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拉美国家发展停滞“病灶”剖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5 17:52:2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 拉美国家发展停滞“病灶”剖

《参考消息》4月11日报道 拉美经济在经历本世纪“黄金十年”之后,近年进入下行通道。据世界银行报告,拉美及加勒比地区2015年经济收缩0.9%,2016年将陷入停滞。经济发展条件得天独厚的拉美国家,已长达几十年“扎堆”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专家分析认为,拉美的主要“病灶”,是经济发展模式不可持续,内生动力不足;对教育重视不够,创新能力匮乏;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失衡,贫富差距大,社会矛盾尖锐。

过度依赖资源,“奇迹”不可持续

拉美国家经济发展大体经历了初级产品出口导向、进口替代工业化和1982年至今的新型出口导向三个阶段。

巴西经济学家罗尼·林斯说,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拉美国家普遍实行进口替代战略,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1950-1980年,拉美地区经济年均增长5.6%。1980年拉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达2288美元,居发展中国家前列。这一阶段的发展被国际社会称作“拉美奇迹”。

但由于大部分拉美国家国内市场狭小,无法使制成品生产达到一定的规模效应,工业生产成本过高,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到上世纪80年代,拉美国家以“举债增长”方式实行进口替代的政策难以为继,政府债台高筑,陷入恶性通货膨胀和货币急剧贬值的恶性循环。以“债务危机”为标志性事件,拉美各国出现了持续的社会动荡和政局不稳。

在美国的强力干预下,拉美国家随之普遍推行新自由主义,其主要特征是把矿产资源和国民经济命脉产业都实行私有化,全面彻底放开金融和经济管制。新自由主义模式促成了拉美国家由国家主导型经济体制向自由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由进口替代工业化的内向发展模式向出口导向的外向发展模式转变,并最终造成国家宏观调控能力被过度削弱、社会冲突加剧等诸多不良后果。上世纪80年代拉美地区GDP年均增长率仅为1.2%,人均GDP增长则是-0.9%;90年代这两个数据分别为3.2%、1.4%。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成为拉美两个“失去的十年”。

进入21世纪以来,即后新自由主义时期,由于新兴经济体对原材料进口的旺盛需求以及由此带来的大宗商品超级周期,拉美国家再度迎来经济增长“黄金时期”。受到市场利好因素刺激,巴西、阿根廷、智利、

秘鲁等初级产品出口大国通过一系列产业刺激政策,加大对采掘业和初级产品加工业的投资力度。根据联合国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下称联合国拉加经委会)的统计数据,2001年至2011年,拉美初级产品出口额在总出口额的比重上升了近20个百分点。2001年,初级产品出口比重为41.1%,而到2011年,这一比重猛增至60.7%。

与初级产品出口繁荣相比,制造业占GDP的比例从1980年的27.8%跌至2009年的15.3%。拉美开发银行行长加西亚认为,拉美“去工业化”与当时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长期维持高位有关,使资本过度向能源资源类产业集中。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研究员张晓晶分析认为,拉美发展方式不可持续,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主要原因在民粹主义。一是忽视发展阶段的经济赶超,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片面强调自给自足;二是忽视财政限制的福利赶超,靠运用外汇扩大进口和实行赤字融资,提高工资增加福利,导致清偿能力不足,陷入债务危机;三是忽视市场机制的政府主导,包括提高关税、压低物价、高估本币,以及对产业部门的各类补贴等,导致资源错误配置。

教育质量低下,创新能力不足

拉美在全球产业体系中处于“高不成、低不就”的位置,产业结构单一,难以摆脱“荷兰病”(指一国特别是指中小国家经济的某一初级产品部门异常繁荣而导致其他部门衰落的现象)的困扰。专家分析指出,技术创新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战略通道,是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转型的根本动力。而拉美国家技术创新长期乏力,导致生产率持续低下。

早在1965年,拉美就召开全球第一个地区性科技大会,提出至少要使研发投入占GDP的1%。到2014年,巴西、墨西哥和阿根廷研发投入占全地区的92%,其中巴西的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达到1.2%,而墨西哥和阿根廷分别为0.64%和0.45%。研发投入长期偏低致使科技水平明显落后,进而影响生产力水平和产业结构,这是拉美经济发展一直严重依赖自然资源和初级产品的根源,也是经济互补性差、区域经济一体化高开低走的根源。日前,美国彭博社发布2016年全球创新指数,排名前50的国家中拉美地区只有阿根廷排名第49位。

巴西弗鲁米嫩塞联邦大学教授埃万德罗·卡瓦略说,拉美进口替代工业化时期多重汇率、高关税壁垒以及严厉的进口管制,为国内企业提供了过度保护。本国企业由此缺乏在良性竞争市场中自主创新的压力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拉美国家发展停滞“病灶”剖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1h8i09arn8c83g0eoom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