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资本成本并不是企业筹资决策中所要考虑的唯一因素。 C. 资本成本的计算主要以年度的相对比率为计量单位。 D. 资本成本可以视为项目投资或使用资金的机会成本 7. 债券的资本成本一般包括( ABCD )。
A. 债券利息 B. 债券注册费、印刷费 C. 申请手续费 D. 上市费用及推销费用
8. 资本结构中的负债比例对企业有重要影响,表现在( ABD )。
A.负债比例影响财务杠杆作用的大小 B. 适度负债有利于降低企业资本成本 C. 负债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净利润 D. 负债比例反映企业财务风险的大小 9. 总杠杆的作用在于( BC )。
A. 用来估计销售变动对息税前利润的影响 B. 用来估计销售额变动对每股盈余造成的影响 C. 揭示经营杠杆与财务杠杆之间的相互关系 D. 揭示企业面临的风险对企业投资的影响
10.下列关于经营杠杆系数的叙述,不正确的有( BC )。
A、经营杠杆系数指的是息税前的利润变动率相当于产销业务量变动率的倍数 B、固定成本不变,销售额越大,经营杠杆系数就越大,经营风险就越小 C、经营杠杆系数表明经营杠杆是利润不稳定的根源
D、降低经营杠杆系数的措施有增加销售额、降低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 11.复合杠杆具有如下性质( ABD )。
A、复合杠杆能够起到财务杠杆和经营杠杆的综合作用 B、复合杠杆能够估计出销售变动对每股利润的影响
C、复合杠杆系数越大,企业经营风险越大
D、只要企业同时存在固定成本和固定财务费用等财务支出,就会存在复合杠杆的作用 12.关于财务杠杆系数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CD )。
A、财务杠杆系数是由企业资金结构决定的,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债务比率越高,财务杠杆系数越大
B、财务杠杆系数反映财务风险,即财务杠杆系数越大,财务风险也就越大 C、财务杠杆系数与资金结构无关
D、财务杠杆系数可以反映息税前盈余随每股盈余的变动而变动的幅度
13.某企业经营杠杆系数为2,财务杠杆系数为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BCD )。 A、如果销售量增加10%,息税前利润将增加20% B、如果息税前利润增加20%,每股利润将增加60% C、如果销售量增加10%,每股利润将增加60%
D、如果每股利润增加30%,销售量需要增加5% 四、计算题
3. 某公司2000年销售产品10万件,单价50元,单位变动成本30元,固定成本总额100万元。公司负债60万元,年利率为12%,所得税率为33%。 要求:
9
⑴ 计算2000年边际贡献:边际贡献=(50-30)×10=200(万元) ⑵ 计算2000年息税前利润总额:200-100=100(万元) ⑶ 计算该公司的综合杠杆系数:
200?2.16
100?60?12%4. 某公司2000年实现销售收入300万元,变动成本总额为150万元,固定成本为80万元,利息费用为10万元。计算该公司2001年度的经营杠杆系数。
300?150?2.14
300?150?805. ABC公司发行普通股股票2000万元,筹资费率为6%,第一年末股利率为12%,预计股利每年增长2%,所得税率为33%。要求计算该普通股成本
12%?2%?14.77% 1?6%6. 甲公司本年销货额l000000元,税后净利120000元。其它有关资料如下: ⑴ 财务杠杆系数为1.5,固定营业成本为240000元; ⑵ 所得税率40%;
要求:⑴计算经营杠杆
税前利润
120000/(1-40%)=200000(元)
EBIT=税前利润+利息=200000+I 1.5=EBIT/(EBIT-I) =1+I/200000 I=100000 EBIT=300000
边际贡献=300000+240000=540000(元)
DOL=540000 / 300000=1.8
⑵ 计算复合杠杆系数:复合杠杆系数=1.8×1.5=2.7
7.某公司目前拥有资金1 000万元,其中,普通股500万元,每股价格20元。
