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6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 第2课 罗斯福新政课时作业 人民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31 8:03:1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材料一 1933年5月12日,美国国会通过第一部《农业调整法》……该法案采取的主要策略是“限额耕种”,农户自愿与政府签订市场协议,凡是根据政府“按户分配耕地面积计划”,“自愿”减少耕地、限制产量的农户,都可以得到政府的津贴。……为了保证参加限产者享受“平价”,农业调整局下令铲除1000万亩棉花并屠宰超过600万头猪。

材料二 1936年,最高法院的判决使1933年的《农业调整法》失效……1936年,美国通过了《土壤保护和国内配额法》。这个立法把作物分成“消耗地力的”和“增加地力的”两类,政府向那些将耕地由“消耗地力的”作物改种

“增加地力的”作物的农场主支付“保护土壤补贴”。

材料三 在20世纪以前,由于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美国农业机械化、电气化水平并不高。……罗斯福政府为了推动电力在农村的普及,颁布了《田纳西流域管理局法》和《农村电气化法》。为了配合《农村电气化法》,国会还通过了《电力合作社团体法》。农村电气化管理局利用政府资金,为农村电力合作社发放低息、长期贷款,年利息低至2%,期限可达25~35年。

——以上材料均摘自夏辉辉《政府对农业的“哺育”——

浅析罗斯福新政的农业政策》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你认为《农业调整法》存在什么问题?

(2)结合时代背景,分析1936年美国通过《土壤保护和国内配额法》的真实意图是什么?与材料一《农业调整法》相比,在策略上有什么调整?

(3)材料三中美国政府的举措对农业发展有什么意义?综合三则材料分析,罗斯福政府应对农业危机的特点是什么?

【答案】 (1)下令销毁农作物和牲畜的做法是不道德的。

(2)意图:限制农作物产量,维护、稳定农产品价格,促进农业复苏。调整:以保护农业生产环境为借口。

(3)意义:促进美国农业电气化,有利于农业发展。特点:加强国家对农业干预;通过立法保障农业发展。

【解析】 (1)材料所述农业调整法为了稳定农产品的价格,下令销毁剩余农产品,限制粮食生产,与此同时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美国企业大量破产,导致工人大量失业,失业工人整天处于饥饿状态,饱受饥饿之苦,故这一做法是不道德的。

(2)材料所说的消耗地力的作物生产,实际上是指粮食作物的生产,而增加地力的生产指的是畜牧业,可见其政策是要限制农作物的生产,以稳定农产品的价格,促进农业的发展,但与材料一的不同在于以保护农业生产环境为借口,以减少改革的阻力。

(3)材料“农村电气化管理局利用政府资金,为农村电力合作社发放低息、长期贷款,年利息低至2%,期限可达25~35年。”的举措促进了农村的电气化,随着农村电气化的实

5

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材料中体现了政府对农业生产的干预,通过制定法律来规范和指导农业生产。

6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6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 第2课 罗斯福新政课时作业 人民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1apd174354zk8m0hvkq6k2tg1xu6l00s56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