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4-2015学年《导学设计》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3[配套文档]学案:1.2.2 我国的区域差异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3 7:55:3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2课时 我国的区域差异

学习目标 掌握我国的区域划分及区域差异。

三、我国的区域差异

?地势:西高东低,呈①三级阶梯状分布1.成因?

?气温:受太阳辐射的影响由南向北②递减?

?降水:受③海陆位置的影响由东南向西北递减2.划分依据:④地形和⑤气候。

3.具体划分(如下图)

(1)三大自然区名称:a.⑥东部季风区,b.⑦西北干旱半干旱区,c.⑧青藏高寒区。?d.大致与⑨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吻合(2)界线?

?e.大致与⑩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一线吻合

??f.大致与?横断山脉吻合

基础达标练

知识点三 我国的区域差异

1.下列各个区域适宜种植的农作物的正确匹配是( )

①A青稞、春小麦 ②B棉花、水稻 ③C小麦、柑橘 ④D冬小麦、甜菜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2.下列关于四地说法,正确的是( )

A.A、B两地区河流的补给方式相同 B.D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气候 C.C地区农业以畜牧业为主 D.四地的植被类型均不相同

读“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三个自然区的名称:

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

(2)三大自然区之间界线分别与哪些重要地理分界线大致吻合?

(3)下列不属于a区的地形区是( )

A.黄土高原 B.东北平原 C.内蒙古高原 D.云贵高原 (4)下列关于b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夏季受海洋季风影响显著,普遍高温多雨 ②地表植被从东向西依次为森林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荒漠,具有明显的干旱特征 ③水系特征是流程短,水量少,多为内流河 ④农业多为绿洲农业、灌溉农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下列关于c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势高、气温低是其主要自然特征 B.全部位于非季风区

C.区内尚无铁路,陆上交通依靠公路 D.是黄河、长江、珠江等大河发源地

答案 1.C 2.D

解析 青藏高寒区地势高,气候寒冷,仅适于喜温凉、生长期短的作物生长,如青稞、春小麦、豌豆等,典型的农业为河谷农业,畜牧业只适于放牧耐寒的牲畜,如牦牛、藏绵羊、藏山羊;B地区是太湖流域,气候为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河流众多,水稻是本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但小麦、油菜、棉花、甘薯的产量也很大;C地区为河西走廊,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有丰富的冰雪融水灌溉农田,形成我国重要灌溉农业区,盛产葡萄、哈密瓜、长绒棉;D地区是以黑土著称的东北平原,属

于温带季风气候,这里是我国小麦、玉米、大豆、高粱、甜菜的主要产区。 方法技巧练

答案 (1)a东部季风区 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c青藏高寒区

(2)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东部季风区大致以400 mm年等降水量线为界;青藏高寒区的北部以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为界,东部以横断山脉为界。 (3)C (4)B (5)A

解析 自然地理环境是个统一的整体。各地理要素,如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等,都是相互影响、共同联系的,其中气候和地貌是决定自然地理即环境差异的两个基本因素,土壤和植被则是反映自然地理环境的两面“镜子”。依据地形、气候两大要素我国可分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东部季风区之间大致以400 mm年等降水量线为界;青藏高寒区的北部以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为界,东部以横断山脉为界。内蒙古高原属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第(4)、(5)两题结合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的特点具体分析即可。 方法技巧 图解法记忆三大自然区的界线与突出特点

一、选择题

网上流行这样一个帖子,内容如下:北京人说他风沙多,A地人就笑了;A地人说他面积大,新疆人就笑了;新疆人说他民族多,B省人就笑了;B省人说他地势高,西藏人就笑了;西藏人说他文物多,陕西人就笑了;陕西人说他革命早,江西人就笑了??据此完成1~2题。

1.材料中的A地和B省分别位于( ) A.西部经济地带 青藏高寒区

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西部经济地带 C.中部经济地带 东部经济地带 D.东部季风区 中部经济地带

2.关于材料中的省级行政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材料中的A地的城市化水平较高

B.由于盆地内部地形平坦,新疆的城市主要分布于盆地内部 C.材料中的B省的省会由于海拔高、纬度低,四季如春

D.西藏海拔高,太阳能丰富,城市大多分布于宽广的山间高原 答案 1.B 2.C

解析 第1题,材料中的A地风沙比北京还大,应该为西北地区;B省的民族多,应该为我国的

云南,故选择B项。第2题,内蒙古自治区经济落后,城市化水平低;新疆的城市主要分布于盆地边缘的绿洲上;云南省的省会昆明由于海拔高、纬度低,气候凉爽,四季如春;西藏气候高寒,所以城市大多分布于河谷地带。

3.关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区域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地形以山地为主,新疆的地形有“三山夹两盆”之说 ②塔里木河为我国最长的内流河,位于准噶尔盆地内 ③灌溉农业为本区的特色,河套平原、宁夏平原被誉为“塞上江南” ④内蒙古高原东部的草原是我国最好的草原之一,我国著名的三河马、三河牛就生长在这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C