债券300万元,年利率为8%。优先股200万元,年股利率15%。所得税税率33%。该公司准备追加筹资1 000万元,有下列两种方案可供选择:
(1) 发行债券1 000万元,年利率为10%;
(2) 发行普通股股票1 000万元,每股发行价格40元。 要求:(1)计算两种筹资方案的每股利润无差别点;
(2)如果该公司预计的息税前利润为200万元,确定该公司最佳的筹资方案。
解:(1)计算两种筹资方案的每股利润无差别点:
{[EBIT-(24+100)]×(1-33%)-30}/25=[(EBIT-24)×(1-33%)-30]/50 EBIT=268.78(万元) EPS=2.68(元)
(2)当该公司预计的息税前利润为200万元时,该公司应该采用权益筹资方式,即第(2)种方案。
10
项目投资
一、判断题
1. 用内部报酬率法比较任何两个投资方案时,内部报酬率较高的方案较优。( × )
2. 判断项目的现金流量应遵循只有增量的现金流量才是与投资项目相关的现金流量的原则。( √ ) 3.生产经营期是指从投产日到收回投资额之间的时间间隔。( × )
4.在资本限量情况下,应当选择的最佳投资方案是净现值合计最高的投资组合。( √ )
5.某公司购入一批价值20万元的专用材料,因规格不符无法投入使用,拟以15万元变价处理,并已找到购买单位。此时,技术部门完成一项新产品开发,并准备支出50万元购入设备当年投产。经化验,上述专用材料完全符合新产品使用,故不再对外处理,可使企业避免损失5万元,并且不需要再为新项目垫支流动资金。因此,在评价该项目时第一年的现金流出应按65万元计算。( √)
6.一般情况下,使某投资方案的净现值小于零的折现率,一定高于该投资方案的内含报酬率。(√ )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评价指标中,其数值越小越好的指标是( B )。
A. 获利指数 B. 投资回收期 C. 内含报酬率 D. 会计收益率 2.当某方案的净现值大于零时,其内部报酬率( C )。 A. 可能小于零 B. 一定等于零 C. 一定大于设定的贴现率 D. 可能等于设定的贴现率
3.如果其他因素不变,一旦贴现率提高,则下列指标中其数值将会变小的是( A )。 A. 净现值 B. 会计收益率 C. 内部报酬率 D. 投资回收期
4. 投资决策评价方法中,对于互斥方案来说,最好的评价方法是( A )。 A. 净现值法 B. 获利指数法 C. 内部报酬率法 D. 会计收益率法
5. 若净现值为负,表明该投资项目( C )。
A. 为亏损项目不可行 B. 它的投资报酬率小于0,不可行 C. 它的投资报酬率没有达到预定的贴现率,不可行 D. 它的投资报酬率不一定小于0,因此也有可能是可行方案
6.某投资项目原始投资额为100万元,使用寿命10年,已知该项目第10年的经营净现金流量为5万元,期满处置固定资产残值收入及回收流动资金共8万元,则该投资项目第10年的净现金流量为( C )万元。
A、8 B、25 C、13 D、43
7.原始投资额不同,特别是项目计算期不同的多方案比较决策,最适合采用的评价方法是( D )。
A、投资回收期法 B、内部收益率法 C、净现值法 D、净年值法 三、多项选择题
1. 下列指标中,属于动态指标的有( ABC )。
11
A. 获利指数 B. 净现值 C. 内部报酬率 D. 会计收益率
2. 内部报酬率是指( BD )。 A. 投资报酬与总投资的比率
B. 能使未来现金流入量现值与未来现金流出量现值相等的贴现率
C. 投资报酬现值与总投资现值的比率 D. 使投资方按净现值为零的贴现率
3.在长期投资决策中,下列各项属于建设投资的有( ABD )。
A、固定资产投资 B、开办费投资 C、经营成本 D、无形资产投资
4.某公司正在开会讨论投产一种新产品,对下列收支发生争论,你认为不应列入该项目评价的现金流量有( BC )。
A、新产品投产需要占用营运资金80万元,它们可在公司现有周转资金中解决,不需要另外筹集 B、该项目利用现有未充分利用的厂房和设备,如将该设备出租可获收益200万元,但公司规定不得将生产设备出租,以防止对本公司产品形成竞争
C、新产品销售会使本公司同类产品减少收益100万元;如果本公司不经营此产品,竞争对手也会推出新产品
D、新项目需固定资产投资100万 四、计算分析题
