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起,中国瓷器大量输出国外,远达欧洲、非洲;明清时通过海上丝
绸之路,销量更大。
在中国制瓷工艺影响下,17世纪欧洲国家开始生产瓷器。 【思维拓展】
一.春秋战国之后,中国古代手工业经营形态 类型 生产领域 1.垄断经营:盐、特 点 影 响 (1)政治:凭借国家权力,1.产品精美,世界领先。 铁、钱等最有利可图政府集中大作坊生产。 2.对民营手工业、商品经济和官营 行业。(汉武帝以后) (2)经济:资金、人才、资本主义萌芽起了阻碍作用。 手工业 2.直接经营:冶金、技术和规模上占绝对优制瓷、丝织等行业。 势,生产不计成本,产品精美。 民间消费的产品 民营 手工业 市场流通 明中叶以后: 1.纺织、制瓷、矿冶等行业中,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 2.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家庭 手工业 二.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特征
1.形态:官营、民营、家庭三种手工业形态并存;官营手工业发达,民营手工业艰难,但明中叶后,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2.发展:部门增加,规模大,分工细;
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生产关系) 3.布局:手工业生产布局与经济重心关系密切。
4.地位:历史悠久,技术先进,享誉世界,有“丝国”、“瓷国”誉称。
纺织业等家庭副业 交纳赋税和家庭消费;剩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余部分作为商品出售。 然经济,是中国古代基本经济特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