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中学音乐、美术、信息技术、劳动技术学科间渗透教学的研究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8 3:43:3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中学音乐、美术、信息技术、劳动技术学科间渗透教

学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课题名称:《中学音乐、美术、信息技术、劳动技术学科间渗透教学的研究》 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励耘实验学校

课题负责人:牛静

通讯地址:北京师范大学励耘实验学校 100144

内容摘要:课题以新课程理念中的跨学科渗透为核心、以课堂教学实践为主要形式,采用行动研究法,在现有课程、教材和师资力量的基础上探究了音、美、劳、信息、通用技术学科间渗透教学基本原则和策略,确定了主题单元跨学科渗透教学实施表,完成了学科间渗透教学课例开发,通过课题的研究与实施,学生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发散性思维,提升综合解决问题能力。同时,促使教师跟上课改形式,拓宽了知识领域,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综合能力和学术水平等方面得到提高与发展。

关键词:学科间渗透 模式 策略 综合能力

一、问题的提出 ⒈问题的提出

课程改革已不可阻挡的走向我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要“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理想的课堂教学应该强调学科之间的渗透、整合。关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不同学科之间建立融合渗透的联系是当代教育发展的趋势。

如何在目前的课程设置基础上很好的体现文化或学科知识间的相互作用和联系,如何在教学中使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其它学科和生活中去,在现有课程教材和师资力量的基础上我们认为可以采用跨学科渗透教学以更好的实现课程标准的理念,改善目前学生普遍存在知识分裂的问题,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研究内容与研究假设 (一)研究内容

目前情况下,跨学科渗透教学存在现实的困难,现有教育体制下教师专业存在着

1

清晰的分科界限,本课题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从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做起,加强教师之间的协作与沟通,在教学设计和实践中研究:

⒈音、美、劳、信息、通用技术学科间渗透教学基本原则、策略 ⒉音、美、劳、信息、通用技术学科间渗透教学课例开发 ⒊音、美、劳、信息、通用技术学科间渗透教学的模式和方法。 ⒋对教师、学生发展的影响:课题组实验教师承担。

(二)研究假设

⒈通过课题的研究,促进美术教师对教学改革新理念的学习与实践,教师要注重学科间的内在联系,教学内容综合化,注重知识理解的深度和广度,使之既有相对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又有利于学生对事物的整体认识。

⒉多学科渗透教学在教学目标上由随意化转变为实效性,在教学计划上由自发状态转变为有计划性,在教学实施上由无序化转变为有序性。

⒊学生能以本学科知识为载体,有机结合其他相关学科的内容,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增强运用相关学科知识解决交叉和复合问题的能力,促进综合解决问题能力, 培养发散性思维,造就创造型人才。

三、研究方法

以新课程理念为核心、以课堂教学实践为主要形式,以行动研究法为主:即边学习、边实践、边总结的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结果

⒈通过课题小组的管理和强化作用,逐步把多学科渗透教学的理念、方法、知识向现有学科教学渗透,努力使课堂教学带有相当的综合化倾向,有效地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

⒉通过课题的研究,多学科渗透教学在教学目标上由随意化转变为实效性,在教学计划上由自发状态转变为有计划性,在教学实施上由无序化转变为有序性。进行学科间渗透教学课例的实践,形成了系列课例。

⒊通过研究性学习和校本课程等途径,探究适合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多学科渗透教学。申请了《网页欣赏与制作》《电脑绘画》等校本课程。在高一研究性学习活动中也已进行了实践。

⒋课题组的青年教师经过三年的学习与实践,不但教学设计与实践能力得到提

2

高,而且更新了教育观念,形成了一定的科研能力,积极承担学校的教学研究任务。

⒌通过课题的实践,学生以本学科知识为载体,有机结合其他相关学科的内容,增强运用相关学科知识解决交叉和复合问题的能力,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素养和综合能力。

⒍2008年11月区教委在我校召开了美育特色现场会,课题组组长做了美育教研组发展规划的报告,介绍了教研组课题的研究情况,王超老师做了美术课改《静物写生》研究课,得到了大会的好评。

⒎牛静等老师的教学案例在北京市高中新课程研讨会上做了交流,课题组教师共有14篇论文获奖。国家级5篇、市级5篇、区级4篇;发表市级论文1篇。

⒏课题组老师共做研究课、公开课20节,其中市级4节,区级16节。研究课获奖共 9 节其中市级1节,区级8节。

五、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一)明确实施音、美、劳、信息、劳动技术、通用技术学科间渗透教学的基本原则

⒈确定学科间渗透教学实践模式: ⑴模式一:知识渗透为主的模式

即在传授以学科知识为体系的教学过程中,渗透着与之相关的其他学科知识。不仅仅是把某一门课程的内容强加在另一门课程上,而是考虑到学科特点的基础上,把几门相关学科综合起来加以考虑,使各门学科相互协调、相互渗透,以使教学系统发挥最大的教学效益。

⑵模式二:能力渗透为主的模式

即在培养学生某种学科能力的教学过程中,渗透着与之相关的其他能力的培养,并能达到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作用。

⑶模式三:思维方式渗透为主。

我们所学的各门学科有独特的思维方式,它们不是孤立的,而是相通的,培养们对客观世界整体认识能力和横向思维能力。著名教育家笛卡尔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的知识”,创造思维过程,同时综合各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进行学习,使学生在多元的情境中感受、探索、研究、感悟,真正学会获得的知识,各种综合能力才能得到全方位的发展。

3

⒉明确实施音、美、劳、信息、劳动技术、通用技术学科间渗透教学的基本原则 ⑴跨学科渗透教学是动态的过程。课程应是一种联系的、互动的、开放的、动态的模式,学科间的“分”或“和”也应由师生依据教学情境而灵活运用。

⑵学科渗透的度要把握好三点:一是形式上的度,二是内容上的度,三是时间上的度。

(二)探讨跨学科教学的实施策略 ⒈参加课题研究实践的学段、学科及模块

年级 初一 科目及模块 美术 音乐 信息技术 美术 初二 音乐 劳动技术 美术:《美术鉴赏》必修模块;《绘画》、《设计》选修模块 高一 音乐:《音乐鉴赏》必修模块;《唱歌》选修 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模块;《算法与程序设计》、《网络技术应用》选修模块 高二 美术:《美术鉴赏》必修模块;《绘画》、《设计》选修模块 通用技术:《设计与技术》必修一、必修二 2. 以课程和教材为载体,确立切实可行的跨学科渗透教学实施表

由理论到实践,才能将跨学科渗透教学模付诸实施。选择确定适当的教学内容和渗透点课题研究的首要任务,参研教师们合作研究,对同年级相关学科教材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讨论,横向了解各学科的教学内容,在钻研课标基础上,由整体到局部,理解主题单元的内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位置,寻找相同的或可延伸的主题作为渗透点,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全面发展要求,制定出了切实可行的主题单元跨学科渗透教学实施表,强化学科之间的渗透,实现学生艺术能力和技术素养的整合发展。

主题单元跨学科渗透教学实施表

序号 案例1 跨学科领域知识技能渗透点 美术:构图、色彩 《节日的夜景》 信息技术:图像处理、绘画软件 4

主题

中学音乐、美术、信息技术、劳动技术学科间渗透教学的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10gw09g626k2tg1y0u2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