

些有色物质有漂白作用。已知,强酸弱碱形成的盐溶液呈碱性,则你认为“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 ) A. 氯化氢 B. 次氯酸钠

C. 高锰酸钾 D. 碳酸钠

6.下列对于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通常条件下,都是无色气体,C. 都能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都易溶于水

沉淀

B. 都是酸性氧化物,与水反应都D. 都不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能生成强酸

沉淀

7.实验室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来制取氯气,主要操作步骤为 ①将圆底烧瓶固定在铁架台上;

①把酒精灯放在铁架台上,根据酒精灯确定铁圈的高度、固定铁圈放好石棉网;

①用药匙向圆底烧瓶中加入二氧化锰,再向分液漏斗中加浓盐酸,并将导管放入集气瓶中;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①在圆底烧瓶上装好分液漏斗,连接好导气管。 操作步骤排序正确的是( ) A. ①①①①① B. ①①①①①

C. ①①①①① D. ①①①①①

8.(CN)2、(SCN)2的化学性质与卤素单质很相似,化学上称之为拟卤素。

-----

它们阴离子的还原性强弱为Cl<Br<CN<SCN<I。下列有关反应

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Cl2通入NaCN溶液中有(CN)2生成

2

B. (CN)2在碱液中能生成CN-和CNO-

C. NaBr和KSCN的混合液中加入足量的(CN)2,有Br2和(SCN)2生成 D. 在化学反应中,(CN)2、(SCN)2可作氧化剂 9.浓硫酸与下列物质作用时,只表现强氧化性的是( ) A. 蓝色硫酸铜晶体 B. 木材炭化

10.制备硅单质的主要化学反应如下: ①SiO2(石英砂)+2C(焦炭)①Si(粗硅)+2Cl2①SiCl4+2H2是( )

A. ①①为置换反应 B. ①①①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C. ①为化合反应

11.下图是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的4个喷泉实验方案。下列有关操作不可能引发喷泉现象的是( )

D. 三个反应的反应物中硅元素均被还原

SiCl4;

Si(纯硅)+4HCl,下列对上述三个反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

Si(粗硅)+2CO↑;

C. 红热木炭 D. 氧化铝

3

A. 挤压装置①的胶头滴管使四氯化碳全部进入烧瓶,片刻后打开止水夹 B. 挤压装置①的胶头滴管使氢氧化钠溶液全部进入烧瓶,片刻后打开止水夹

C. 用鼓气装置从装置①的a处不断鼓入空气并打开止水夹 D. 向装置①的水槽中,慢慢加入足量浓硫酸并打开止水夹

12.下列物质:①氯气、①液氯、 ①新制氯水、①氯气的四氯化碳溶液、①盐酸、①盐酸与少量漂白粉的混合溶液,能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的是( ) A. ①①① B. ①①①

C. ①① D. ①①①

13.已知还原性:Fe2+>Br-。向100 mL FeBr2溶液中通入3.36 L(标准状

--

况)Cl2,反应后的溶液中Cl和Br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则原溶液中

FeBr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2 mol·L-1 B. 1.5 mol·L-1

C. 1 mol·L-1 D. 0.75 mol·L-1

14.下列不属于铵盐的共同性质的是 ( ) A. 易溶于水

B. 与烧碱共热产生氨气

C. 都是晶体

D. 受热分解都产生氨气

15.在氯水中存在多种分子和离子,它们在不同的反应中表现各自的性质。下列实验现象和结论一致且正确的是( )

A. 加入有色布条,一会儿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溶液中有Cl2存在 B. 溶液呈黄绿色,且有刺激性气味,说明有Cl2分子存在

C. 先加入盐酸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有Cl-存在 D. 加入NaOH溶液,氯水黄绿色消失,说明有HClO分子存在

4

二、实验题(共3小题) 16.实验室制取氯气的装置如下图所示:

(1)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装置:气体制备型化学实验装置的设计,要将化学反应原理、气体净化、收集和尾气处理等结合起来。

①填写装置中试剂名称,C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F__________。

①其中C的作用是除去氯气中的____________;D的作用是除去氯气中的____________。

①该装置中收集氯气使用的是________,还可用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其

F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检验氯气是否收集满可用_________________放在集气瓶口,若试纸_____________,则证明已集满。

17.实验室用稀硝酸与铜反应制备NO气体,如果采用图①装置(烧瓶内加入稀硝酸和铜片,必要时可加热),实验效果不是十分理想,因为观察到的现象不能有力证明反应产物是NO。有人设计了图①装置(橡皮塞下端连有铜丝圈),用来做该实验可以达到满意的效果。

5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测试卷(含参考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0ycc6qms51lh1d7s0l19lpyv23wwc008ic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