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教学系统设计期末考试重点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6 17:28:2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一章 概论

1. 教学系统设计的含义、特征、学科性质、应用层次(知道)

含义:教学系统设计主要是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为根本目的,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等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有效的教与学系统的“过程”或“程序”。

特征:(1)教学系统设计是应用系统方法研究、探索教与学系统中各个要素之间及要素与整体之间的本质联系,并在设计中综合考虑和协调它们的关系,使各要素有机结合以完成教学系统的功能。

(2)教学系统设计的研究对象是不同层次的学与教的系统。

(3)教学系统设计的目的是将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等基础理论的原理和方法转换成教学实际问题的方案,

学科性质:a、教学系统设计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桥梁性学科。b、教学系统设计是一门方法论性质的学科。c、教学系统设计是一门设计理论学科。d、教学系统设计是一门规定性理论科学。 应用层次:a、以“产品”为中心的层次。b、以“课堂”为中心的层次。 c、以“系统”为中心 的层次。

2. 教学系统设计的理论基础(知道)

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教学理论与教学设计,系统方法与教学设计,传播理论与教学设计 3. 几种主要的教学设计理论要点(加涅的信息加工模型、ET、CDT)(知道)P15

加涅:核心思想是“为学习设计教学”的主张。他认为教学必需考虑影响学习的全部因素,即学习的条件。学习的发生同时以来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学习结果分为五类型: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

ET:瑞格鲁斯的细化理论。他认为教学系统设计理论就是“教学科学”;教学系统设计理论是规定性的教学理论。他把教学理论变量分为:教学条件、教学策略(分为:教学组织策略、教学管理策略和教学传递策略)和教学结果

CDT:梅瑞尔的成分显示理论。认为知识由行为水平和内容类型构成了两维分类。它的行为维度是记忆、运用和发现;内容维度是事实、概念、过程和原理。

4. 具有代表性的教学设计过程模式(肯普模式、史密斯——雷根模式)(知道) 肯普模式:

四个要素:教学目标、学习者特征、教学资源和教学评价。

三个主要问题:① 学生必须学习到什么(确定教学目标);② 为达到预期的目标应如何进行教学(即根据教学目标的分析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根据学习者特征分析确定教学起点,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教学策略、教学方法);③ 检查和评定预期的教学效果(进行教学评价)。

十个教学环节:是指①确定学习需要和学习目的,为此应先了解教学条件(包括优先条件与限制条

件);②选择课题与任务;③分析学习者特征;④分析学科内容;⑤阐明教学目标;⑥实施教学活动;⑦利用教学资源;⑧提供辅助性服务;⑨进行教学评价;⑩预测学生的准备情况

史密斯——雷根模式:ID2的代表性模式,较好地实现了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的结合,重点放在教学组织策略。

5. ID1与ID2的划分依据(知道):学习理论基础

6. 以教为主、以学为主的ID的学与教理论比较(理解)P19

在ID1中学习者特征分析积极考虑学习者的学习基础和知识水平,而在ID2中除此之外,还应考虑学习者的认知能力。

第二章 教学目标分析

1. 什么是学习需要、确定学习需要的方法(知道)

学习需要指学习者目前的学习状况与所期望达到的学习状况之间的差距。

方法:内部参照需要分析法(适合中小学)和外部参照需要分析法(适合高校及职业学校)。 2. 教学目标的含义、功能(理解)

含义:教学目标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后应该表现出来的可见行为的具体、明确的表述,它是预先确定的、通过教学可以达到的并且能够用现有技术手段测量的教学结果。 功能:导向功能、控制功能、激励功能、中介功能、测度功能

3. 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和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系统(理解、运用){三大领域:认知、

动作技能、情感。掌握认知领域的分类}

布卢姆将认知领域的目标分为识记、领会、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层次。

加涅:提出了五种学习结果: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辨别技能、形成概念、使用规则、高级规则的获得)、认知技能、动作技能和态度。 4. 教学目标的编写要求和方法(运用)

编写要求:A——对象(audience):阐明教学对象。B——行为(behavior):说明通过学习以后,学习者应能做什么(行为的变化)。C——条件(conditon):说明上述行为在什么条件下产生。D——标准(degree):规定达到上述行为的最低标准(即达到所要求行为 的程度)。 方法:对象的表述、行为的表述、条件的表述、标准的表述、基本部分的和选择部分 5. 分析学习内容的基本方法(理解)p42