1. 某企业投资15500元购入设备一台。该设备预计残值为500元,可使用3年,折旧按直线法计算(会计政策与税法一致)。设备投产后每年销售收入增加额分别为10000元、20000元、15000元,除折旧外的费用增加额分别为4000元、12000元、5000元。企业使用的所得税率为40%,要求的最低投资报酬率为10% ,目前年税后利润为20000元。 要求:
⑴ 假设企业经营无其他变化,预测未来3年每年的售后利润
⑵ 计算投资方案的净现值
⑴ 年折旧额=(15500-500)/3=5000(元)
第一年增加利润= (10000-4000-5000)×(1-40%)=600(元) 第二年增加利润= (20000-12000-5000)×(1-40%)=1800(元) 第三年增加利润=(15000-5000-5000)×(1-40%)=23000(元) ⑵第一年税后现金流量=600+5000=5600(元) 第二年税后现金流量=1800+5000=6800(元) 第三年税后现金流量=3000+5000=8000(元)
NPV=5600×(P/F,10%,1)+6800×(P/F,10%,2) +8000×(P/F,10%,3)-15500=1590.7
2. 南星工厂两年前购入一台车床,原价42000元,期末预计残值2000元,估计还可使用8年。最近工厂计划用一台数控机床取代原车床,新车床售价为52000元,使用8年,期末残值为2000元。若购入新
12
车床,可使该厂营业现金流量由目前的36000元,增加到47000元。原设备目前帐面价值32000元,如现在出售,可得价款12000元。该厂资本成本为16%。 所得税税率为40%。 要求:采用净现值法对售旧购新方案和继续使用旧设备方案作出决策。
原设备每年折旧额=(42000-2000)/10=4000(元) 继续使用旧设备的净现值为:
NPV=36000×(P/A,16%,8)+2000×(P/F,16%,8)
=36000×4.3436+2000×0.305=156979.6(元)
新设备年折旧额=(52000-2000)/8=6250(元)
售旧购新方案的净现值:
NPV=47000×(P/A,16%,8)+2000×(P/F,16%,8)-52000+12000 =47000×4.3436+2000×0.305-52000=164759.2 (元)
3.某工业项目需要原始投资13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00万元(全部为贷款,年利率10%,贷款期限为6年),开办费投资10万元,流动资金投资20万元。建设期为2年,建设期资本化利息2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和开办费投资按建设期均匀投入,流动资金于第2年末投入。该项目寿命期10年,固定资产按直线法计提折旧,期满有10万元净残值;开办费自投产年份起分5年摊销完毕。预计投产后第一年获10万元利润,以后每年递增5万元;流动资金于终结点一次收回。要求:(1)计算固定资产原值、建设投资额、原始总投资额和投资总额;(2)计算建设期的净现金流量;(3)计算经营期第4年、第5年和第10年的净现金流量。
(1)固定资产价值=固定资产投资+建设期资本化利息=100+20=120(万元) 建设投资额=固定资产投资+无形资产投资+开办费投资=100+10=110(万元) 原始总投资额=建设投资额+流动资金投资=110+20=130(万元) 投资总额=原始总投资+建设期资本化利息=130+20=150(万元)
(2)由于固定资产投资和开办费投资是在建设期均匀投入的,所以建设期净现金流量为: NCF0=-(100+10)/2=-55(万元) NCF1=-(100+10)/2=-55(万元) NCF2=-20(万元)
(3)项目计算期n=2+10=12(年) 固定资产原值=100+20=120(万元)
固定资产年折旧=(120-10)/10=11(万元)(共10年) 贷款年利息=100×10%=10(万元)(共6年) 开办费年摊销额=10/5=2(万元)(共5年)
投产后每年利润分别为10,15,20??55万元(共10年) 终结点回收额=10+20=30(万元) 根据经营期净现金流量的公式:
计算出经营期第4年、第5年和第10年的净现金流量分别为: NCF6=25+11+2+10=48(万元) NCF7=30+11+2=43(万元)
NCF12=55+11+30=96(万元)
1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