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五上第5课《装满昆虫的衣袋》 主备:沈红霞
5.装满昆虫的衣袋
教学时间:
知识与能力: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词,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纵横、闪烁、鼓鼓囊囊、痴迷、厉声、鸟栖虫居。
3.读懂课文内容并理清课文条理。
4.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从法布尔喜欢昆虫的两件事中受到启示,激发对美好事物的浓厚兴趣,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孜孜以求、坚持不懈的精神。 5.了解本课的命题方法及一般的命题常识。
6.学会搜集资料,通过课外资料的补充,使学生的情感得到进一步升华,使课文内容得到进一步扩展。 过程与方法:
1.激趣导入新课,让学生交流自己的兴趣,然后交流相关资料,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 2.初读课文,重点解决本文的生字词,扫除文字障碍。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
4.精读课文,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狼苏品味,以及交流讨论,感悟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 5.对全文进行归纳总结,解决疑难,理解本文的命题方法。
6.拓展延伸,交流资料,让学生为课文设置题目、设计法布尔雕像等,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精神。
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执着追求、锲而不舍的精神,以及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兴趣,从小养成爱科学、爱自然的志趣。 教学重难点:
1.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之情。 2.从阅读课文中受到感染,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坚持不懈的精神。 3.了解本文的命题方法和一般命题常识。 教学准备:
收集有关法布尔的资料,课件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纵横、闪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上第5课《装满昆虫的衣袋》 主备:沈红霞
烁、鼓鼓囊囊、痴迷。 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1.猜几个与昆虫有关的谜语。
(1)身体半球形,背上七颗星,棉花喜爱它,捕虫最著名。
(2)翅膀一展亮晶晶, 整天飞舞花丛中,手足不闲爱劳动, 酿造蜜糖好过冬。
(3)长相俊俏,爱舞爱跳,春花一开,它就来到。 板书:昆虫
2.补充课题。读读课题,猜一猜这口袋里会装了什么? 3.你们对法布尔有什么了解吗?
(学生课前已搜集了很多关于法布尔的资料,对法布尔的事迹有了大致了解。)
相机出示:
法布尔是第一位在自然环境中研究昆虫的科学家,他穷毕生之力深入昆虫世界,在自然环境中对昆虫进行观察与实验,真实地记录下昆虫的本能与习性,著成了《昆虫记》这部 昆虫学巨著,被人称为“昆虫汉”, “无与伦比的观察家”。 4.你是通过什么方法搜集到资料的?
(通过生生之间的交流,拓宽学生的思路,让学生了解资料的获得有多种方法:到图 书馆查阅、上网查询等等。)
5.为什么法布尔会取得这样的成就呢?相信我们读了这个故事就会明白。. 6.再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学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1)生字词正音
圣莱昂 观察 纺织娘 厉声 责骂 中毒 垃圾 裤兜 鸟栖虫居 蠕虫 嗬 蜗牛 正音:鸟栖虫居 (2)释词
小溪纵横 鸟栖虫居 厉声 3.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4.理清文章脉络。
(1)各自轻读课文,想一想文章的哪一部分是具体写法布尔对昆虫入迷的。 (2)读后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序号。
第( )自然段交代法布尔出生的时间、地点及他所居住的村子的自然环境。 第( )自然段具体写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 第( )自然段对全文进行总结。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上第5课《装满昆虫的衣袋》 主备:沈红霞
三、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指导观察。
2.指名交流难写难记生字的记法和写法。 “察”:上下结构,下部笔画要分辨清楚。 3.范写、学生描红、临写。 4.展示评议。 四、作业设计: 1.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
3.准备自读《昆虫记》。
4.完成《语补》第一、二、三题。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推荐阅读《昆虫记》,利用课余时间观察昆虫的活动,写观察日记。 3.让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发,从小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4.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迷恋、痴迷以及能成为著名昆虫学家的原因。 5.弄清课题为何叫“装满昆虫的衣袋”。 教学准备:
1.收集有关法布尔的资料,全面感知这位伟大的科学家。 2.课件
3.文章《蟋蟀的住宅》47份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一位著名的昆虫学家,【出示人物图片】他是第一位在 自然环境中研究昆虫的科学家,被人称为【出示:“昆虫汉”, “无与伦比的观察家”】,他就是——法布尔。法布尔从小就对昆虫着迷,到长大成为昆虫学家,这其中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吗?让我们一起走近法布尔。 二、聚焦衣袋,着眼三个“迷”
1.导入:法布尔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后人是怎样纪念他的呢?(打开书,到文中找一找。)(指读:A.后人为了纪念他,在建造的雕塑上,把两个衣袋做得高高地鼓起,好像里面塞满了许许多多的昆虫。)
2.【出示法布尔雕像图】 瞧,这就是法布尔!为什么人们要强调法布尔的衣袋?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上第5课《装满昆虫的衣袋》 主备:沈红霞
(因为法布尔爱昆虫,衣袋中经常装满昆虫。) 3.课文中还有哪儿写到了法布尔鼓鼓的衣袋?
(1)用笔去找一找。试着将一篇课文浓缩成几个句子!
【出示:B.这一天,他还捡了好多的贝壳和彩色的石子,把两个衣袋塞得鼓鼓囊囊的。 C.以后每次放鸭,他仍然兴致勃勃地拣那些“没用的玩意儿”,背着大人把衣袋装得鼓鼓的,躲起来偷偷地玩。】 齐读三句话。
(2)这些句子说明了什么呢?(爱好昆虫)
4.你能将课文再浓缩,从课文中提炼出几个词语来体现法布尔对昆虫的爱好吗?迅速浏览全文。(着迷、迷恋、痴迷) (1)比较这三个词语。
a、法布尔从小就对小虫子非常着迷。 对事物产生难以舍弃的爱好 b、可是父母的责骂丝毫没能阻止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 对某一事物过度爱好而难以舍弃 c、正是这种对昆虫的痴迷,把法布尔引进了科学的殿堂。 深深地迷恋
(2)这三个词语的位置能否颠倒?你发现什么?(随着时间的推移,年龄的增长,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程度越来越深)
5.小结: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意思是“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孔子这句话为我们揭示了学习的秘密,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用在法布尔身上就是对大自然中一切生物的无限着迷、迷恋、痴迷!光是对昆虫着迷、迷恋、痴迷,就能成为伟大的昆虫学家吗?(不是,还需要认真观察、执着追求??)
三、体会心情,领悟法布尔执着探索的精神
1.对呀,你看,刚才我们将一篇课文读成了3句话,3个词,现在我们要将浓缩和提炼出来的这几个词、几句话展开、丰富。【出示:请专注地读读课文,走进课文,深入语言文字当中,如果你能从一些语句能感受到法布尔的这些品质,请画出文中的词语或句子;如果是从具体的事例能明白他成功的秘诀,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事例。】 2.过渡:谁来说说法布尔为什么能成为著名的昆虫学家? 3.法布尔从小就生活在??
(这种优美的环境为法布尔沉迷昆虫研究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4 .【三天前,法布尔就告诉妈妈,花丛里经常传出一种动听的声音,不知是谁在唱歌。现在,他终于找到了这位“歌唱家”。】
(1)(耐心、孜孜不倦)(“三天前”、“终于”就发现了,现在仍在寻找,可见有一种锲而不舍的探究精神,不查个水落石出,决不放弃。)【学生板书:坚持不懈的态度】 (2)纺织娘:【出示图片——纺织娘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