1、归类分析法:主要用于分析言语信息类学习,言语信息本身不存在逻辑层级或程序,所以,只需要直接对达成目标所需的信息进行即可。

2、层级分析法:用来揭示教学目标所要求掌握的从属技能的一种内容分析方法。

3、信息加工法:由加涅提出,是将教学目标要求的心理操作过程揭示出来的一种内容分析方法。 4、解释结构模型分析法:是用于分析和揭示复杂关系结构的有效方法,它可将系统和要素之间复杂、零乱的关系分解成清晰的多级递阶的结构形式。

图解分析法(培丽整理的,我找不到)

第三章 学习者特征分析

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的主要阶段及各阶段的特征。(理解) (1)前运演阶段

特征:1、知觉的集中倾向性 2、不可逆性 3、自我中心主义 (2)具体运演阶段

特征:具有符号性和逻辑性,但缺乏抽象性 (3)形式运演阶段

特征:此阶段的儿童或青少年已具备进行假设—演绎思维的能力 2、认知结构变量、概念图构成要素及画法(应用) (1)认知结构变量 a) 认知结构的“可利用性” b) 认知结构的“可分辨性” c) 认知结构的“稳固性”

(2) 概念图构成要素:概念、命题、交叉连接和层级结构是概念图的四个要素 (3)画法P62

3、中小学生智能和情感发展的一般特征、成人学习者的特点(知道)

特征:① 可以通过假设进行思维。② 思维有了预计性。③ 思维的形式化倾向。④ 思维活动中自我意识或监控能力明显增强。⑤ 思维能够跳出旧的模式。 (1)成人学习的特点 a) 学习目的的明确 b) 实践经验丰富 c) 自学能力较强 d) 参与教学决策 e) 注重教学效率

4、学习动机的类型、ARCS模型(理解) (1)动机类型

a) 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从学习动机的内外纬度划分) b) 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 (2)ARCS模型

A是注意力 R是关联性 C是自信心 S是满足感 5、学习风格与洋葱模型(知道)

(1)学习风格

它是由学习者特有的认知、情感和生理行为构成,它是反映学习者如何感知信息,如何与学习环境相互作用并对之作出反映的相对稳定的学习方式。 (2)洋葱模型

a) 最外层——教学偏好 b) 中间层——信息处理方式 c) 里面层——认知个性风格

第四章 教学模式和策略的选择与设计(最重要,比例最大)

1、两大基本教学策略的优点与缺点(理解) ? 生成式教学策略

是指让学生自己产生教学目标,学生自己对教学内容进行组织,安排学习顺序等,鼓励学生

自己从教学中建构具有个人特有风格的学习。也就是说,学生自己安排和控制学习活动,在学习过程中处于主动地处理教学信息的地位。 优点:

① 可以积极地把信息与他们自己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对信息的处理过程主动深入,因此

学习效果较好;

② 允许学生自主地设计、实践和改善他们的学习策略,从而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③ 产生式教学策略主要出自学生自己,因此可以激发起学生对学习任务和学习过程、学习

策略的积极性,培养学习兴趣等。 不足:

① 设计不妥,可能导致认知超载或情绪低落,或是需要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学习; ② 学习的成功依赖于学生先前已具有的知识和学习策略的广度。 ? 替代式教学策略

这种教学策略在传统教学中比较常用。它更多地倾向于给学生提出教学目标,组织、提炼教

学内容,安排教学顺序,指导学生学习。主要是替学生处理教学信息。 优点:

① 比产生式教学策略效率高,它能使学生在短期内学习许多内容; ② 知识储备有限和学习策略不佳的学生可以获得成功的学习。 不足:

① 因为学生智力投入少,信息处理的深度不够,因此学习效果不如产生式策略好; ② 由于教学安排过于周密,学生在学习中被动学习多于主动学习,因而学生学习志趣难以 2、典型的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理解、应用)

搜索更多关于: 教学系统设计期末考试重点 的文档
教学系统设计期末考试重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15e03dcy6072ie1ycbl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