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染废水处理设计方案[精编版]
※※※※※※※※※※※※※※※※※※※※※※※※※※※
1200m/h印染污水处理工程
※※※※※※※※※※※※※※※※※※※※※※※※※※※
3
技术方案
目 录
一、工 程 概 况
二、设计依据、规范范围及原则 三、设计水量与水质 四、处理工艺的选择 五、处理工艺设计 六、运行成本及效益分析 七、环境影响分析
八、投标设备质量性能保证和检验、验收 九、技术、售后服务承诺
一、工 程 概 况
本工程所要处理的污水为染整废水主要是在印染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废水,废水的主要特点是:温度高、悬浮物含量高,有机污染物浓度大,色度大,另外还含有化学试剂,同时另一股废水来自拉链处理过程中的产生的涂装废水和氧化废水,其中印染废水为900m3/d,涂装、氧化废水为250m3/d。业主根据环保要求已经建成了污水处理站,印染废水通过冷却塔降温,降温后进入调节池由提升泵提升至气浮装置,经调节PH值,投加聚凝剂、助凝剂搅拌反应后,通过固液分离处理,降解水中的色度、悬浮物、油类物质、有机物等有害物质,调节废水的可生化性;涂装废水、氧化经收集后通过隔油处理进入调节池由提升泵提升至PH值调节系统,调整PH值后投加聚凝剂、助凝剂,搅拌反应后进入沉淀处理系统进行固液分离,去除废水中的油、重金属、悬浮物、有机物等有害物质后通过过滤出来后,二股废水经处理系统处理后合并进入A-O生化处理系统,生化处理系统采用A-O接触氧化法,利用硝化和反硝化生物处理原理,去除水中的有机物、氨氮、磷、色度等。经生化处理后的出水进入沉淀池进行固液分离,经沉淀池处理后的废水排入自然水体。
由于当时建污水站时的排放指标要求比较低,处理工艺设计按照当时行业保证进行设计,通过几年运行,处理工艺已经处于劣势,加上近年来环保要求升级,各项指标排放要求提高,处理系统排水难以满足排放保证。针对这一情况业主决定对系统进行升级改造,保证排放污水各项指标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
我公司受厂方的委托,根据厂方提供的废水水量、水质资料,借鉴相关工程实际运行经验,本着投资省、处理效果好、运行成本低的原则,编制了该初步改造设计方案,供业主和有关部门决策参考。
二、设计依据、规范、范围及原则
2.1设计依据及规范
(1)建设单位提供的污水水质、水量和要求等基础资料; (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3)《城镇综合污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4)《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32/670-2004) (5)《低压配电装置及线路设计规范》(GB50054-92);
(6)《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50062-92); (7)《室外排水设计规范1997年修订》(GBJ14-1987); (8)《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5-1988); (9)《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J69-84); (10)《给水排水设计手册》(1~11册);
(1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84年5月);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实施细则》(1989年7月)。 2.2设计范围
1)污水处理站的总体设计包括生化工艺改造、土建、电气设计,对配套工艺的其他设备的完善,以保证处理系统改造出水达到国家城镇污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一级B标准。
2)污水处理站的设计主要分为污水处理和污泥处理及处置两大部分。 a)污水处理
调查研究污水的水质水量变化情况,选择技术成熟、经济合理、运行灵活、管理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