解析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位于我国西北内陆,距海远,降水少,干旱是本区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受其影响:河流多为内流河,位于塔里木盆地中的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草原面积广阔,畜牧业发达,内蒙古牧区是我国最大的牧区,尤其是其东部地区,由于距海相对较近,年降水量在400 mm左右,水草丰美,牛马成群,三河马、三河牛是本区的优良畜种;农业为灌溉农业,主要分布在有黄河水灌溉的宁夏平原、河套平原以及利用高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灌溉的甘肃河西走廊和新疆高山山麓的绿洲上。

读“沿东经106.8°地形剖面及沿剖面线各地年平均降水量曲线图”,回答4~5题。

4.地形剖面图中,准确表示四川盆地范围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5.关于图中①地区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属北温带,自然植被为落叶阔叶林 B.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C.典型农作物有水稻、冬小麦、柑橘等 D.广泛分布肥沃的紫色土 答案 4.D 5.C

解析 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剖面线北端山脉为秦岭,南端位于云贵高原。四川盆地位于大巴山、云贵高原之间,内部多丘陵。

太湖平原气候温和湿润,水网稠密,土壤肥沃,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三大桑蚕基地之一,素以“鱼米之乡”而闻名。吐鲁番盆地在自然条件和人文景观方面,有许多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堪称独特,因而引起旅游者的强烈兴趣;所产长绒棉、瓜果品种优异,尤其是哈密瓜、葡萄驰名中外。据此回答6~8题。

6.在我国的地理分区中,太湖平原和吐鲁番盆地在两个不同的区域上,其根本原因是( ) A.纬度差异巨大 B.空间距离遥远 C.中间相隔更多地形区 D.整体状况区别明显 7.两地农业发展的制约性因素是( )

A.太湖平原土地减少,吐鲁番盆地劳动力不足 B.太湖平原土壤贫瘠,吐鲁番盆地土壤矿物质缺乏 C.太湖平原土地租金过高,吐鲁番盆地距离市场过远 D.太湖平原气象灾害多发,吐鲁番盆地过于干燥 8.两地农业的发展方向分别是( )

A.太湖平原和吐鲁番盆地都以农耕业为主

B.太湖平原注重发展外向型农业,吐鲁番盆地立足于干旱农业

C.太湖平原突出农业技术的投入,吐鲁番盆地保持自然农业模式 D.太湖平原改水田为旱地,吐鲁番盆地注重灌溉农业的发展 答案 6.D 7.D 8.B

解析 第6题,地理分区是根据地理位置的相邻性、环境因素的相似性或差异性而划分的,太湖平原和吐鲁番盆地差异性大于相似性,所以在中国地理分区中,都是放在两个区域之中。第7题,两地都存在不利因素,太湖平原近年来有土地减少的现象,有土地租金过高的问题和旱涝等自然灾害;吐鲁番盆地更为突出的是气候干热、缺水。第8题,两地自然条件差异极大,农业都要走因地制宜的发展道路,都要积极发展农业科技。

二、综合题

9.读图及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东部是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区,西部是以畜牧业为主的牧区。西部牧区主要分布于非季风区,年降水量大多在400毫米以下,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自然植被主要为草原和荒漠。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西部牧区畜牧业主要是利用天然牧草放养马、牛、羊、骆驼、牦牛等牲畜。

(1)根据你所学的地理知识和图文提供的地理信息,试确定我国西部以畜牧业为主的牧区和东部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区的分界线大致是____________—阴山—______________。

(2)图中牧区①受自然因素影响,畜种的分布主要呈__________地带性变化。限制牧区②和③畜牧业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中,牧区②是______________,牧区③是____________。

(3)东部农业区牲畜头数约占全国总数的80%,其饲养和放牧牲畜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东部农业区,秦岭—淮河以南地区鸭、鹅数量和放养规模远远大于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其自然方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无论东部农业区还是西部牧区,大中城市和大型工矿区周围的畜牧业都为当地居民供应__________等禽畜产品,其生产布局主要受______________因素影响。

答案 (1)大兴安岭 青藏高原东缘 (2)由沿海到内陆 气候干旱 高寒

(3)饲料丰富 南方山区山地草坡众多 河网稠密 (4)肉、乳、蛋 经济地理位置(或消费市场)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第(1)题,考查我国牧区和种植区的分界线,大约是以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为界,大体上在大兴安岭—阴山—青藏高原东缘。第(2)题,考查影响部分牧区畜牧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②在新疆,主要影响因素是降水少,③是西藏,主要因素是高寒。第(3)题,考查我国东部农业区畜牧业的南北差异,主要从地形、河流等方面来说明。第(4)题,考查大中城市和大型工矿区周围的畜牧业发展的有利因素,主要是由于这些地区人口集中,市场需求量大。

2014-2015学年《导学设计》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3[配套文档]学案:1.2.2 我国的区域差异.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2c9t4ik2i6k2th1y0oz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