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之驴》教学设计
年级:七年级 学段:第二学期第四单元
学科:语文 版本:苏教版
教学目标:
1、能够借助书下注释阅读文言文,能用自己的语言生动地讲述故事。 2、学习本文细腻逼真的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
3、理解本文内容和寓意,懂得无所畏惧、敢于而且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胜貌似强大的东西的深刻道理。
教学预备:
要求学生带相关工具书。 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 朗读课文,积累字词
同学们好!在学习的时候大家一定会经常遇到一些成语,成语来源有很多,有源于口语的,历史故事的, 古书中名言警句的摘录或缩减的,外来语等等,其中有不少成语还来源于我国古代寓言故事,“黔驴技穷”就是其中一例,它来源于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短篇寓言《黔之驴》。而要正确理解这个成语的意思,我们就必须先来一起学习这篇寓言,看它讲的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故事。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作者,ppt1柳宗元(773一819),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世称柳河东。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因积极参加王叔文为首的革新派被贬官永州、柳州。在十几年的贬逐生活中,他有机会深入了解人民的疾苦,也游览了一些山水名胜,写下了不少著名的诗文。《黔之驴》是柳宗元《三戒》中的一则。《三戒》是作者寓言作品中的代表作,包括《临江之麋》《黔之驴》和《永某氏之鼠》。作者认为这三首寓言都可以使人引以为戒,故称“三戒”。
(ppt1)课件展示 柳宗元(773一819),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世称柳河东。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因积极参加王叔文为首的革新派被贬官永州、柳州。在十几年的贬逐生活中,他有机会深入了解人民的疾苦,也游览了一些山水名胜,写下了不少著名的诗文。
《黔之驴》是柳宗元《三戒》中的一则。《三戒》是作者寓言作品中的代表作,包括《临江之麋》《黔之驴》和《永某氏之鼠》。作者认为这三首寓言都可以使人引以为戒,故称“三戒”。
同学们先自由朗读课文,圈出容易读错写错的字。ppt2 (ppt2)课件展示
自由朗读课文,圈出容易读错写错的字。 读好了吧,下面请同学们给加点字注音。ppt3 (现场老师可指定学生上黑板注音,集体订正。用时2分钟) 请同学们跟老师念一遍(出示答案): 黔之驴 好事者 船载 慭慭然 虎大骇 远遁 且噬己也 益狎 荡倚冲冒 驴不胜怒 跳踉大闞 (ppt3)课件展示
黔之驴 qián 好事者hào ..船载慭然yìn .zài 慭.虎大骇.hài 远遁.dùn 且噬己也 shì 益狎..xiá 荡倚冲冒 yǐ 驴不胜怒 shēng ..跳踉大闞..liáng hǎn
这里要提醒同学们特别注意,“载”字读四声zài,不读zǎi。当表示“年”
时读zǎi,如“三年五载”、“一年半载”。而表示交通运输时读zài.如“装载”;还有“胜”按旧读表示“能承受”的意思,应该读shēng,“驴不胜(shēng)怒” ,不过现在一般不强调了。
下面听老师朗读一遍课文,ppt4在听的过程中,要求同学们听准字音、听准节奏,基本了解故事大意。
(ppt4)课件展示
听读课文
要求 1、听准字音
2、听准节奏
3、基本了解故事大意。 (教师范读ppt5)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闞,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ppt5)课件展示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闞,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现在给大家时间,出声自由朗读课文ppt6,熟读课文。要求读得准确、读得流畅、读准朗读节奏。
(ppt6)课件展示
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 1、读得准确
2、读得流畅
3、读准朗读节奏。
都读顺了吗? 现在,请同学们默读课文,ppt7画出你不理解的词语,再借助书下注释和工具书,给难理解的词释义。如有自己不能克服的困难,可以请教老师和同学。
(ppt7)课件展示
默读课文
要求 1、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2、借助书下注释和工具书,给难理解的词释义。
(现场老师组织学生自学生字词,并巡视答疑,用时2分钟)
同学们已自学了生字词。接下来,老师检查一下大家的学习成果, ppt8请同学们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请大家跟老师核对一下,这些词语的意思分别是:
1、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船:用船, 名词作状语 . 2、驴不胜怒,蹄之 蹄:用脚踢,名词用作动词 . 3、稍近益狎 近:靠近,接近,形容词作动词 .
