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文学 绪论:(重点第五节P13~15,P14《沧浪诗话》)
如何理解宋诗,评价宋诗? 宋诗与唐诗的区别(宋诗的特征)
第一章 宋初文学
弄清诗歌类型及代表人物,特色。
1.“白体”诗人,代表:王禹偁,特色:学白居易的平易淡雅,表达闲适高雅的情趣
2.“晚唐体”诗人,代表:林逋,特色:模仿唐代贾岛、姚合诗风,继承了苦吟精神,另一方面也颇有白体诗平易流畅的倾向;内容:吟咏湖山胜景和抒写隐居不仕、孤芳自赏的心情。
3.西昆体(是以《西昆酬唱集》而得名的),代表:杨亿,刘筠,特色:大多师法李商隐诗的雕润密丽,音调铿锵。(形式美,内容空洞)
第二章 词
晏殊P29《浣溪沙》名句:“无可奈何??” P34《鹊踏枝》
欧阳修P29 词作的革新:1.抒情;2.通俗;P30定格联章 范仲淹P31《渔家傲》“四面边声连角起。。。。。。” 张先“张三影”(明白他写影的诗句的意思);词序P32
柳永词:凡有井水处,皆有柳永词,反映市民情调(变雅为俗;慢词,词调,市民(重点));特点:显畅;词集《乐章集》;柳永是给宋词带来新变,全面革新的第一人。
第三章
P41欧阳修散文诗文主要作品有( 《戏答元珍》p45) P46梅尧臣(专力作诗的文人),推崇平淡之美;知道“苏梅”是谁(苏舜、梅尧臣)
(了解作品哪些属于他?)王安石:1.散文有哪几篇 2.诗歌前后期内容、风格(《明妃曲》、《泊船瓜洲》)作品选P22~24
第四章 苏轼
1.对词的开拓“以诗为词” 2.词的主体风格“旷达”;词的艺术特色 3.散文代表作,前期《赤壁赋》,后期《留侯论》 4.诗,了解《游金山寺》作品选P30 简答题,纲要,论述,相关作家,作品
第五章
1.黄庭坚诗歌特点:题材上文人气浓,艺术上追新求变“点铁成金”;《寄黄几复》作品选P42
2.江西诗派由谁提出P79;“一祖三宗”谁最先概括?P80;分别指谁:杜甫,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
1
第六章
1.苏门词人(领袖,成员)
晏几道代表性作品;秦观“古之伤心人”,作品《满庭芳》、《鹊桥仙》 贺铸《青玉案》“若问闭愁都几许??”;雅号“贺梅子” 2.大晟词人群(领袖,成员)P87
周邦彦:属于格律派,他是当时掌管音乐机关大晟,自创词调,作品《蔷薇榭后作》
第七章
李清照(P103)提出词“别是一家”;易安体具体特色:1.取材上,以小见大,似实还虚2.语言,明白如话,俗不伤雅3.声律上,声情并茂,律不妨意4.抒情上,率中有留,似直有曲5.风格上,柔而不媚,柔中带刚 (名句赏析P105倒数第一段) 朱敦儒“我是清都山水郎??”P107
第八章
中兴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 陆游的诗《关山月》、《书愤》,P120“小楼一夜听风雨??” 杨万里,诚斋体指?P123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内容、特点P124
第九章
1.辛弃疾与苏轼同属豪迈派词人,但苏词旷,辛词豪;旷、豪何意?将苏、辛进行对比(苏:散淡、潇洒,主体风格:旷达;辛:英雄豪情,主体风格:豪放)
2.辛弃疾两宋时词作最多,成就最高
3.南宋词谈辛,北宋词谈苏(作品都得看);辛派词人不作要求
第十章
P145姜夔,号白石道人,词的特点“冷”(P145《踏莎行》);雅词的典范;
P147《扬州慢》背诵
P149吴文英,号梦窗,突变性章法
P153周密,号草窗,融汇白石、梦窗两家之长,与吴文英合称“二窗” (二窗的词都以典雅清丽见长) P154张炎,清、空、雅
第十一章不作要求 第十二章
永嘉四灵(什么时候出现,名字由来,创作P169~170) 江湖诗派(p171);p172叶绍翁《游园不值》
金代诗歌,元好问,名句P179“精卫有冤填瀚海,包胥无泪哭秦庭”; P180“兴亡谁识天公意,留着青城阅古今” 诗论P180《论诗绝句三十首》
元代文学
2
第一章
1.什么是“说话”?“说话四家”?“话本”?“诸宫调”? P201~202 2.就个体而言,宋元话本是粗糙的,但宋元话本小说在文学史上有重要的地位“是中国小说史的一大转折”--------鲁迅;宋元话本之前,小说保持“雅正”的传统,宋元话本出现后,小说呈内容世俗化,语言口语化的发展趋势。 3.元杂剧,散曲和剧曲;诸宫调(董解元P207)
第二章
关汉卿P212一生杂剧有?悲剧有《窦娥冤》;喜剧有《救风尘》、《望江亭》?? 《窦娥冤》:窦娥的人物形象;滚绣球的唱词 关汉卿的艺术成就(简答,不要求论述):杂剧创作具有鲜明的剧场性,语言生活化。
第三章
王实甫的《西厢记》
1. 宏观上把握《西厢记》在戏曲史上的地位影响(“新传奇,旧杂剧,天下夺魁-------贾仲明《录鬼簿》) 2. 认真阅读理解本章第三节
第四章
1.白朴《梧桐雨》,梧桐夜雨的意蕴
2.马致远《汉宫秋》人物;对传统的昭君出塞题材的改造;神仙道化剧有哪几部?
第五章
北方戏剧圈(群体有?成员有?) 《赵氏孤儿》对外国有影响
第六章
南方戏剧圈
郑光祖《倩女离魂》第二则戏(作品选P70) 乔吉和宫天挺的作品
第七章
《琵琶记》南戏之祖,主人公有谁?其影响:本章第三节最后两段(P284) 四大南戏《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记》,《杀狗记》,熟记每篇作者,主人公(选择、判断、填空)
第八章
元代散曲作家 白朴 马致远“秋思之祖”;两个“秋思”及后人的评价(P297) 元后期散曲
张可久散曲作品集《苏堤渔唱》、《小山乐府》
乔吉《寻梅》作品选P89;与张可久齐名,有“曲中李杜”之誉 张养浩《潼关怀古》名句赏析“兴,百姓苦;亡,百姓苦。”(P300)
3
贯云石,号酸斋;徐再思,号甜斋。后人把两人的作品合辑称《酸甜乐府》(P301)
第九章
元诗四大家有:虞集、杨载、范梈、揭傒斯
杨维桢是元末最具艺术个性的诗人(李白“诗仙”;杜甫“诗圣”;李贺“诗鬼”;杨维桢“诗妖”)
“铁崖体”特征:想象奇特,气势雄伟(以《庐山瀑布谣》为例分析)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