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精选3份合集)2020昆明市中考第三次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9 0:22:5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20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某同学在测定某未知蓝色溶液的组成时,得出了以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A.KC1、CuSO4、NaOH B.Cu(NO3)2、K2SO4、KNO3 C.CuSO4、HCl、BaC12 D.FeC12、H2SO4、Na2SO4 2.下列除杂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KNO3溶液[Ba(NO3)2] Na2CO3溶液(NaCl) CuO(C) MnO2(KClO3) 除杂方法 加入适量硫酸钾溶液,过滤 加入适量的碳酸银 在空气中灼烧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A.A B.B C.C D.D 3.下列事实和解释相符合的是( ) A.洗涤剂清除油污--洗涤剂能溶解油污 B.金刚石用来裁玻璃--金刚石熔点高 C.铝制成铝箔--铝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D.氢氧化钠固体作干燥剂--氢氧化钠固体易潮解 4.有关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过程正确的是

A.原料 B.发生装置

C.干燥 D.验满

5.把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物质 反应前的质量(g) 反应后的质量(g) A.a和d是反应物 C.X=2.4g

B.c一定是催化剂 a 6.4 5.2 b 3.2 X c 2.8 2.8 d 4.0 7.6 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6.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2℃时,甲、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甲中含有少量的乙,最好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甲

C.t1℃时,将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3℃,溶质质量分数均不变

D.t1℃时,向70g乙的饱和溶液中加入30g水,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20%

7.订书钉是生活中常用的文具,主要成分是铁,其表面镀有镁、锌、铜中的一种,为探 究是哪种金属,进行以下实验:① 取一块订书钉(40 根钉),如图甲所示,浸入酒精中, 一段时间后从表面取下一层胶水薄膜;② 用棉花擦去酒精,待干燥后称量质量为 13.4g;③ 将其放入图乙所示装置,并在干燥管口用氢气传感器测量氢气的质量,同时记录质量 变化(如图丙所示);④ 5.8min 时停止反应取出装置剩余订书钉,洗涤,干燥,称量, 剩余订书钉质量为 7.8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丙中 P 点纵坐标 X 值为 0.36 B.通过所给数据分析,表面所镀金属是锌 C.1.7min 后溶液颜色为无色

D.0~0.2min 不产生氢气是因为表面所镀金属不能与酸反应 8.关于如图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说法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可使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B.50℃时甲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 C.要使乙从其浓溶液中析出,可冷却乙的热浓溶液 D.2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9.下列实验现象和对应的结论描述都正确的是( )

A.某固态化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后产生氨味﹣﹣该化肥一定是铵态氮肥 B.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该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C.把燃着的木条伸入某无色气体中,木条熄灭﹣﹣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D.向某固体上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该固体一定是碳酸盐

10.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与事实不符的是( ) 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C.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变蓝色 D.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后,瓶口出现白雾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

①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氧气,可以通入一氧化碳后点燃,将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

②实验室用6%的氯化钠溶液配制3%的氯化钠溶液,量取6%的氯化钠溶液时俯视读数,若其他操作均正确,则所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3%

③某固体可能由氯化钠、硫酸钠、氯化钡、氯化镁、硫酸钾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少量该固体,加入足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向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则该固体的组成有5种情况

④某碳酸钠溶液中可能含有另一种溶质,取一定量该溶液,逐滴滴加稀盐酸,产生气体的体积与加入稀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则该碳酸钠溶液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12.水是最常见的物质。以下与水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在通电条件下可分解为氢气和氧气 B.地球上水资源丰富,人类不缺淡水 C.生活中可以用食盐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D.水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13.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 ) A B C D 物质 CO2 Fe FeCl2溶液 MnO2 杂质 CO Cu CuCl2溶液 炭粉 所用试剂或方法 点燃 足量的稀盐酸 足量的铁粉,过滤 加水过滤 A.A B.B C.C D.D 14.下列关于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

A.将硫酸钠和汽油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都能形成溶液

B.把30%的硝酸钾溶液均分成两份,每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5% C.向20℃时的蔗糖饱和溶液中加入食盐,食盐不再溶解

D.配制100g10%的氯化钠溶液一般经过计算、称量(或量取)、溶解、装瓶存放等步骤 15.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类推结果中错误的是( ) ①碱的水溶液显碱性,所以碱性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②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所以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微粒属于同种元素

③燃烧一般都伴随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就是燃烧 ④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⑤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A.只有①③④⑤ 二、填空题

16.分析处理图表中的信息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1)表3是氯化钠和碳酸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此表回答:

B.只有①②④⑤

C.只有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① 4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____________g。

②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在20℃时,

将100g的水加入30 g碳酸钠中,充分搅拌后得到的是____________(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将上述溶液升温到30度,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③10℃时,分别配制表中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质量分数较小的物质是______。

(2)将足量的稀盐酸加入一定量的铁、铜混合物中,写出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图7是实验过程生成气体或剩余固体的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其中表示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标号)。

17.硫酸、盐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1)浓硫酸在实验室常用作干燥剂,因为浓硫酸有_____性。浓盐酸长期放置在空气中会逐渐变稀,因为浓盐酸有_____性。

(2)写出稀硫酸与下列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与铁粉反应:_____; ②与碳酸钾溶液反应:_____; ③与硝酸钡溶液反应:_____; ④与氧化铁反应:_____; ⑤与氢氧化钡反应:_____

(3)人的胃液中含有少量盐酸,如果盐酸过多引起人的不适,请你写出用胃舒平(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铝)治疗胃酸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

(4)盐酸的下列用途中,不能用硫酸代替盐酸的是_____(填编号) ①金属表面除锈 ②制造药物氯化锌 ③除去NaCl中的少量NaOH

18.如图中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E是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粒子共表示________种元素. (2)D中x=________.

(3)E中银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________,一个银原子质量是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________倍. (4)写出A中的粒子符号:________. 三、简答题

19.化学教师为了调动同学们探究的积极性,布置了一个探究任务:粉笔的成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盐类,请同学们探究粉笔的化学成份,某兴趣小组进行以下探究实验. 【提出猜想】

(1)粉笔的成份为氯化物; (2)粉笔的成份为碳酸盐; (3)粉笔的成份为硫酸盐; 【实验探究】

(1)取一个白色的粉笔(约1g),在研钵中研成粉末,倒入大烧杯中,加入100ml蒸馏水充分搅拌,静置.

(2)从烧杯中取少许上层清液注入试管,滴加几滴酚酞,无明显现象,粉笔溶液(酸碱性)不可能呈______性;

(3)从烧杯中取少许上层清液注入试管,滴加盐酸溶液,无明显现象产生. (4)从烧杯中取少许上层清液注入试管,滴加Na2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5)从烧杯中取少许上层清液注入试管,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判断】根据探究实验中出现的现象,请做出粉笔化学成份可能合理判断. (6)写出粉笔的主要成份化学式______;

(7)写出【实验探究】(4)中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8)写出【实验探究】(5)中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20.根据下图所示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①图 A 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 1/5,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写一条);

②B 中硫燃烧的现象是 ______,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

③C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瓶底水的作用____________ ;

④D 白磷燃烧,红磷没有燃烧,说明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⑤图 E 中反应后天平示数减少,有人说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你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 。 ⑥F 中将观察到阶梯上的蜡烛按_________ (填 “ 先上后下 ” 或 “ 先下后上 ” )的顺序熄灭,其原因是_______ ,该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具有__________ 的化学性质。 四、实验题

21.26下图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精选3份合集)2020昆明市中考第三次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17cv350hy3sk4u09qt56trx01723y00ex3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