4、尽其肉 尽:吃尽,吃完,副词作动词 .这一类词属于文言现象中的词类活用。 (ppt8)课件展示
词类活用
1、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船:用船,名词作状语 .2、驴不胜怒,蹄之 蹄:用脚踢,名词用作动词 .3、稍近益狎 近:靠近,接近,形容词作动词 .4、尽其肉 尽:吃尽,吃完,副词作动词 .
下面我们再看一组词ppt9。请大家跟老师核对一下,这些词语的意思分别是:
1、以为 A.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以为: 把??当作 B.以为且噬己也 以为:认为
2、然 A.慭慭然 ,莫相知。 然: ??的样子 B.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然:然而,但
3、之 A.黔之驴 之:的(结构助词) B. 虎见之 之:它,代词,代驴 这一类词属于文言现象中的一词多义。 (ppt9)课件展示
一词多义
1、以为 A.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把??当作) B.以为且噬己也 (认为)
2、然 A.慭慭然 ,莫相知。 ( ??的样子) B.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然而,但)
3、之 A.黔之驴 (的,结构助词) B. 虎见之 (它,代词,代驴) 下面是一组重点词语的解释ppt10。请大家跟老师核对一下,这些词语的意思分别是:
1、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以:而 . 2、至则无可用 则:却 . 3、稍出近之 稍:渐渐 .
4、以为且噬已也 且:将 噬:咬 .
5、觉无异能者 者:似的 .(ppt10)课件展示
重点词语
1、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而 .2、至则无可用 却 .3、稍出近之 渐渐 .4、以为且噬已也 将;咬 ..5、觉无异能者 似的 .
我们再来看一组重点句的翻译ppt11,请大家跟老师核对一下,这些句子的意思是:
1、蔽林间窥之 隐蔽在树林里偷偷地看着驴
2、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老虎)于是跳起来,大声怒吼着,咬断了驴的喉咙,吃完驴的肉,才走开 (ppt11)课件展示
重点句子
1、蔽林间窥之
隐蔽在树林里偷偷地看着驴
2、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老虎)于是跳起来,大声怒吼着,咬断了驴的喉咙,吃完驴的肉,才走开。
(现场老师可指定学生上黑板释义,集体订正。用时5分钟)
在正确地解释词句之后,我们便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能准确、生动地讲述故事。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并逐句翻译,讲述这个故事。
(现场老师巡视指导,答疑,然后组织学生分段翻译,纠正,用时5分钟)
ppt12、13 老师也为大家带来了一段译文,供同学们参考。
黔这个地方没有驴子,有个喜好多事的人用船运载了一头驴进入黔地。运到后却没有什么用处,便把它放置在山下。老虎见到它,一看原来是个巨大的动物,就把它当作了神奇的东西。于是隐藏在树林中偷偷地窥探它。老虎渐渐地走出来接近它,很小心谨慎,不了解它究竟有多大本领。
一天,驴子一声长鸣,老虎大为惊骇,顿时远远地逃跑;认为驴子将要吞噬自己,非常恐惧。然而老虎来来往往地观察它,觉得驴子好像没有什么特殊的本领似的;渐渐地习惯了它的叫声,又靠近它前前后后地走动;但老虎始终不敢和驴子搏击。慢慢地,老虎又靠近了驴子,态度更为随便,碰擦闯荡、冲撞冒犯它。 老虎因此而欣喜,盘算此事。心想到:“驴子的本领只不过如此罢了!”于是跳跃起来,大声吼叫,咬断驴的喉咙,吃完了它的肉,才离去。
(ppt12、13)课件展示 参考译文:
黔这个地方没有驴子,有个喜好多事的人用船运载了一头驴进入黔地。运到后却没有什么用处,便把它放置在山下。老虎见到它,一看原来是个巨大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