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东县马铃薯产业协会
工作情况汇报
为发挥优势,整合资源,加快发展冬种马铃薯优势产业,在县农业、民政部门关怀重视下,我县于2003年10月成立了马铃薯产业协会,并2006年4月成为广东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会员单位。
七年来,协会在县农业、民政、科协等职能部门的指导下,坚持以打造惠东冬种马铃薯特色农业品牌为目标,不断整合各种先进技术、市场信息等资源,大力普及冬种马铃薯实用技术,全方位为会员和农户提供产前信息、产中技术、产后销售等全程服务,加速了科技成果的转化,促进了“企业+基地(网点)+农户”产业化的发展,建立了以订单生产为主的利益联结机制,推进了农业标准化建设和农业品牌的发展,实现了优势互补,诚信经营,共同发展,加快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使冬种马铃薯成为最具竞争优势和鲜明地方特色的出口创汇农产品。七年来的工作得到农业部、全国科协、国家财政部、国家民政部及省、市有关领导肯定。2004年3月和12月,全国冬季农业开发现场会和广东省春耕生产现场会的领导参观了惠东冬种马铃薯基地。中央二台和七台、南方农村报等新闻媒体多次作了报道,2006年协会被中国科协、财政部评为“全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先进单位,同年又被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授予“全国优秀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称号,2008年加参“第九届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参展的马铃薯获“优秀产品奖”。
1
2009年被国家民政部授予“全国先进社会组织”称号,也是惠训市唯一获这称号的社会组织。
2011年全县春收马铃薯13万亩,单产2400公斤,总产31.2万吨,产值8亿元,马铃薯产业已成为我县农村经济和农民增收的支柱,冬种马铃薯区仅马铃薯人均纯收入达1026元,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和经济基础。同时协会也得到长足发展,目前已拥有会员478人,(企业会员7个),对比成立时的60人增加了418人,增长了6.96倍。会员2010年人均纯收入8319元比全县农民人均9005元收入高5644元。
一、主要工作
1、机构健全,管理规范
协会按照“自愿、民主、平等、互利”的原则发展企业和个人会员,坚持“沟通、服务、自律、发展”的宗旨开展工作,协会属非营利性社团组织,经费主要来自企业会员和个人会员会费。2003年经全体会员大会民主选举产生了名誉会长1人、会长1人、副会长5人、秘书长1人、理事7人,会长、副会长全部由企业负责人兼任。健全了财务管理,组织管理、资产管理等规章制度,制订了协会章程,明确了会员的权利义务和行为准则。理事会还经常召开碰头会,每年有工作计划,年终有总结和财务报告。每年召开一次会员大会,做到决策民主化,管理规范化,财务公开化。
2、科普兴业,搞好服务
2
七年来,协会坚持为会员和农户提供信息、技术、资金、销售等方面的服务,有效提高了协会的凝聚力、吸引力和号召力,促进冬种马铃薯基地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一是办点示范,树立样板,带动发展。坚持每年组织九华、广兴、奕达等企业会员开展新品种试验,按照试验一示范一推广的原则引进筛选推广了费乌瑞它,津引8号,鲁引1号等新品种;坚持“做给会员看,带着农民干”,协助7个企业会员每年创办1000亩以上高产示范片,辐射带动新品种、新技术、新肥料、新农药的推广应用。七年多来,累计推广了荷兰15等新品种6个。推广威马生物肥、活性硅镁钙复合肥、阿米西达、金雷等新肥料新农药17个。推广采用脱毒种薯、切刀消毒切种薯、种薯消毒、高垄小洼深沟双行栽植、稻草覆盖、淋施水肥、综防晚疫病、标准化技术规程等先进实用技术12项。企业会员九华农贸与市、县农业部门合作研发和推广的“专用型马铃薯高产优质高效综合栽培技术”通过了广东省科技成果登记,并获省农技推广和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七年来科技成果转化累计新增经济效益达1亿多元。二是加强培训,提高科技种薯水平。坚持与政府科技部门,华农大、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校以及先正达、杜邦、金葵子等农药肥料厂家开展技术合作,加强科技培训。采取专题培训、发放技术资料及VCD片、田头指导等多种措施,宣传普及马铃薯栽培的先进实用技术,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提高会员和农民科技种薯水平。七年来,举办技术培训班90多场(次),受训人数8700人(次)以上,累计发放了栽培技术科教光盘5000多张,“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马铃薯主要病虫害防治”等资料、画册、海
3
报2万多份,大大提高了科技在加快马铃薯产业发展中的作用。三是创新“协会+会员+农户”的推广形式,提高科普效果。组织全体会员参加并获得“绿证”资格,提高了会员自身素质。发挥会员带头作用,创新科技推广形式,形成协会带会员,会员带农户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有效提高了科技到户率。四是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坚持以质取胜,率先在会员和会员单位中普及《惠东马铃薯综合标准》(DB441323/T2—2002)技术,协助奕达农贸有限公司创建马铃薯标准化示范区,强力推进了标准化生产;坚持发展无公害生产基地。把发展无公害产品作为提高竞争力的一项措施来抓,指导奕达农贸和广兴农贸等建立的3万亩马铃薯商品基地获得了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质量认证,整体提高了马铃薯的质量安全水平;坚持“树品牌、创名牌”,引导九华、广兴、奕达等企业注册了“九华”、“平海”等商标7个,实行商标化生产、品牌化发展。“九华”牌马铃薯被评为“惠州市知名商标”和“广东省名牌产品”,平海和铁涌镇被惠州市政府授予“马铃薯之乡”殊荣,铁涌镇还被广东省科技厅授予“科技创新(马铃薯)专业镇”。五是提供种薯、资金、销售等配套服务。组织奕达、广兴、九华、兴胜等企业开展农机机耕服务,农资配送,为农护担保小额贷款等,不断延长产业链。几年来,企业会员销售种薯,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8.7万吨,帮助九华农贸有限公司创建了第一个市级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申报的“出口型优质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建设”项目被科技部列为国家级星头计划。要求企业优先吸纳会员为公司网点负责人,形成“公司+网点+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格局;优先为会员提供优质
4
相关推荐: