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学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纸两部分。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理。 2.答题前,在答题纸上填涂学校、班级、姓名和考生号。
3.必须在答题纸的对应位置上按要求答题,写在其他地方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试题卷和答题纸一并上交。
语文试题卷
一、积累 (18分)
1.阅读下面文字,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A. guān B.guàn)肺炎”疫情,改变了所有中国人的日 .常生活。面对màn( )延的疫情, 隔离是阻断病毒传播最原始、最有效的方法。因 此,我们的日子也好像被摁下了暂停键。愿你将最近这段停摆的日子当作一场内省 .(A. shěng B.x?ng): 在朝夕相对的相处中检视自己是否真的了解父母:在离群索居的 生活中自问最挂念谁最diàn( )记什么: 在单调重复的状态下保持正念和温暖的心。 (1) 冠(A. guān B.guàn) (2)省(A. shěng B.x?ng) ..(3) màn( )延 (4)diàn( )记 2.古诗文默写。(8 分)
◆经典诗文,陪我们走过四季。春天漫步,“乱花渐欲迷人眼, (1) ” (《钱塘湖春行》);初夏闲居,“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秋夜望月,“ (2) , 影入平羌江水流”(《峨眉山月歌》);寒冬看雪,“雾凇沆砀, (3) , 上 下一白”(《湖心亭看雪》。
◆经典诗文,让我们汲取力量。杜甫《望岳》“ (4) , (5) ”启迪我们只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才能俯视一切;陆游 《卜算子●咏梅》 “ (6) , (7) ” 激励我们要像梅花一样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要高洁傲岸,芬芳依旧;苏轼《定风波》“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8) ” 告诉我们即便经历风雨,也应从容前行,泰然处之。 3.下列成语出处错误的一项是(3 分)
A.扑朔迷离——《木兰诗》 B.不亦乐乎——《礼记》 C.舍生取义一一《孟子》 D.一鼓作气一 《左传》
4.根据律诗等有关知识,选出填入古诗《晚次鄂州》空缺处恰当的一项。(3 分)
晚次鄂州 [唐]卢纶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衰鬓逢秋色,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A.月斜楼上五更眠 B. 心随明月到胡天 C.肠断青天望明月 D.万里归心对月明
1
二、阅读(56分) (一)名著阅读(7分)
5.章回体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一种叙述体式,章回体小说每回前用单句或两句“对偶”的文字 作标题,称为“回目”。以下属于《镜花缘》小说回目的一项是(3分)
A.野羊塘将军大战 歌舞地酋长劫营 B、平顶山功曹传信 莲花洞木母逢灾 C.逢恶兽唐生被难 施神枪魏女解围 D、张天师祈禳瘟疫 洪太尉误走妖魔 6.回顾《西游记》《水浒传》中有关“闹”的回目,结合具体情节分析孙悟空与鲁智深人物形象的共同特点。(4分
《西游记》
第十七回 孙行者大闹黑风山 观世音收伏熊罴怪 第二十五回 镇元仙赶捉取经僧 孙行者大闹五庄观
《水浒传》
第三回 赵员外重修文殊院 鲁智深大闹五台山 第七回 林教头刺配沧州道 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二)非文学作品阅读(13分)
论看电影流泪 林语堂
①对于看电影流泪这件事,成年人多半以为难为情,不大尊严。我真不懂,看电影流泪有什么羞耻?那天我跟内人去南京戏院看《孤星泪》。出来时,内人问:“你哭了没有?”“当然,”我说“看了这种影片而不哭,还算有人心吗?”其实我整个情绪都搅乱了。那晚头也昏了,看书也看不下去,和人打牌,也无精打采。
②我真不懂,看一可歌可泣的小说,看一悲楚动人的影片,为什么不可以哭?西方有亚里士多德,东方有太史公,都讲戏剧之用在于动人情绪。亚里士多德的著名悲剧论,说悲剧之用是如清泻剂,其作用是把我们肝膈荡涤一下。 公也说过类似的话,他的确比许多现代人懂得心理,懂得笑与哭之用。《滑稽列传》就是拥护幽默的。太史公自己哭吗?他一部《史记》就是悲愤而著的书,哪有不哭,又哪有不知哭之效用?但是我们也不必引经据典。假使有一个可歌可泣的故事,在台上表演,而观者不泣,不为所动,不是表演者艺术太差,便是观众已失人情之正了。
③自然,哭泣不大雅观,我也知道,多情与感伤有不同,事各有时。我们看见白痴无故而笑,无端而哭,或者男子动辄流泪,认为未免太无丈夫气了。但是人非木石,焉能无情?当故事中人,床头金尽,壮士气短,我们不该挥几点同情之泪吗?或是孤儿遭后母凌虐,或是卖火柴的女孩冻死路上,或是闵子拉车,赵五娘食糠,我们能不心为所动吗?或是夕阳西照,飞鸟归林,云霞夺目,江天色,我们能不咋叹宇宙之美不由眼泪夺眶而出吗?在电影上,情节总是比日常离奇,人物总是比日常可爱,所以动人之处自然比日常生活多假如我们去看电影而情不为动,还是真能看电影的人吗?
④其实看电影而哭者不必自愧,看电影而不哭者亦不必自豪。凡艺术都是靠作者与所用材具的一种相感相应,也是靠作者与观者听者读者的相感相应。同一画图,由甲看来索然无
2
味,而由乙看来悠然神往。所以一种艺术之享受,一方在于作者,一方也纯为观者自己的灵性学问所限制。观者愈灵敏,则其感动之力愈大。程子说,同一本《论语》,“有读了全然无事者,有读了得一二句喜者,有读了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者”。所谓得一二句喜者,也是各人不同,有人喜欢这句,有人喜欢那句,这就是欣赏艺术所受观者听者读者灵性上及学问上之限制同一个夕阳美景,一人看来欢天喜地,乐不可支,由另一人看来,还不是一个锁锁保险柜回家的记号吗?我真不懂为什么看电影流泪便不雅观?
⑤是的,人生本来有笑与泪的,所要紧的是看因何而流涕。有狂喜之泪,有沮丧之泪,有生离死别之泪,有骨肉团圆之泪,有怀才不遇之泪,有游子思家之泪,有弃妇望夫之泪,有良友重逢之泪有良辰美景之泪,有花朝月夕之泪。似是谁要哭,听他哭,因为我们本来是有情动物,偶然心动,堕滴同情之泪,或怜爱之泪,或惊喜之泪,于他是有益的。(摘自《林语堂散文精选》有改动)
7.阅读全文,梳理文章的论证结构,完成下面的表格。(4 分)
中心论点
看电影而流泪,没什么羞耻的。分论点一戏剧(艺术)之用在于动人情绪。分论点二分论点三
8.结合上下文揣摩下面这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
当故事中人,床头金尽,壮士气短,我们不该挥几点同情之泪吗?或是孤儿遭后母凌虐,或是卖火柴的女孩冻死路上,或是闵子拉车,赵五娘食糠,我们能不心为所动吗?或是夕阳西照,飞鸟归林,云霞夺目,江天一色,我们能不咋叹宇宙之美不由眼泪夺眶而出吗?在电影上,情节总是比日常离奇,人物总是比日常可爱,所以动人之处自然比日常生活多。 (1)画线句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2)加点的“总是”和“自然”能否删去?为什么?
9.以下言论放入第④段中作为论据最恰当的项是( ) (3 分) A.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题西林壁》) B.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3
C.艺术是感情的传递。(列夫?托尔斯泰) D. 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俗语) (三)文学作品阅读(18分)
夜里老鼠们要睡觉 [德国]沃尔夫冈?波尔契特
在孤零零的墙上开着一个窗洞,那张开的大口像是在打呵欠,被夕阳的余晖照射,呈现出一片又蓝又红的色彩。一团团尘云在东斜西歪的烟囱残臂之间闪闪发光。瓦砾片堆成的荒野发着楞。
他闭着眼睛。突然眼前更暗了,他觉得有人走了过来,正站在他面前,黑,蹑手蹑脚。 这下他们发现我了!他想。
但是他眯起双眼只看到两条套着破旧裤子的腿,弯曲得相当厉害,以致于他的目光能从它们中间穿过去。他壮着胆子顺着裤腿往上瞄了一眼,认出这是一个上了年纪的男人,手里拿着一把小刀和一只篮子,指尖上沾着些土。
“你在这儿睡觉啊? ”那人边问边俯视着他乱蓬蓬的头发。
尤尔根眯起眼睛,他的眼光从这人的两腿当中穿过,瞧着太阳,说:“不,我没睡,我要守在这儿。
那人点点头:“是这样,为了这个, 你带着大棍子对吗?” “对。”尤尔根勇敢地回答,同时握紧了棍子。 “你在守着什么呐?’
“这我不能说。”他双手紧紧攥着那根棍子。
“是守着钱,对吗?”那人放下篮子,在裤子臀部上来回擦着小刀。
“不,根本就不是为了钱,”尤尔根轻蔑地说,“完全是另外一样东西。” “哦,那是什么呢?”
“我不能讲,反正是别的东西。”
“好,不说,那我也不告诉你篮子里装的说明?”那人用脚踢了一下篮子,啪地合上小刀。
“哼,篮子里装的什么我会猜,”尤尔根一脸鄙夷,“兔子草。”
“好家伙,真准!”那人十分惊讶地说,“你真是个机灵鬼。多大了?” “九岁。”
“啊哈,瞧瞧,九岁了。那么你也知道三乘九等于几,是吧?”
“那还用说,”尤尔根答着,为了争取时间,他还补了一句,“这很容易。”他的目光从那人的两条腿中间穿过。“三乘九是吗?”他又问了一遍,“二十七,我一下就算出来了。”
“一点不错,我就有这么多兔子。”那人说。 尤尔根不由得张大嘴巴:“二十七只?”
“你可以去瞧嘛,不少还是仔兔呢,你不想去看看吗?” “我可不能,我得守在这儿。”尤尔根犹豫着。 “老这样?夜里也这样?”那人问。
“夜里也一样,天天这样,一直是这样。”尤尔根抬头看着罗国腿。“打里期六起就这样
4
了。”他悄声说。
“你难道就没回过家?饿了总该吃吧。”
尤尔根拿起一块石头。下面放着半个面包,还有一个白铁盒。
“多可惜,”那人朝着他的篮子弯下腰,“你满可以安安静静地瞧瞧那些兔子,特别是那几只小的,或许你还能挑一只,可你却不能离开这里。”
“不,”尤尔根伤心地说,“不不。”
那人拿起篮子,直起身子。“那好吧,如果你非得呆在这儿的话——多可惜。”他转过身去。
“要是你能替我保密,”这时尤尔根急忙说,“是因为那些老鼠。” 罗圈腿缩回了一步:“因为老鼠?
是呀,它们吃死人,吃人,它们靠这活命。” “谁说的?” “我们老师。”
“那你就留神起老鼠来了?”那人问。
“才不是呢!”接着他用很低的声音讲道,“我的弟弟,他就躺在下面,就在这儿。”尤尔根用棍子指着倒塌的墙垣:“我们的房子遭到了轰炸,地下室里的亮光一下子没有了,他也不见了,我们还大声叫过他。他比我小好多,才四岁。肯定他还在这儿。他比我小好多吗。”
那人俯看着他乱蓬蓬的头发,突然道:“那,你们老师就没有告诉你,夜里老鼠们要睡觉吗?”
“没有,”尤尔根轻声说,一下子显得很不耐烦,“这个他没有说过。”
“哟,如果他连这个也不知道,还算什么老师,”那人说,“夜里老鼠是睡觉的,夜里你可以放心回家,夜里它们总睡觉,天一黑就睡下了。”
尤尔根用棍子在瓦砾堆里戳出一个个小窟窿。这儿全是它们的小床,他想,全是小床。 “现在你明白了吧?”那人又说(他的罗圈腿显得很不安静),“我现在赶紧去喂我的兔子,等天一黑我就来接你。或许我还能带一只来,一只小的,还是,你说呢?”
尤尔根在瓦砾堆里戳出一个个小窟窿。 “全是小兔子,白的,灰的,灰白的。”
“我不知道,它们夜里是不是真的睡觉。”他轻声说着,看着罗圈腿。
那人翻过一堵堵断墙到了街上。“当然,”他在那里说,“你们老师应该卷铺盖滚蛋,要是他连这个都不知道。”
尤尔根站了起来,问:“我真能有一只兔子吗?一只白的成吗?”
“我找找看,”那人边走边喊,“可你一定要等着我,我带你回家,懂吗?我得告诉你父亲怎样做兔子笼,这事你们可得懂。”
“好。”尤尔根喊道。“我等着。天黑前我还得留意老鼠。我一定等着。”他又喊。“我们家里还剩有些木板。箱子板。”他叫道。
可是那人已经听不到这些了,他圈着雨条弯腿朝太阳跑去。黄昏把太阳染得血红,尤尔根还能看见阳光从那两条腿当中照射过来,两条弯弯的腿。还有那只篮子兴奋地摇晃着,里面是兔子草。青青的兔子草,因为瓦砾片而变得有些发灰。
【注】本文作者沃尔夫冈·波尔契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废墟文学”最具代表性的作家。
10. 以下是按照“原因——结果”的逻辑关系梳理小说情节的结构图,请根据提示将(1)
5 结果:尤尔根拿着棍子日夜守在废墟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